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禄丰古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禄丰古猿
图片来自sohu

禄丰禄丰古猿学名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或禄丰古猿禄丰种,常称禄丰古猿,是禄丰古猿属下的同名种,生存于约800万年前的中新世

发现

禄丰古猿发现于云南省禄丰县城北9公里处的石灰坝村。1965年修筑成昆铁路时,石灰坝村东面的坡积物推去后暴露了大量含褐煤的堆积物,当地居民在挖煤时发现了动物化石。1975年,禄丰县文化馆王正举在庙山坡南的褐煤层中发现一枚古猿牙齿化石,随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禄丰县文化馆联合在1975年至1983年间进行了十次大型发掘[1]:19。1975年10月,彭春发现一个禄丰古猿的雄性下颌骨(PA548)[2]。1976年10月,郑良发现一个禄丰古猿的雌性下颌骨(PA580)。1978年12月16日,徐庆华、陆庆五等人发现了一具禄丰古猿的雄性颅骨(PA644),额、面部保存完好。1980年11月,发现一具雌性颅骨(PA677)。

到21世纪初,已发现5个较为完整的头骨、57件头骨和下颌骨残件、29 件上下齿列和600多枚牙齿以及肩胛骨锁骨桡骨股骨、跟骨、两节指骨等头后骨骼。此外发现有多种哺乳动物化石,称为“禄丰哺乳动物群”,计83属100种。

PA644是保存最完好的颅骨标本,因此被确定为禄丰古猿禄丰种的正型标本,也是雄性颅骨的典型标本<。PA677的保存较为完好,被作为禄丰古猿雌性颅骨的典型标本,以及禄丰古猿禄丰种的副型标本。禄丰发现的古猿颅骨化石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世界首次发现腊玛古猿完整的头骨化石[3],1979年被《朝日新闻》选入“1979年科学技术十大新闻”,1991年被《自然》期刊(352卷6331期)选做封面图片。禄丰县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之多,使其成为世界上古猿化石最丰富的地点[4]

禄丰古猿的发现地于1988年1月13日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记名称“腊玛古猿化石地点”,遗址的保护设施正在逐渐完善,未来将建设集文物保护、科学考察、科学普及、观光游览为一体的大遗址公园[5]

特征

体态特征

禄丰古猿的头骨纤细,骨面光滑,颅骨较薄,圆隆相对较高,颅的长度较短。面骨较窄,眶高、方形。枕骨大孔边缘较圆钝,为卵圆形,较小;枕骨较小,较突出;枕孔位置比猿类更靠前。上颌后缩,齿弓为卵圆形,内、外侧门齿大小悬殊。下颌骨较薄浅,单孔,孔口朝前。

眼眶间区域较宽,鼻根低平,鼻背硬骨部呈显著的塌鼻梁状,与上颌骨前面、颧骨眶面毗连成平而宽阔的中面部,软鼻部大体上与猩猩较相似。咬肌颊肌发达,脸颊部软组织非常丰厚强壮[6]。禄丰小型雄性猿类化石的上齿列有齿隙,而雌性不存在,雄性的犬齿更粗壮并且更高,牙齿齿冠的宽度也比雌性的大。

禄丰古猿能够直立行走,但是其伸展大腿的能力较弱,不能伸得太直,有一定的前屈和外展大腿的功能,能尚好地做出跨步的动作。由于其细调机能尚弱,因此步态笨拙,腿经常呈弯曲状,步幅明显较小。

生存环境

禄丰古猿时期,总体气候是温暖湿润的,其生存环境的气候类型大致为南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7],后期气候在持续的变凉、变干燥其生存环境存在茂密的热带、亚热带森林,边缘有空旷草原和灌木丛,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其。根据对孢粉推论研究的结果,禄丰古猿生存在森林边缘的杂木林带,由常绿和落叶的乔木灌木组成,树种有杨梅胡桃山核桃榛子冬青等。禄丰古猿的伴生动物有轭齿象、剑齿虎爪兽三趾马大唇犀豪猪河狸等,还有同属灵长目的池猿、中国兔猴。

禄丰古猿臼齿切割脊欠发育,说明其食物构成以果实为主[8]。禄丰古猿在食物构成上,质地软的树叶或浆果类比例高于元谋古猿

参考文献

  1. 吉学平; Terry Harrison; Denise Su; 薛顺荣. 云南古猿系统分类研究新进展. 《云南地质》. 2004, 23 (1): 17-29. doi:10.3969/j.issn.1004-1885.2004.01.002. 
  2. 徐庆华. 禄丰古猿发现纪实. 《化石》. 2015, (4): 5-8.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4.5. 
  4. 郑良. 禄丰古猿:人科最早的成员?. 《中国文化遗产》. 2008, (6): 68-72. 
  5. 丁家慧; 武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禄丰腊玛古猿化石地点文物保护设施建设已初见成效. www.lfbwg.cn. 禄丰县恐龙博物馆. 2018-03-05 [2-10-08-17]. 
  6. 陆庆五; 赵中义. 禄丰古猿雌性头像的复原. 《人类学学报》. 1988, (1): 9-16+101.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1988.01.002. 
  7. 陈万勇; 林玉芬; 于浅黎. 云南禄丰古猿生活时期的古气候初步研究. 《人类学学报》. 1986, (1): 79-88+111-112. doi:10.16359/j.cnki.cn11-1963/q.1986.01.006. 
  8. 赵凌霞. 禄丰古猿牙齿釉质发育不全的观察研究. 《人类学学报》. 2004, 23 (2): 111-118. doi:10.3969/j.issn.1000-3193.2004.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