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福鼎第三中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福鼎第三中学简称(福鼎三中)创建于一九五六年九月,校名原为“白琳小学附设初中班”。一九五九年三月,县人民政府正式定名为“福鼎县第三中学”。一九七○年三月,增设高中部,同年,白琳中心小学并入福鼎三中,称“福鼎三中小学部”,使福鼎三中成为当时全地区唯一的一所实行“九年一贯制”的完全普通中学,直到一九八○年白琳中心小学独立为止。初建时仅两个班,学生数112人,现发展到初、高中六个年段35个教学班,学生总数达1940余人。教职员工由6人增至现在的117人。建校50年来,有45届初中毕业生,31届高中毕业生。初、高中毕业生共达12656余人,其中初中毕业生8940余人,高中毕业生3716余人。为高一级学校选送了一大批优秀学生。据不完全统计,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考上大专院校的有1640人。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毕业生分布在各个领域,不少人已成长为各部门的专业人才,成为骨干力量。担任校长、厂长、经理和获得讲师[1]、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中学一级、小学高级等中级以上职称的数以百计,担任副科级以上行政职务的有165人。

五十年来,学校大致经历了初创、发展、文革、巩固、开拓和创新六个阶段。

奋力拼搏、力争上游

(1959~1966)

1958年,班级猛增9个班,学生数达500余人。1959年3月,县政府正式将“白琳小学附设初中班”改名为“福鼎县第三中学”,并派陈世良任校长。

当时,学校有“三差”。一是办学条件差,校舍不足,教师曾一度睡统辅,缺少办公室,教学设备缺乏而简陋,仅由福鼎一中支持,图书仅有二百余册;二是教师大部分学历不达标,全校没有一人是师大毕业;三是学生入学基础差,程度参差不齐。但校长陈世良领导有方,教导主任陈希立等竭智尽忠,依靠全体教职工,树雄心,立壮志,团结奋进,克服重重困难,精心施教,使学校面貌不断改观,教育质量逐年提高。连续三届毕业班学生中考成绩均名列地区前茅,成为地、县教学的一面红旗,受到地、县教育局的表彰。

文革动乱、半工半读

(1966~1976)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运动波及全国。运动初期学校领导被指为“当权派”靠边站,师生写大字报,以后学语录,讲路线,谈观点,接着停课闹革命,搞串连。以后中央文革虽然提出复课闹革命,串联还是无法停止,一直闹到六七年五月,学校暂由陈希立主持校务。上级再次重申“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可是运动纵深发展,派性愈演愈烈,课已复不成了。六八年秋,上级一边号召学生上山下乡,随便发给毕业证书算是毕业了,一边派支左部队进校。接着上级又提出“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派了工宣队接替支左部队,本校的工宣队是由白琳茶厂工人组成。同时,学校实行大联合,接着批斗“一小撮”,给“一小撮”挂牌、游街。1968年12月,学校成立革委会。革委会、工宣队带领学生下乡到翁江、瓜园、翠郊、棠园、车阳、牛埕下支援农业,白天割稻,晚上学“宝书”斗“一小撮”, 这是文化革命运动中期。

求实进取,鼎力争先

(1976~1991)

恢复高考制度后,拨乱反正,学校及时采取了以下措施:(一)立即派遣负责教务的陈承宝同志与担任文、数两科的陈希立、丁振奎同志到福安、霞浦两县教学水平较高的兄弟学校求教取经。(二)起用老教师,重新让游绍珊老师任课, 以实际行动来改变鄙视老教师为“臭老九”的错误观念,随后恢复了陈希立同志的教导职务。(三)恢复了各教研组,开展了备课、听课等教学活动。(四)大力加强班级共青团工作,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使学生认清“红”与“专”的关系。(五)抓计划制定,抓工作制定,抓总结,要求教师期中有小结,期末有总结,教务处把质量好的计划,小结、总结以及较典范的教案[2]、作业批改加以介绍推广,以便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学校各项工作开始走上正轨,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教师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学生夜以继日、卧薪尝胆、忘我攻读。丁振奎、陈承宝、赵炳发、吴传敦、张帆、谢瑞喜、季炳家、黄联辉、林宣贤、缪恩泽等毕业班教师带动学生奋力拼搏,鼎力争先,使学校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崭新面貌。中、高考成绩逐年提高。政治科高考成绩连续四年名列地区红榜;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科高考成绩连续三年名列地区红榜。一九八○年,中、高考录取人数达 27人,其中上大学本科就达7人,升学率在全县名列前茅

视频

福鼎第三中学 相关视频

福鼎三中1988届初三(2)班同学会
福鼎三中七六届同学聚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