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白林地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白林地菇
图片来自百科知识

白林地菇学名Agaricus silvicola[[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条目]]),俗称木蘑菇Wood Mushroom),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伞菌属。这种真菌味道美味,呈白色,且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地。

命名

以前Agaricus silvicola白林地蘑菇中,柄基部膨胀的个体曾经被归为Agaricus abruptibulbus(球基蘑菇),但是两者的柄样态都很多样,故如今已不用这个名字了。

白林地菇最早是由美国真菌学家Carlo Vittadini于1832年描述的。当时,维塔迪尼以为这种真菌是四孢蘑菇的变种,因此将之命名为四孢蘑菇白林变种。后来,查尔斯·霍顿·佩克于1873年将其学名改为现名[1]。其学名中的“silvicola”源自拉丁文,语意是林地生的(forest-inhabiting)[2]

特征

白林地菇的菌盖直径长5–10厘米(2.0–3.9英寸),呈凸面状,呈淡奶油色,但在碰伤时会变成黄赭色[3]。其菌柄高5–8厘米,厚1–1.5厘米,与菌盖的颜色相同,且—有著一个脆弱的菌环[4]。其菌褶起初呈淡粉灰色,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黑褐色。其子实层是自由下垂的[5]。其菌肉呈白色,在碰伤或切割后会变成黄赭色,并有著近似茴香的气味。其孢子印呈紫褐色。其担孢子的大小为5–6 x 3–4微米。

相似物种

  • 黄斑蘑菇Agaricus xanthoderma)外观大小都与白地林菇近似,但黄斑蘑菇柄的基部是黄色的(英文俗名yellow stainer )。
  • 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シロオオハラタケ 白大原茸)据说更扎实强健,较常出现在草地(英俗Horse mushroom )。有着一个形状类似齿轮的菌环,味道非常美味。[6]
  • 四孢蘑菇Agaricus campestris),通常比野蘑菇细小,菌褶在年轻时呈粉红色,味道非常美味。
  • 毒鹅膏Amanita phalloides),有著如同小裙的菌环,且是致命的。[7]
  • 依据蘑菇专家资讯,2016年由Kerrigan研究发现,以前在美国被分成A. arvensis田野蘑菇及A. fissuratus 两种的物种,其实都是Agaricus fissuratus(所以美国其实没有Agaricus arvensis田野蘑菇?)。正宗的Agaricus arvensis田野蘑菇偏白、较大、孢子较小。

分布及生长环境

白林地菇广泛地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并主要在落叶林针叶林中出现。[8]这种真菌主要在晚秋至冬出现,生长地为中海拔,林地环境。常以单独或一小群的形式出现。其相似种Agaricus arvensis田野蘑菇则偏好草地

可食性

白林地菇是一种美味的蘑菇,并且在欧洲经常被用作食材。[9] [10]但是,这种真菌在北美洲却可能引致过敏,尽管白林地菇的过敏案例非常罕见。

参考文献

  1. Agaricus silvicola MycoBank
  2. Agaricus silvicola,Wood Mushroom First Nature
  3. wood mushroom Agaricus silvicola
  4. Agaricus silvicola MushroomExpert
  5. Wood Mushroom Wild About Britain 2013.12.03
  6. Agaricus arvensis Mushroom Expert
  7. California Fungi-Agaricus silvicola mykoweb 2008.01.18
  8. wood mushroom wildfooduk 2017.10.18
  9. Agaricus sylvicola archive 2011.06.06
  10. Agaricus silvicola (Vittad.) Peck (1887) grzyby.pl 2008.01.18

Mushrooms by Roger Phillips - Pan Macmillan

The Mushroom Feast by Jane – Penguin

Mushrooms Demystified by David Arora - Ten Speed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