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秦朝」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4: 行 4:
 
{{unreferenced|time=2019-11-29T04:46:17+00:00}}
 
{{unreferenced|time=2019-11-29T04:46:17+00:00}}
 
}}
 
}}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战国末年,秦始皇嬴政先后灭掉了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匈奴,南服百越。首创了皇帝制度,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是为秦始皇。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
''' 秦朝''' (公元前221 —公元前206年),是[[ 中国]] 历史上第一个以[[ 汉族]] 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它结束了自[[ 春秋]] 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战国末年,[[ 秦始皇]] 嬴政先后灭掉了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后北击[[ 匈奴]] ,南服百越。首创了皇帝制度,赢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称始皇帝,定都[[ 咸阳]] ,是为秦始皇。公元前206年,[[ 秦王]][[ 子婴]] [[ 刘邦]] 投降,秦朝灭亡。
  
  
行 32: 行 32:
 
 历史贡献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历史贡献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
==国号由来==
  
 +
据《[[史记]]》记载,秦,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被周孝王赐姓为“嬴”,于是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后来[[秦襄公]]又救周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只是一个诸侯国的称呼,统一以后由诸侯国名变为全中国的王朝称呼。
  
1  国号由来
+
==历 沿革==
据《 记》记载,秦,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被周孝王赐姓为“嬴”,于是把秦谷(甘肃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带分封给他,后来秦襄公又救周有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只是一个诸侯国的称呼,统一以后由诸侯国名变为全中国的王朝称呼。
 
  
 +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  秦朝建立
 +
 +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起义
 +
 +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2  历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          秦灭六国  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起义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7年          秦朝灭亡
公元前206年          楚汉之争开始
 
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结束  汉朝建立
 
  
 +
公元前206年          [[楚汉之争]]开始
  
3领土面积
+
 公 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结束 [[汉 ]]建立
  秦朝统一六国时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国土面积为214万平方 ,后北收河套、南征百越,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帝国版图,国土面积达347万平方公里,疆域已东至 鲜、南据岭南、北达阴山、西抵高原,为之后的西汉巩固汉地奠定了基础。
 
  
  
4历史兴衰
+
==领土面积==
  
  国时 的秦孝 即位以 后, 决心 强改革 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 入秦 并提出了废井田 重农桑 奖军功 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 便任他 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 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 期最富强 集权国家,迈出 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
+
  秦朝统一六 国时 疆域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 ,国 土面积为214万平方 里 , 北收河套、南征百越 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帝国版 图,国 土面积达347万平方公里 疆域已东至朝鲜 南据岭南 北达阴山 西抵高原 ,为之后的[[西汉]]巩固汉地奠定 基础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 历史 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统一全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整套国家制度,构筑了中国历史上数千年相传的专制制度的基本框架。一方面把秦国的法律推向全国,同时采取了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措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自秦始皇赢政至秦三世子婴,共传三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享国十五年。
+
== 历史 兴衰==
  
 +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于是,便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迈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
  
 +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统一全国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整套国家制度,构筑了中国历史上数千年相传的专制制度的基本框架。一方面把秦国的法律推向全国,同时采取了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措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自秦始皇赢政至秦三世子婴,共传三帝,从统一六国到灭亡,享国十五年。
  
政治
+
=== 政治===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推行由中央统辖的郡县制,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推行以法治国,长期的法治使法律、法令在秦朝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权威性。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推行由中央统辖的郡县制,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推行以法治国,长期的法治使法律、法令在秦朝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权威性。
  
军事  
+
=== 军事 ===
 
 统一后的秦代军队,分三个部分,即京师兵、郡县兵、边防兵。分为有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四个基本兵种。秦时期,军队统一,军权高度集中,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体制严密,兵役制度也较为完善,这些表明秦王朝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军事制度的已经基本成型。秦国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具有秦国特色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其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统一后的秦代军队,分三个部分,即京师兵、郡县兵、边防兵。分为有轻车(车兵)、材官(步兵)、骑士(骑兵)、楼船(水兵)四个基本兵种。秦时期,军队统一,军权高度集中,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体制严密,兵役制度也较为完善,这些表明秦王朝时期的中国封建社会军事制度的已经基本成型。秦国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具有秦国特色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其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秦军的兵器无论品质或是生产力都比前代有长足的提升,几乎囊括了当时盛行兵器的所有种类,既有以往常见的戈、矛、戟、剑、弩、殳、钺和铜镞等,也有首次发现的长铍和金(吴)钩。最主要的变化是由原来的以铜兵器为主的时代,加速向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的过渡。显示了新旧结合、新旧交替的历史持点。后来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秦军的兵器无论品质或是生产力都比前代有长足的提升,几乎囊括了当时盛行兵器的所有种类,既有以往常见的戈、矛、戟、剑、弩、殳、钺和铜镞等,也有首次发现的长铍和金(吴)钩。最主要的变化是由原来的以铜兵器为主的时代,加速向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的过渡。显示了新旧结合、新旧交替的历史持点。后来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
  
经济
+
=== 经济===
 +
 
 
 秦始皇统一货币,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他规定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修驰道,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货币,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旧行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他规定六尺为步,二百四十步为亩。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修驰道,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
商鞅变法以后,按亩纳税,秦国的经济体制就全面转入“耕战”。即重视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以农业生产支持对外战争,以军功授爵赐予土地。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国家按人们的爵级赐给田宅,爵级载在户籍,所以户籍也是人们身份的凭证。自“商鞅变法”后,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秦朝的主要基础行业是盐、铁的开采和贩卖,秦朝令民间商人不得从事此类行业,而统一由国家行政官僚经营,负责全国各地的盐、铁开采和出售。
 
  
8 文化
+
  商鞅变法以 后, 按亩纳税 秦国 经济体制就全面转入 耕战 。即重视农业生产和对外战争 以农业生产支持对外 争,以军功授爵赐予土地。在全 范围内正式承认土地私有制。 家按人们 爵级赐给田宅,爵级载在户籍, 以[[户籍]]也是人们身份 凭证 自“商鞅变法 后,严格限制商业的发展, 秦朝的 主要基础 业是[[盐]]、[[铁]] 开采和贩卖 秦朝令民间商人不得从事此类行业 而统一由国家行 官僚经营 负责全国各地 盐、铁开采和出售
秦国统一中国 后,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 其中包括著名 的“ 书同文 ”, 即将 战国 时期各 使用 不同的书写体统一为后世 小篆 焚书坑儒 秦朝 为了国家政权安定统一 所执 行的 政策 “焚书”政策针对当时的书册文物 只保留对民生以及执 所需的 大量对秦政权无益 珍贵文献从此失传
 
  
 +
===文化===
  
9 民族
+
 秦国 统一中国后 采取 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 “书同文” 即将战国时期各国 使 用的不同的书写体统一 后世所称 [[小篆]] “[[焚书坑儒]]” 是秦 朝为了 家政权安定统一的所执行的政策, 焚书 针对当时 书册文物 只保留对 生以及执政所需的,大量对秦政 无益 珍贵文献从此失传
是公元前215年 始皇北击匈奴,并将秦、燕、赵三 原筑的长城加以增修 建立起 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万里长城 ,使 之成 了中原汉民族二千年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要塞 。是秦 中央关于 天下版图 南北扩张 重要组成部分 后还有降服百越其一系列征服战争奠定了中国统一多 族中央集 国家 基本格局
 
  
 +
===民族===
  
10  历史影响
+
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北击[[匈奴]],并将秦、燕、赵三国原筑的长城加以增修,建立起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使之成为了中原汉民族二千年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要塞。是秦帝国中央关于“天下版图”南北扩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后还有降服百越其一系列征服战争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格局。
 +
 
 +
=== 历史影响===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
行 87: 行 91: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
==历史故事==
 +
 +
焚书坑儒
  
 +
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
巨鹿之战
  
历史 故事
+
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 历史 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1)焚书坑儒
+
  商鞅变法
又称焚诗书,坑术士(一说述士,即儒生),西汉之后称焚书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
 
  
(2)巨鹿之
+
[[ 国时期]] 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 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 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深得 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 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 经济得到发展,军队 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 战国 后期最富强 集权国家
末大起义中 项羽率领数万楚 军, 军主力 巨鹿(今河北平乡)进 行的 一场重大决 役,也是中 历史上著名 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3)商鞅变法
+
 统一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 统一 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 家。
 
  
  (4)统一六国
+
  蔺相如完璧归赵
  
(5)蔺相如完璧归赵
+
[[ 蔺相如]] 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 和氏璧]] ,完好地从秦国带回[[ 赵国]] 首都[[ 邯郸]] ,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Category:620 中國斷代史]]

於 2019年11月29日 (五) 17:26 的修訂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漢族為主體,多民族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它結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來分裂割據的局面,戰國末年,秦始皇嬴政先後滅掉了六國,完成國家統一,後北擊匈奴,南服百越。首創了皇帝制度,贏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為中央集權制,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稱始皇帝,定都咸陽,是為秦始皇。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基本信息 名 稱 秦朝

別 稱 秦、大秦、秦帝國、大秦帝國

建立時間 公元前221年

滅亡時間 公元前206年

開創者 嬴政

國家領袖 秦始皇、秦二世、秦子嬰

國土面積 340萬平方公里(前210年)

首 都 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

貨 幣 秦半兩

主要民族 華夏族

社會制度 封建主義

歷史貢獻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

國號由來

據《史記》記載,秦,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牧馬有功,被周孝王賜姓為「嬴」,於是把秦谷(甘肅省天水市西南面)一帶分封給他,後來秦襄公又救周有功,正式被封為諸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秦只是一個諸侯國的稱呼,統一以後由諸侯國名變為全中國的王朝稱呼。

歷史沿革

公元前221年 秦滅六國 秦朝建立

公元前209年 陳勝 吳廣起義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7年 秦朝滅亡

公元前206年 楚漢之爭開始

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結束 漢朝建立


領土面積

秦朝統一六國時疆域到達長江流域以南的地帶,國土面積為214萬平方公里 ,後北收河套、南征百越,疆域迅速擴展並進一步完善帝國版圖,國土面積達347萬平方公里,疆域已東至朝鮮、南據嶺南、北達陰山、西抵高原,為之後的西漢鞏固漢地奠定了基礎。

歷史興衰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魏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於是,便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邁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

從公元前230年攻打韓國到前221年滅齊國結束,共計10年的時間,先後按順序消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長達500多年的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君主中央集權國家,即秦朝。統一全國後,採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一整套國家制度,構築了中國歷史上數千年相傳的專制制度的基本框架。一方面把秦國的法律推向全國,同時採取了加強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措施。封建專制主義統治引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公元前206年,秦王子嬰劉邦投降,秦朝滅亡。自秦始皇贏政至秦三世子嬰,共傳三帝,從統一六國到滅亡,享國十五年。

政治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戰國時期秦國官制為基礎,把官制加以調整和擴充,建成一套適應統一國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機構。在全國範圍內廢除了西周以來的分封制,推行由中央統轄的郡縣制,全國劃分為36郡,郡下設縣。秦帝國制定的法律十分細密、推行以法治國,長期的法治使法律、法令在秦朝社會生活中具有廣泛的權威性。

軍事

統一後的秦代軍隊,分三個部分,即京師兵、郡縣兵、邊防兵。分為有輕車(車兵)、材官(步兵)、騎士(騎兵)、樓船(水兵)四個基本兵種。秦時期,軍隊統一,軍權高度集中,軍隊的指揮和管理體制嚴密,兵役制度也較為完善,這些表明秦王朝時期的中國封建社會軍事制度的已經基本成型。秦國一套先進的管理制度——具有秦國特色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其在鼓勵秦軍士氣、提高軍隊戰鬥力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秦軍的兵器無論品質或是生產力都比前代有長足的提升,幾乎囊括了當時盛行兵器的所有種類,既有以往常見的戈、矛、戟、劍、弩、殳、鉞和銅鏃等,也有首次發現的長鈹和金(吳)鈎。最主要的變化是由原來的以銅兵器為主的時代,加速向以鐵兵器為主的時代的過渡。顯示了新舊結合、新舊交替的歷史持點。後來出土的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是世界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發現。

經濟

秦始皇統一貨幣,廢止戰國時各國形制和輕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貨幣,改以黃金為上幣,以鎰(二十兩)為單位;以秦國舊行的圓形方孔銅錢為下幣,文曰半兩,重如其文。 用商鞅時制定的度量衡標準器,來統一全國的度量衡。他規定六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畝。貨幣、度量衡的統一,修馳道,為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促進了統一國家的發展。

商鞅變法以後,按畝納稅,秦國的經濟體制就全面轉入「耕戰」。即重視農業生產和對外戰爭,以農業生產支持對外戰爭,以軍功授爵賜予土地。在全國範圍內正式承認土地私有制。國家按人們的爵級賜給田宅,爵級載在戶籍,所以戶籍也是人們身份的憑證。自「商鞅變法」後,嚴格限制商業的發展,秦朝的主要基礎行業是的開採和販賣,秦朝令民間商人不得從事此類行業,而統一由國家行政官僚經營,負責全國各地的鹽、鐵開採和出售。

文化

秦國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鞏固其統治,其中包括著名的「書同文」,即將戰國時期各國使用的不同的書寫體統一為後世所稱的小篆。「焚書坑儒」是秦朝為了國家政權安定統一的所執行的政策,「焚書」政策針對當時的書冊文物,只保留對民生以及執政所需的,大量對秦政權無益的珍貴文獻從此失傳。

民族

是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北擊匈奴,並將秦、燕、趙三國原築的長城加以增修,建立起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萬里長城,使之成為了中原漢民族二千年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要塞。是秦帝國中央關於「天下版圖」南北擴張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後還有降服百越其一系列征服戰爭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歷史影響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 2)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頒發法律,開始簡單的明文法律規定 4)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鞏固祖國的邊疆。

歷史故事

焚書坑儒

又稱焚詩書,坑術士(一說述士,即儒生),西漢之後稱焚書坑儒。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毀書籍、坑殺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

巨鹿之戰

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同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鬥,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統一六國

藺相如完璧歸趙

藺相如完璧歸趙,發生於戰國時期的漢族歷史故事。指藺相如將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邯鄲,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視頻

邀請你再回首:秦朝

秦朝的建立和改革 
《兩分鐘看完秦朝吞六國的整個過程,不得不佩服秦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