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纪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第三纪 |
中文名: 第三纪 外文名: TertiaryPeriod 提出时间: 1833年 提出人: C.莱伊尔 国籍: 英国 研究者: E.贝利希、M.赫奈斯、K.F.瑙曼 |
第三纪(TertiaryPeriod),是古近纪及新近纪的旧称。新生代的最老的一个纪(距今6500万年~距今180万年)。第三纪的重要生物类别是被子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真骨鱼类、双壳类、腹足类、有孔虫等,这与中生代的生物界面貌迥异,标志着"现代生物时代"的来临。国际地层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已不再承认第三纪是正式的地质年代名称,并拆分为古近纪与新近纪两个时期。 在过去,古近纪和新近纪也曾分别被叫做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1]
历史
第三纪名称的意思是"第三个衍生期",这是延用十九世纪对地层划分为四个大时期的分类命名。
1833年,英国C.莱伊尔在研究法国巴黎盆地软体动物化石时,发现地层越新,软体动物与现代种属相同的越多。他根据地层中含有现代种属的百分比,将第三纪划分为始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1854年,E.贝利希在德国发现早于中新世的沉积物,提出渐新世。1853年,M.赫奈斯依生物群和沉积物的相似性,将中新世和上新世合称晚第三纪。
1866年,K.F.瑙曼则把渐新世和始新世合称早第三纪。1874年,W.P.夏姆珀根据巴黎盆地发现的植物化石,他认为这些化石的层位早于始新世,而称之为古新世。因此,第三纪划分为早第三纪和晚第三纪。早第三纪包括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晚第三纪包括中新世和上新世。早、晚第三纪的分界线约在2330万年前。
演变
习惯上将这个纪分为5个持续时间不等的世,从老到新为: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它们的名称是根据现代海洋无脊椎生物种属在第三纪化石中占的比例命名的。因此,根据提出这个系统的查尔斯·莱尔爵士的意见,始新世(意思是"现代的拂晓")有比更新世(译为更为现代)较少的现代物种。在另一种分类中,将第三纪看作一个代,其中的前三个世构成老第三纪而后两个构成新第三纪。
第三纪时被子植物极度繁盛。除松柏类尚占重要地位外,其余的裸子植物均趋衰退。蕨类植物也大大减少且分布多限于温暖地区。第三纪的植物有明显的分区现象,地层中还有许多微体水生藻类化石。
脊椎动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爬行动物的衰亡,哺乳类、鸟类和真骨鱼类取而代之,兴起且高度繁盛。第三纪的早期,仍生活着古老、原始的哺乳动物;到了中期,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先后出现,逐渐代替了古老、原始的哺乳动物;第三纪晚期,现代哺乳动物群逐渐形成,更是偶蹄类和长鼻类繁盛的时期。尤其马的进化很快。
中生代末,海生无脊椎动物有明显的兴衰现象。盛极一时的菊石类完全绝灭,箭石类极度衰退,而双壳类、腹足类、有孔虫、六射珊瑚、海胆、苔藓虫等则进一步繁盛。第三纪出现的有孔虫分布广泛、进化迅速,对于海相第三系的划分与对比很有意义。此外,它们的生态分带已应用于确定沉积盆地水深的变化。原生动物中的放射虫在第三纪也十分繁盛,在深海研究中占有突出地位。双壳类在第三纪有很大发展,腹足类在第三纪进入极盛期。
陆生的无脊椎动物以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为主,可以根据它们不同时期组合面貌的变化,进行陆相第三系的划分。
地史特征
海底扩张、古陆解体
早第三纪由于海底扩张、古陆解体,对世界上整个地质构造格局、古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早第三纪时,古地中海最终消失,亚洲大陆最后形成,青藏高原的升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等现代山系相继形成,吐尔盖海峡和巴拿马地峡的出现或消失,气候分带渐趋明显,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向着多样性发展。
全球海、陆轮廊
晚第三纪全球海、陆轮廊已很接近于现今。整体说来,海洋所占面积较大,而陆地面积较小。现地中海沿岸,如北非阿特拉斯山区、意大利大部、法国和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区都曾为古地中海区,法国的西海岸、北欧地区则被大西洋所占;在北美西海岸南部以及墨西哥湾滨海区也被海洋所占。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中国的东海岸在晚第三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更向东扩展,特别是渤海和黄海,大部分还都是陆地。当然最大的不同是副地中海的存在。副地中海是在阿尔卑斯山脉从水下升起后残留在山脉以北部分的水体。水体最大时东西长约5000公里,面积为现地中海的一倍半,从法国罗讷河谷开始,沿阿尔卑斯北麓向东延伸,至少延伸至咸海一带。除罗讷河谷外,副地中海在不同的时期曾通过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低地与亚得里亚海,通过希腊与爱琴海和通过伊朗西北部与波斯湾及印度洋相连通。在中中新世末,约在1300万年前,基本与其他海洋隔绝,变成内陆海,几经分隔,剩下今日的咸海、里海、黑海和匈牙利的巴拉顿湖。
山脉形成期
晚第三纪是重要的山脉形成期。现今地球上较高的山脉都是这一时期形成的,如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非洲的阿特拉斯山,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北美的落基山和南美的安第斯山等;一些老的夷平山地,如天山、秦岭等也有活化抬升现象。地壳运动也引起了普遍的火山喷溢。太平洋东、西两岸有大量玄武岩流。在中国境内的有汉诺坝玄武岩,东北地区大片出露,山东山旺和浙江嵊县的玄武岩等。地壳运动也使欧亚大陆与非洲和北美数次分合,形成多次动物群交流。南、北美洲也在上新世末相连过。
晚第三纪开始时,气候由凉爽向湿热转变,中中新世以后,西藏高原的升起无疑对全球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的表现则是气候分带日益明显,并逐渐转向干旱凉爽。
气候条件
早第三纪由于各大陆的位置与现代不同,板块漂移、古纬度变化、气温与近今也不同。白垩纪后期到古新世北半球年平均气温曾下降3℃左右;到古新世后期,气温一度回升;而始新世晚期气温又有下降趋势,直至以后才逐渐回升到原有水平。在早第三纪晚期,中国气候有明显的南北分带,如南北为两个潮湿带,中部为干旱带。气候带的展布与今日的纬度斜交。晚第三纪开始时,气候由凉爽向湿热转变。中中新世后,西藏高原的抬升对全球气候产生重大影响。中国的气候分带日益明显,并逐渐转向干旱凉爽。
总之,第三纪的气候比起如今的气候来,更为温暖、湿润而且较少变化。在第三纪早期,热带和亚热带气候远远延及加拿大北部边界,在稍后的时期内大平原地区则呈现出干旱境况。趋近第三纪末,气候逐渐变冷,预示着更新世最早的冰期即将来临。
在第三纪,中欧、北非和北美东部墨西哥湾沿岸属于热带气候,而北非、西亚、中亚和中国华南大部地区,则属于干燥气候带;东北亚、西西伯利亚、中欧、北美西北部、中国东北地区以及澳大利亚东南部和南美南部,属于温凉潮湿气候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