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
湖北网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鄂东南阳新县境内,长江中游南岸、富水河下游,东临长江,西靠阳新县城,西北与富兴公路紧邻,南与黄石-九江公路隔山相望。
简介
地区位于东经115°14′00″~115°25′42″,北纬29°45′11″~29°56′38″。保护区国土总面积20495hm2(枯水期水域面积8300hm2),其中核心区6886hm2,缓冲区4593hm2,实验区9016hm2。包括陶港、枫林、木港、富池、兴国、半壁山、综合等7个乡镇(管理区),共涉及23个村。2001年6月25日,阳新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县级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2004年3月13日黄石市人民政府批为市级保护区,2006年晋升为省级。属自然生态系统类的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永久性淡水湖泊生态系统及珍稀水禽,尤其是约3600只的小天鹅越冬种群(湖北省最大的越冬种群)。
地理气候
保护区处幕阜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系富水河入江口处的汇水区,为地质运动和泥砂沉积形成的内陆湖泊。保护区主要由网湖、朱婆湖、宝塔湖、绒湖、赛桥湖、良荐湖、石灰赛湖、下羊湖等富河下游大片低洼湖泊群组成。湖底海拔为7.3m,最高海拔45m。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均温21.5℃,最热月均温29.6℃,极端高温41.4℃,最冷月均温4.1℃,极端最低温-14.9℃,平均无霜期265 d。年均降水量1385.2mm,年均蒸发量1568.0mm。每年4~7月为网湖丰水期,10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洪水泛滥期间,保护区的多个湖泊与富河河道连成一片,水深5~8m;枯水期则水退,出现大片沼泽草甸,形成浅湖与沼泽草甸相连接的湿地生态系统,出现五爪嘴、五百亩两个较大的滩涂,为越冬水禽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环境,尤其是涉禽。
生物资源
据调查,浮游植物5门46属,浮游动物4大类34属(种)(其中原生动物9种,轮虫17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1种),底栖动物4大类30种(其中软体动物中腹足类10种,瓣腮类7种,环节动物5种,节肢动物7种,线虫动物1种)。我国特有淡水经济蚌类——绢丝丽蚌(Lamprotula fibrosa Heude),其贝壳壳厚、坚硬和皎白,是制造可溶性钙粉和珍珠核的特优材料,因而经济价值极高,在我国淡水水域中可广泛地进行移植、增殖和养殖,网湖的绢丝丽蚌生物量居世界第2位。鱼类9目15科53属74种,两栖类1目6科14种,爬行类3目8科19种,鸟类15目38科152种,兽类6目9科2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3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东方白鹳、黑鹳、白鹤3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水獭、白琵鹭、白额雁、小天鹅、大天鹅、鸳鸯、灰鹤、黑冠鹃隼、鸢、雀鹰、松雀鹰、大鵟、普通鵟、白尾鹞、白头鹞、游隼、灰背隼、红隼、白鹇、勺鸡、小鸦鹃、草鸮、红角鸮、领鸺鹠、班头鸺鹠、鹰鸮、长耳鸮、短耳鸮、草鸮30种。浮游植物5门46属;维管植物141科257属591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31属50种,裸子植物4科10属13种,被子植物116科147属528种);湿地植被主要有苦草、芦苇、轮叶黑藻、细果野菱、短穗石龙芮等,以苦草占绝对优势。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种,即莲和樟树。[1]
参考文献
- ↑ 网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力推进野生动物资源监测搜狐网,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