聯合收穫技術與裝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聯合收穫技術與裝備廣適低損油菜分段/聯合收穫技術與裝備,油菜[1]是我國最主要油料作物和優質食用植物油重要來源,並具有花、菜、飼、蜜、肥等多元化利用的獨特優勢,常年種植約1億畝,85%集中在長江流域稻油輪作區,面積擴增潛力大。
一、技術名稱
廣適低損油菜分段/聯合收穫技術與裝備
二、技術概述
(一)研發背景
油菜收穫機械化水平低(2020年油菜收穫機械化率為48.55%)、生產成本高,制約產業發展。油菜收穫機械化尚有亟待破解的技術難題:收穫裝備適應性差,收穫損失率高,不能滿足廣泛區域油菜收穫的差異化要求;農機農藝脫節,機械化作業規程規範缺乏,影響機械化的成效。針對收穫環節關鍵技術問題,經過攻關,在油菜收穫核心技術裝備上取得原創性突破。
(二)技術要點及參數
廣適低損油菜分段/聯合收穫技術與裝備創新。①首創1個共用底盤與4種割台組合的廣適性收穫技術方案,構建「1+4」通用機型,實現收穫方式轉換,解決了油菜收穫廣適性難題;②創製分段收穫割曬台和撿拾台,首創非強制約束傾斜輸送原理,創製傾斜輸送側鋪放割曬台,解決了高大莖稈倒伏分枝油菜割曬輸送、鋪放重大難題;創新拾-送-餵一體化撿拾原理和雙段齒帶撿拾裝置,創製自動仿形撿拾台,解決了油菜撿拾、輸送、餵入難,損失率高的重大難題,提升了田間複雜地表適應性;創製了基於共用底盤的油菜割曬機和撿拾機,填補國內空白,收穫總損失率≤4%;③發明柔性撥禾原理,創製柔性撥禾裝置和分禾落粒回收裝置。發明了撥齒低速入禾、平行推送、快速脫離的柔性撥禾原理,減少撥禾落粒損失;通過電驅雙動式分行豎割刀及切割速度與前進速度匹配控制系統,減少了分禾落粒損失;首創正負氣壓組合式分行落粒回收裝置,收集分行落粒。通過「減振+回收」雙重作用顯著降低割台損失,與現有油菜聯合收穫機相比割台損失減少40%以上。創製了2種油菜聯合收穫機,平均收穫損失率≤6.45%。
油菜機械化收穫農藝融合技術創新。①首次發現了油菜千粒重、含水率與收穫損失率之間的內在關係,制訂適收期判斷方法,適時收穫降低收穫損失;②確定了機播與機收作業幅寬的匹配關係,對畦收穫降低分行損失;③綜合比較分段收穫與聯合收穫優劣勢,確定收穫方式選擇依據,指導農民因地制宜選擇收穫方式;④制訂了收穫機械化技術規範,促進農機與農藝融合。
(三)技術示範推廣情況
核心技術「油菜機械化種植與收穫技術」自2016年以來單獨或作為其他技術的核心內容,連續4年被遴選為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2019年「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入選為農業農村部十大引領性農業技術,「廣適低損油菜分段/聯合收穫技術與裝備」入選2019年中國農學會[2]十大新裝備,「油菜全程機械化分段收穫技術」被四川省確定為2020-2021農業主推技術。所創製的油菜分段、聯合收穫裝備已在星光農機、泰州攜創等多家企業實現產業化,2018—2019年累計銷售3481台(套),在全國油菜產區大面積推廣應用,2015—2019年累計示範推廣1511.5萬畝,經濟效益合計108190.56萬元,其中2018—2019年示範推廣771.51萬畝,經濟效益合計73390.56萬元,分段收穫裝備市場占有率45%以上,位居行業第一位,聯合收穫裝備市場占有率12%,位居行業第二位。本成果推廣應用促進了油菜收穫機械化水平快速提高,由2008年的6.97%提升到2019年的44%,油菜生產用工從11~12個/畝降到2~3個/畝,節省勞動力成本43.5億元,減損增產油菜籽11.56萬噸。
國內現有油菜收穫機在稻麥收穫功能的基礎上簡單改制而成,收穫損失率高達13.5~19%,作業效率低,一般3~5畝/小時。本核心技術分段與聯合收穫裝備損失率分別小於5.3%和7.0%,優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同類技術產品,作業效率10~15畝/小時,實際作業效率7~10畝/小時(依據田塊和作物條件),是國內現有裝備的2倍以上。
三、適宜區域
全國油菜主產區。對於有種植規模的農戶推薦選用分段收穫或者分段與聯合收穫相結合的方式,優勢更加明顯;小規模的特別是零散的小塊田(機器能進地的)應首選聯合收穫,具有極大的方便性。
四、注意事項
油菜聯合收穫技術:
1)油菜聯合收穫時應將撥禾輪降低到適當位置,收穫倒伏作物時,逆倒伏方向收割,以免增加油菜籽的損失。
2)採用聯合收穫時應在95%以上油菜角果變成黃色或褐色,植株、角果中含水量下降,冠層略微抬起時進行,並宜在早晨或傍晚進行收穫以減少損失;割茬高度應符合當地農藝要求,應在20~30厘米。
3)油菜聯合收穫機應加裝秸稈粉碎裝置,秸稈的切碎長度≤10厘米,便於秸稈的還田,避免秸稈焚燒造成的環境污染等問題。
參考文獻
- ↑ 油菜的營養價值與作用 油菜怎麼做好吃 ,搜狐,2021-12-27
- ↑ 學會和協會有什麼區別?,搜狐,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