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1年开始筹建,1995年10月建成并通过验收投入开放运行。依托单位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在通信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并取得了许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有的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业已成为国内信息与通信领域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发展历程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中国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1989年立项,1991年筹建,1995年运行,期间使用世界银行特别提款权进行建设,是中国通信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研究方向:新一代通信网络的理论及关键技术。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1年开始建设。1991-1995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08万特别提款权(当时折合为140万美元)和1:1的国内配套资金,建设和改善实验室的环境和研究条件。实验室于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开放运行。第一任实验室主任是刘增基,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樊昌信。1996-2001年争取到国防科工委技术改造项目投资1500万元对实验室的条件进行提升,2002年第一次通过国家评估,成绩良好。
在评估期(2002-2006年)内,实验室利用“十五”“211工程”[2]建设经费、科技部仪器设备更新补助费、科技部重点实验室运行补助费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提供的运行费,新增仪器设备价值1556.3万元,构建了4个研究实验平台:“通信系统的测试和研发试验平台、高速信息网络的性能测试和研发试验平台、通信系统仿真平台以及高速计算平台”;实验室新增科研场地3700平方米,总面积达到6200平方米。
学术团队
通过多年的培养和建设,实验室构成一支精干的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现有固定研究人员47名。固定研究人员中教授15名(博士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1人,占33%。此外每年还有15名左右的客座研究人员,包括博士后、访问学者、某些开放课题的负责人、来实验室进行科技合作的人员等。学科和学术带头人有肖国镇、樊昌信、王育民、王新梅、吴成柯、刘增基、李建东、易克初、常义林、葛建华、张海林等。此外,李红滨是863-300专项总体研究组副组长。
在人才培养方面,1997~2001年期间共培养博士70名、硕士244名,博士后出站7名。2000年在读博士生107人,在读硕士生246人。
实验室积极争取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的支持,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作用。开展了比较广泛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视频
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科技部数据:哪些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搜狐,2018-05-27
- ↑ 史上最全面最详细的“211工程”介绍 ,搜狐,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