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宪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联合国宪章》(英語: United Nations Charter ),是联合国建立的基础条约,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
目录
签字与生效
联合国宪章是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结束时在美国旧金山的旧金山战争纪念及演艺中心 签字,于1945年10月24日生效。为了表扬中华民国长期抗战的功劳,中华民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字,主办国美国代表最后一个签字[1]。
历次修正案
宪章第23、27、61条修正案
该次修正案于1963年12月17日通过,并于1965年8月31日生效。
第23条修正案规定安全理事会成员自十一国增至十五国。
第27条修正案规定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的决定及关于一切其他事项的决定的可决票门限,由7国增至9国,其中包括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作出。
第61条修正案将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成员自18国增至27国。
宪章第109条修正案
第109条修正案于1965年12月20日通过,并于1968年6月12日生效。
第109条修正案修正该条第1项,规定“会员国为审查本宪章,得以大会会员国三分二之表决,经安全理事会任何九个理事国(原先为七个)之表决,确定日期及地点举行全体会议”。
该条第3项涉及大会第十届常会期间可能举行审查会议的问题,仍保留原行文:“安全理事会任何七个理事国之表决”,
宪章第61条的进一步修正案
第61条的进一步修正案于1971年12月20日通过,并于1973年9月24日生效。该条的本次修正案将经社理事会的成员再增至54国。
联合国宪章序言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
- 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
- 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
- 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
- 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
并为达此目的,
用是发愤立志,务当同心协力,以竟厥功。
旧金山会议中国代表团
此次会议国民政府派出的代表和高等顾问共十一位,正式排定的签署顺序为:
- 国民政府行政院代理院长宋子文(首席代表)
- 驻英国大使顾维钧
- 国民参政会主席王宠惠
- 驻美国大使魏道明
- 前驻美国大使胡适
- 金陵女子大学校长吴贻芳
- 中国青年党代表李璜
- 中国民主社会党代表张君劢(中华民国宪法起草人)
- 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
- 大公报总编辑胡霖
- 高等顾问施肇基(资深外交官)
会议最后的签字仪式,除宋子文、胡适因故不克参加外,其馀八位中华民国代表皆在宪章上签字,以昭信守。
参考文献
- ↑ 1. Origin and Evolution (PDF). 1946-47 Year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 (pdf) .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 33.
China, in recognition of its long-standing fight against aggression, was accorded the honor of being the first to sign. It was arranged that the signatures of the U.S.S.R., the United Kingdom and France should follow, and then, in alphabetical order, the remaining nations,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s host country, signing last.
(英文)
外部链接
参见
- 含有格式却不含网址的引用的页面
- 聯合國
- 宪制性法律
- 联合国宪章
- 国际法
- 1945年法律
- 20世纪条约
- 国际公约
- 阿富汗条约
- 阿尔巴尼亚条约
- 阿尔及利亚条约
- 安道尔条约
- 安哥拉条约
- 安提瓜和巴布达条约
- 阿根廷条约
- 亚美尼亚条约
- 澳大利亚条约
- 奥地利条约
- 阿塞拜疆条约
- 巴哈马条约
- 巴林条约
- 孟加拉条约
- 巴巴多斯条约
- 白俄罗斯条约
- 比利时条约
- 贝里斯条约
- 贝南条约
- 不丹条约
- 玻利维亚条约
-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条约
- 波札那条约
- 巴西条约
- 汶莱条约
- 保加利亚条约
- 布吉纳法索条约
- 缅甸条约
- 蒲隆地条约
- 柬埔寨条约
- 喀麦隆条约
- 加拿大条约
- 维德角条约
- 中非共和国条约
- 查德条约
- 智利条约
- 中华民国条约
- 哥伦比亚条约
- 葛摩条约
- 刚果民主共和国条约
- 刚果共和国条约
- 哥斯大黎加条约
- 象牙海岸条约
- 克罗地亚条约
- 古巴条约
- 塞浦路斯条约
- 捷克条约
- 捷克斯洛伐克条约
- 丹麦条约
- 吉布地条约
- 多米尼克条约
- 多明尼加条约
- 东帝汶条约
- 厄瓜多条约
- 埃及条约
- 萨尔瓦多条约
- 赤道几内亚条约
- 厄里垂亚条约
- 爱沙尼亚条约
- 衣索匹亚条约
- 斐济条约
- 芬兰条约
- 法国条约
- 加彭条约
- 甘比亚条约
- 格鲁吉亚条约
- 德国条约
- 东德条约
- 迦纳条约
- 希腊条约
- 格瑞那达条约
- 瓜地马拉条约
- 几内亚条约
- 几内亚比绍条约
- 海地条约
- 宏都拉斯条约
- 匈牙利条约
- 冰岛条约
- 印度条约
- 印度尼西亚条约
- 伊朗条约
- 伊拉克条约
- 爱尔兰条约
- 以色列条约
- 义大利条约
- 牙买加条约
- 日本条约
- 约旦条约
- 哈萨克斯坦条约
- 肯亚条约
- 吉里巴斯条约
- 朝鲜条约
- 韩国条约
- 科威特条约
- 吉尔吉斯斯坦条约
- 老挝条约
- 拉脱维亚条约
- 黎巴嫩条约
- 赖索托条约
- 利比里亚条约
- 利比亚条约
- 列支敦斯登条约
- 立陶宛条约
- 卢森堡条约
- 马其顿条约
- 马达加斯加条约
- 马拉威条约
- 马来西亚条约
- 马尔地夫条约
- 马利条约
- 马耳他条约
- 马绍尔群岛条约
- 茅利塔尼亚条约
- 毛里求斯条约
- 墨西哥条约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条约
- 摩尔多瓦条约
- 摩纳哥条约
- 蒙古国条约
- 蒙特内哥罗条约
- 摩洛哥条约
- 莫三比克条约
- 纳米比亚条约
- 诺鲁条约
- 尼泊尔条约
- 荷兰条约
- 新西兰条约
- 尼加拉瓜条约
- 尼日条约
- 奈及利亚条约
- 挪威条约
- 阿曼条约
- 巴基斯坦条约
- 帛琉条约
- 巴拿马条约
- 巴布亚新几内亚条约
- 巴拉圭条约
- 秘鲁条约
- 菲律宾条约
- 波兰条约
- 葡萄牙条约
- 卡塔尔条约
- 罗马尼亚条约
- 卢安达条约
- 圣基茨尼维斯条约
- 圣露西亚条约
- 圣文森和格林纳丁条约
- 萨摩亚条约
- 圣马力诺条约
- 圣多美普林西比条约
- 沙乌地阿拉伯条约
- 塞内加尔条约
- 塞尔维亚条约
- 塞舌尔条约
- 狮子山条约
- 新加坡条约
- 斯洛伐克条约
- 斯洛文尼亚条约
- 索罗门群岛条约
- 索马利亚条约
- 南非条约
- 苏联条约
- 西班牙条约
- 斯里兰卡条约
- 苏丹条约
- 苏利南条约
- 史瓦济兰条约
- 瑞典条约
- 瑞士条约
- 叙利亚条约
- 塔吉克斯坦条约
- 泰国条约
- 多哥条约
- 东加条约
- 千里达多巴哥条约
- 突尼西亚条约
- 土耳其条约
- 土库曼斯坦条约
- 吐瓦鲁条约
- 乌干达条约
- 乌克兰条约
- 阿联酋条约
- 英国条约
- 美国条约
- 乌拉圭条约
- 乌兹别克斯坦条约
- 瓦努阿图条约
- 委内瑞拉条约
- 越南条约
- 叶门条约
- 北叶门条约
- 南斯拉夫条约
- 赞比亚条约
- 辛巴威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