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罗伯特.蒙代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罗伯特·蒙代尔
经济学家
出生 1932年10月
国籍 美国
别名 欧元之父
职业 经济学家
知名于 诺贝尔经济学奖
知名作品国际货币制度:冲突和改革
《人类与经济学》。

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1932年10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欧元之父"。

蒙代尔毕业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后在伦敦经济学院读研究生,195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1966至1971年,出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及《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编辑。1974年,出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2001年升任为大学讲座教授。 2009年9月,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

蒙代尔教授获超过五十间大学颁授荣誉教授和荣誉博士衔,亦曾担任多个国际机构及组织的顾问,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会、世界银行、欧洲委员会、美国联邦储备局、美国财政部等。

人物简介

罗伯特·蒙代尔博士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是国际货币制度、宏观经济政策管理、汇率制度、转型经济和货币史方面的权威。

他出生在加拿大,就读于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伦敦经济学院。1956年,他攻读完经济学博士学位,在芝加哥大学进行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博士后研究。他曾在英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博洛尼亚中心教学。1961年,他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员。同时他也是《政治经济学杂志》的编辑。他一直担任政府部门、各大组织和和公司的顾问,其中包括:世界银行、联合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欧洲经济委员会。同时他还是北美经济金融学会和国际亚特兰大经济学会的主席。

蒙代尔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之父”而闻名,在国际货币制度和转型经济的经济学方面有大量论著。他早期从事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研究,1969年他发表了“欧洲货币计划”,这使他被列为“欧元之父”。他是美国经济学会资深研究员,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他是全世界多所大学的名誉博士和教授,同时是北京蒙代尔国际大学的名誉校长。

1999年,蒙代尔因“对在不同汇率体系下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分析,以及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2003年,他获得加拿大荣誉勋章[1]

人物经历

罗伯特·蒙代尔出生于1932年,曾就读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23岁时以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论文从MIT(麻省理工学院)得到哲学博士学位。

1956至1957年在芝加哥大学做政治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在1961年任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曾在斯坦福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院Bologna(意大利)中心任教。 自1966年至1971年,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政治经济期刊》的编辑;他还是瑞士日内瓦的国际研究研究生院的国际经济学暑期教授。1974年他受聘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至今。[2]

1965年、1974年、1998年和2000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剑桥大学等着名学府讲学。

一直担任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加拿大、欧洲国家政府及美国联邦储备局顾问。

因倡议并直接涉及了区域货币――欧元,而获得了“欧元之父”之誉。

1983年,他获得法国参议院的JcaquesRueff奖章和奖金。

1997年获美国经济学会办法的杰出人士奖,参与创立了《Zagreb经济学杂志》。

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发表Ohlin演讲。

1999年,因他具有革新意义的研究为欧元汇率奠定了理性基础,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流通区域所做的分析使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000年发表Robbins纪念演讲。

蒙代尔教授在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和亚洲等地广泛讲学。他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加拿大政府、拉丁美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财政部等许多国际机构和组织的顾问。1970年,他担任欧洲经济委员会货币委员会的顾问;他还是1972-3年度在布鲁塞尔起草关于统一欧洲货币的报告的九名顾问之一。自1964年至1978年,他担任Bellagio-Princeton国际货币改革研究小组成员;自1971年至1987年,他担任SantaColomba国际货币改革会议主席。

2005年3月16日获得标志着北京永久居留权的“绿卡”,成为第一位拥有北京永久居留权的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西方人。

主要成就

1970年,担任欧洲经济委员会货币委员会的顾问;1972-1973年度在布鲁塞尔起草关于统一欧洲货币的报告的九名顾问之一。自1964年至1978年,担任 Bellagio-Princeton国际货币改革研究小组成员;自1971年至1987年,担任Santa Colomba国际货币改革会议主席。蒙代尔教授于196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发表 Frank Graham 纪念演讲;1974年在剑桥大学发表 Marshall演讲;1983年获得法国参议院的 JcaquesRueff奖章和奖金;1997年被评为美国经济协会的杰出会员;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作品

蒙代尔教授发表了大量有关国际经济学理论的著作和论文,被誉为最优化货币理论之父;他系统地描述了什么是标准的国际宏观经济学模型;蒙代尔教授是货币和财政政策相结合理论的开拓者;他改写了通货膨胀和利息理论;蒙代尔教授与其他经济学家一起,共同倡导利用货币方法来解决支付平衡;此外,他还是供应学派的倡导者之一。蒙代尔教授撰写了大量关于国际货币制度史的文章,对于欧元的创立起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他撰写了大量关于“转型”经济学的文章。于1997年,蒙代尔教授参与创立了《Zagreb经济学杂志》。

主要论文

国际货币制度:冲突和改革》(蒙特利尔:加拿大私营规划协会,1965年);

人类与经济学》(纽约:McGraw-Hill,1968年);

国际经济学》(纽约:Macmillan,1968年);

《货币理论:世界经济中的利息、通货膨胀和增长》(加利福尼亚,Pacific Palisades:Goodyear,1971年);

《新国际货币制度》(与J. J. Polak共同编写)(1977年);

《世界经济中的货币历程》(与Jack Kemp共同编写)(1983年)。

合编著作

全球失衡》(1990年);

《债务、赤字和经济状况》(1991年);

建设新欧洲》(与M. Baldassarri共同编写)(1992年);

中国的通货膨胀与增长》(与M. Guitian共同编写)(1996年);

《欧元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器》(与A. Clesse共同编写)(2000年)。 

学术贡献

经济政策、汇率和货币

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授奖贺辞中称:“蒙代尔教授奠定了开放经济中货币与财政政策理论的基石……尽管几十年过去了,蒙代尔教授的贡献仍显得十分突出,并构成了国际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核心内容。”

蒙代尔的研究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影响,是因为他是在准确预料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进行选题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际货币安排的格局是各国都有自己的一套货币,并且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这是必须和理所当然的,国际资本市场开放的程度也相当低。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蒙代尔提出了超前于现实的问题: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相关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结果会如何?这些结果将如何依赖于一个国家是采取固定汇兑抑或采取自由汇兑?一个国家都该有自己的一套货币吗?经过提出和回答这样一些问题,蒙代尔改造了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理论。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发表的几篇论文中,蒙代尔发展了开放经济中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即“稳定政策”)的分析。他在《固定和弹性汇率下的资本流动和稳定政策》中探讨了开放经济中货币与财政政策的短期效应,分析得很简单,但结论却很丰富、新颖、清楚。在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中,蒙代尔把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引入了传统的IS-LM模型(该模型由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希克斯发展,用于分析封闭经济),阐明了稳定政策的效应将随国际资本流动的程度而变化。他论证了汇率体制的重要意义:在浮动汇率下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更有威力,在固定汇率下则相反。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半期,蒙代尔已是芝加哥大学学术界的领袖人物。他那个时候的许多学生,现在都已成为这一领域中卓有成效的研究者。

假定资本具有高流动性,国外和国内的利率一致,那么在固定汇率下,央行必须干预流通市场,以满足该汇率下公众对外币流通的需求。结果是,央行将失去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不得不被动地调整货币供给以适应货币需求(国内流通)。央行试图通过所谓的公开市场操作执行单一国家货币的政策也将是无效的,因为无论利率还是汇率都不可能被影响。但是,如果增加政府支出或其他财政措施,则可以提高国民收入和国内经济水准,从而避免上涨的利率和强劲的汇率障碍。

再看看浮动汇率。浮动汇率是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在该汇率体制下,央行对流通领域的干预受到限制,财政政策就没多大威力了。在货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政府支出将导致对货币的更大需求和追求高利率的倾向。资本的流入将强化除去政府支出的全部扩张效应后的净出口较低的地区的汇率。但是,在浮动汇率下的货币政策将成为影响经济活力的有力工具。扩大货币供给往往会提高较低的利率,导致资本流出和更疲软的汇率,而这反过来可以使净出口增加从而促进经济扩张。

浮动汇率和高资本流动性准确地揭示了许多国家当前的货币体制。但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被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联结在一起,因此,对浮动汇率和高资本流动性的后果进行分析完全像是满足学术好奇心而已。为什么这好奇心会发生在蒙代尔身上?这可能与蒙代尔出生在加拿大有关,因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加拿大就开始放松管制,允许自己的货币与美元联系浮动。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蒙代尔的远见卓识更与随后的十年紧紧相关。

在蒙代尔之前,稳定政策不仅是静态的,而且假定一个国家所有的经济政策都被一只单独的手所调整和组合。作为对照,蒙代尔用了一个简单的动态模型,来考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这两种工具,它们各自怎样走向自己的目标、外部和内部的均衡,以带动经济随时间的推移而接近目标。这意味着两个不同的权威 ——政府和央行——将为稳定政策工具承担各自的职责。蒙代尔的结论直截了当:要防止经济不稳定,政策与经济生活的联系就应与两种工具的功效一致。在他的模型中,货币政策与外部平衡联系,财政政策与内部平衡联系。蒙代尔最初关注的不是货币与财政政策分离本身,而是解释分离的条件,他率先认为,央行应该独立地对价格稳定负责,这一思想在后来被人们普遍接受。

从蒙代尔进行的短期和长期分析中也可得到有关货币政策条件的基本结论。在资本自由流动条件下,货币政策既能够被导向;外部目标比如汇率,也能够被导向;内部(国内)目标比如说价格水准,但是它们不是同时进行的。这个“矛盾的三位一体”对理论经济学家的意义是不言自明的。

蒙代尔的贡献已经被证明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分水岭。它们引入了动态方法,在清晰区别存量和流量的基础之上,分析两者在经济走向长期稳定的调整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蒙代尔的研究也对凯恩斯主义者的短期分析和古典经济学的长期分析进行了必要的调和。后来的研究者扩展了蒙代尔的成果。这个模型被扩展到综合包括了家庭和企业的预期决策、另类金融资产和更具动态的经常项目和价格调整。尽管有这些修正,蒙代尔的绝大多数结论仍然经受住了考验。

最优货币区域

固定汇率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占据着主流地位,少数研究人员讨论过浮动汇率的优点和缺点,但都认为一国有自己的通货是必须的。蒙代尔1961年在其论文中提出“最优货币区域”问题看起来似乎有些激进:几个国家或地区放弃各自的货币主权而认同共同的货币,在什么时候会更有利?蒙代尔的论文简要地提到了共同货币的好处,比如贸易中更低的交易费用和相关价格更少的不确定性等。这些好处后来得到了更多的描述。而最大的缺点是,当需求变动或其他“非对称冲击”要求某特定地区削减实际工资的时候,维持就业就很困难。蒙代尔强调,为抵消这些不利因素,劳动力需要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这一点非常重要。蒙代尔刻画了这样一个最优货币区域,该区域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移民倾向足够高,高到可以保证某一个地区面临非对称冲击时仍可以通过劳动力流动来实现充分就业。其他研究者扩展了这一理论并确定了附加标准,比如资本流动、地区专业化、共同的税收和贸易体制等。

蒙代尔几十年前的思考,与今天密切相关。由于世界经济中资本的流动性不断变强,在曾经固定但现在可以调整的汇率体制下,汇率越来越变得脆弱;一些地区正卷入这个问题。许多观察家认为一个国家在货币联合或浮动汇率(蒙代尔的论文讨论的两种情况)之间必须选择其一。不必多说,蒙代尔的研究也影响到欧元的诞生。经过对利弊的权衡,EMU研究人员把最优货币区域经济思想当作新的药方予以了采纳。

其他贡献

蒙代尔对宏观经济理论还做出了其他贡献。比如,他指出,较高的通货膨胀将使投资者降低他们的现金余额以增加真实资本。结果,预期的通货膨胀也可以产生真实的经济效应--即已众所周知的“蒙代尔-托宾效应”。蒙代尔也对国际贸易理论做出了持久的贡献。他阐明了国际间资本和劳动力流动怎样促使国家之间的商品价格相等,即使在对外贸易被贸易壁垒所限制的情况下。这可以看作是众所周知的赫克希尔-俄林-萨默尔森结论的镜像,该结论认为,商品自由贸易往往导致国家之间的资本和劳动的报酬趋于相等,即使国际资本流动和移民受到限制。这些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贸易壁垒将刺激国际间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反过来移民和资本流动壁垒又将刺激商品贸易。

人物轶事

罗伯特·蒙代尔是一个靠借款完成学业的人,一个改变国际金融格局的人,一个被誉为经济预言家的人,一个对中国情有独钟的人,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因最早提出“最优货币区域理论”奠定欧元理论基础而被称为“欧元之父”。

他认为,艰苦的学习环境并不是阻碍人们成才的一个因素,要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客观条件而把自己的兴趣放在首位。要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他讲了他的经历“我觉得我应该找到一个更好的地方完成我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考虑到我没有很多的钱,我就找到了三个教授,征求他们的建议。”“我找的这三位教授是我最喜欢的,问了他们同样一个问题,就是在资金不充裕的情况下,我究竟应该在那里完成我的博士学业,他们也鼓励我去一个更好的地方,第一位是一个年轻的数理经济学家,他给我的建议是到一个能够给你提供很多奖学金的大学去,于是他建议我去康乃尔大学,第二位是系里的主任,也是个国际贸易专家,建议我说:到你最想去的地方,需要多少钱,就去借多少钱把个,第三位教授是个微观经济学家,告诉我,说你应该找到一个非常富有的女孩子然后跟她结婚,用她家的财富来帮助你完成你的学业,我听从了第二位教授的建议。” 

个人故事

经典故事

一头漂亮的银发,一双亮亮的蓝眼睛,一张生动的面庞,69岁的蒙代尔是一个魅力十足的老头儿。论及学问,蒙代尔在同行眼里地位甚高。曾经在麻省理工大学教过他的保尔·萨穆尔森就称赞:“他将人们对货币的注意力重新引到国际贸易中来。”但蒙代尔的懒散也同样名声在外。他经常杯不离手,别人常弄不清他是清醒还是微醉。他又是电视迷,与经济学家对电视及报章时事评论员的言论嗤之以鼻不同,他心目中的“美国最聪明的人”,竟是电视台的两位主播。他经常数天足不出户,呆在家里看电视,除了偶然上超级市场购物和回校讲课。有一段时间,他的一头银发长至肩头,令他的崇拜者颇为不安和失望。他们希望蒙代尔多多走出他30多年前低价购买的乡间别墅,与公众更多地接触沟通。

而他平时的为人处世简直就是一个“马大哈”,有三个经典故事令朋友和媒体津津乐道:一则是他曾当选美国计量经济学院士,但因为他根本没拆信,对此荣誉全然不知;二则是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后,忘记出席就职典礼,让等待听他就职演说的崇拜者空欢喜一场;最后一则是他担任《政治经济学学报》主编期间,经常懒得看稿复信,以至于这份学术刊物最终惨遭倒闭。蒙代尔也为自己的“我行我素”付出了代价,按他在经济学界的贡献,1999年的诺贝尔奖算是姗姗来迟。其实,早在80年代初他已被列入候选人名单,但因“举止怪异、行为不检”而遭除名。所有人都为蒙代尔遗憾,仅仅是个人性格原因,竟让诺贝尔奖晚到了近20年。 所有荣誉不及宝贝儿子。

在他的个人网页上,很有意思的是,主页上展示的不是诺贝尔奖,也不是欧元,而是他65岁得来的宝贝儿子尼克拉斯,一张父子亲热无比的合影占据了最重要位置。

蒙代尔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接受大学教育,后赴伦敦经济学院做研究。1956年蒙代尔24岁时就以题为《论国际资金流向》的博士论文一举成名,荣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在1961年至1963年间,蒙代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部门工作。1966至1971年他开始担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和《政治经济学学报》杂志编委。其后在1970年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的货币委员会。然后在1972年至1973年间,他参加了旨在成立欧洲经济及货币联盟的研究小组的工作。1974年至今他一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此外,他还一直担任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顾问。

蒙代尔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来自两个领域,一是经济稳定政策,二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蒙代尔的经典代表著作包括《国际经济学》和论文《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等。1965年、1974年、1998年和2000年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讲学。1997年获美国经济学会颁发的杰出人士奖。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9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它事件

金融危机下为中国支招

全球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之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欧元之父”之称的罗伯特·蒙代尔分别在2008年12月13日在河南郑州出席中部企业领袖年会时与12月14日在南京举行的“2008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年会”上指出,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可以提高国际地位的机遇,中国应该和美国一起通过发放巨额购物券刺激全球经济计划,引领世界走出正面临的严重金融危机。

蒙代尔表示,美国需要从政策层面对经济加以刺激,进一步拉动需求,重建消费者的信心。具体来说可以发放总价值为5000亿美元的购物券,购物券的有效期为三个月,消费者可在有效期内购买自己需要的物品,这对穷人来说是很好的生活补贴,而零售商则可以用税票的方式进行提交,并且从中得到实惠。

而在中国方面,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计划,主要用于很多大型项目,但问题是这一计划能在多大程度上、以什么速度转化为工业产品的需求。中国很多工厂停工或产能不足,应该以发行购物券的方法来提高需求。

蒙代尔建议中国政府向全国老百姓发放规模为10000亿元人民币的购物券,具体方式跟美国相似。蒙代尔建议对中国的每一个公民发放100元人民币购物券,在一定时间内消费的,而且可以抵税,这对中国经济刺激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如果购物券在三个月之内消费,可以拉动中国经济差不多在1.33万亿。这相当于中国一个季度GDP的18%,拉动和刺激经济的作用会非常明显。 罗伯特·蒙代尔在论坛上表示,虽然中国GDP从过去的9%降到现在的7%,但在未来的20年,中国经济还会不断增长,继而改变国际形势的对比图。他说,如果人民币可以进行自由兑换,对中国很有好处,如果将人民币纳入全球的货币兑换体系中,那就会形成三种货币鼎立的局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好处。

个人观点

2011年9月17日,“2011千人计划太湖峰会”在江苏无锡举行,本次峰会的主题为“风险投资,新兴产业的天使之翼”。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表示,人民币已经取代日元成为全球第三大货币体系,其作用不容忽视,并建议欧元美元人民币应捆绑在一起成为新的国际货币基石,成立一个新的世界货币体系[3]

蒙代尔指出,从目前全球货币配置来看,人民币已经取代日元成为继美元区、欧元区之后的第三大货币体系,其在金融危机发生后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

蒙代尔建议,欧元、美元和人民币应捆绑在一起成为新的国际货币基石,成立一个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保持比较稳定的货币利率,使三大区成为货币中心,以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固。

对于美国经济,他则认为其经历了三次快速增长,分别是里根总统的“丰盈七年”、克林顿总统的扩张时期,在硅谷和IT业的蓬勃发展下经济得以飞速增长,但随后的互联网泡沫破裂也使得美国经济受到重创,而第三次在布什政府的低息率的政策之下,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但也为次贷危机埋下了伏笔。

蒙代尔表示,美国所经历的已不仅仅是次贷危机,而是美元危机,因其汇率的浮动对黄金和原油价格造成影响,同时也对中国的出口造成影响。而对于QE3的推出,他认为,奥巴马政府还需考虑通胀对经济复苏造成的影响、减税和就业等一系列问题。


2013年诺贝尔奖北京论坛继续举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等人分别做了货币及汇率政策,新材料、新能源与人类发展等方面的报告。[4]

罗伯特·蒙代尔在论坛上表示,虽然中国GDP从过去的9%降到现在的7%,但在未来的20年,中国经济还会不断增长,继而改变国际形势的对比图。他说,如果人民币可以进行自由兑换,对中国很有好处,如果将人民币纳入全球的货币兑换体系中,那就会形成三种货币鼎立的局面,对世界经济发展有好处。

对于目前中国经济的放缓,他认为这是中国政策的转变造成的,他说,中国经济不能过度依赖出口,还需要更多的投资和消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表示,中国目前面临着能源转型的问题,其挑战性大。他说,到2030年,中国煤炭占有量将从现在的70%降到50%,但仍然是第一大能源品种,如何清洁高效使用煤炭,是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房价】

北京房价大跌基本不太可能

曾在199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被称为“最优货币区域理论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认为,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变化同样也需要遵循经济学的规律,而经济学规律本质上来说就是供求关系。如果供应增多的话,房屋的价格自然就会下降;而供应减少的话,房价自然就会上涨。

蒙代尔称,对于北京这样一个人口集中的大都市来说,对商品房的需求空间是十分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建房就需要购买土地,而现在的土地供应价格上涨,造成商品房价格也在上涨。

他表示,北京的价不会出现大规模下跌。正在快速发展的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出现房价忽然大跌的情况基本不太可能。因为在将来,政府只会逐步收紧土地供应,伴随而来的必然是土地价格的上涨,在需求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这直接影响到建立在土地价格之上的商品房价格。

接受采访

蒙代尔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关注,1996年就出版了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专著《中国的通货膨胀和增长》;亚洲金融危机过后,他主张建立亚元区,并由中国在这一区域发挥领导作用;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想让人民币采取浮动汇率制,或让人民币升值,蒙代尔都持反对的态度;蒙代尔还对中国经济学教育非常关心,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兼职,并设立经济学学生奖项;从2004年6月开始,北京市教委聘请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担任北京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顾问;同时,他还被聘为北京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名誉校长,该校是我国惟一被授权使用蒙代尔先生名字的大学;2005年3月, 蒙代尔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证,蒙代尔表示,这是他毕生的荣幸。 “我过去的70多年一直生活在世界不同地方,可以在北京安家对我来说是更重要的机会。”
  

罗伯特·蒙代尔有很多耀眼的头衔,他是名校的教授,是很多国家政府的高参,更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动情地唱道:“我只是走自己的路而已。”
  

从1995年第一次访问中国开始,10年间,蒙代尔来过中国近30次。2005年,蒙代尔成为第一位正式取得北京“绿卡”的美国经济学家。
  

水均益:许多人想不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才几年,我们看到的却是贸易保护主义。
  

蒙代尔: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应该假装天真。每个国家或多或少都是贸易保护主义者。贸易是双向的,贸易壁垒也是双向的。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不应极端。
  

“欧元之父”不止一位


20世纪50年代,20岁出头的蒙代尔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学。当时蒙代尔生活拮据,继续深造成了一个难题。蒙代尔带着困惑走访了3位知名教授。第一位教授要他去一个可以给他丰厚奖学金的学校,第二位要他贷款去一个自己最想去的学校,第三位要他娶个有钱的老婆。蒙代尔听从了第二位教授的建议。1956年,在云集了全球顶尖经济学家的麻省理工学院,不到24岁的蒙代尔获得了博士学位。
  

今天,蒙代尔是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多家国际机构的顾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学先知、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欧元的诞生源于蒙代尔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设想。2002年1月1日,欧元取代了欧洲12国的货币,正式进入市场流通。从此,蒙代尔被称为“欧元之父”。
  

水均益:您有很多头衔,您最看重哪一个?
  

蒙代尔:每件事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都有特殊的意义,你无法评判其中的哪件事情更重要。当然,我为自己在欧元诞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自豪,但这决不意味着其他事情不重要。


水均益:刚开始时,欧元就像一场梦?
  

蒙代尔:根据我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国际货币系统走向的分析,这是一个完全可能实现的计划。对我来说,惟一的意外是这个实现的过程花了那么长时间。我原本以为欧元诞生至少需要3个星期,然而,这个过程却历时30年。
  

水均益:您是否想过,在未来的某一天,欧元能取代美元的地位?
  

蒙代尔:我的确这样想过,但今天,欧洲国家之间只存在松散的联系,尽管欧元走势强劲,但还不具备和美元抗衡的实力。至少在未来的30年内,美元仍是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货币。
  

水均益:您喜欢别人称您“欧元之父”或“欧元教父”吗?
  

蒙代尔:这是对我的赞誉。但有时我也会为此而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因为那些倡导欧洲一体化的人们也是“欧元之父”。 
 


在诺贝尔奖颁奖台上唱歌


1999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蒙代尔,以表彰他在货币金融学领域的伟大贡献。蒙代尔在演讲时动情而歌,成了在诺贝尔奖颁奖台上唱歌的第一人。
  

蒙代尔:我也说不清当时怎么会唱起歌来。在场的观众有5000人,每个人都是西装革履。大多数人往台上一站就会变得特别严肃,可我想,为什么不来点儿轻松、有趣的东西呢?我唱的那首歌是这样的:我爱过,我笑过,我哭过,也尝过失败的滋味;我在众人眼中成就斐然,可我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走自己的路而已。
  

水均益:在演讲中您还提到了泪水,或者说提到了一些失败?
  

蒙代尔:当你遭遇挫折时,你会学到一些东西。有一位伟人说过:“受挫者就是学习者。”一个人需要学习防御能力去应付严重的打击。

相关影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