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林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白喉林莺
Lesser Whitethroat |
---|
![]() 图片来自flickr |
基本资料 |
学名 Sylvia curruca 目/科/属 雀形/莺/莺 迁徏状态 迷鸟 普遍性 体长/体重 11-13cm/8-12g |
白喉林莺,雌雄同型。虹膜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较淡。脚灰黑色。
- 成鸟:
- 眼先至耳羽黑褐色,有不完整的白眼圈。头上及枕灰色。
- 体背大致沙褐色,最外侧尾羽有白色楔状斑。
- 体下乳白,胸侧及胁皮黄色。
栖地&习性
从空旷的地带或森林,荒漠、疏树、草丛、林缘或农作区皆可适应。
单独或成群地在灌木间地面上觅食。活泼,常在灌木树林间飞跃。
繁殖
4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季节,欧洲中部比北部提前两个星期;每个季节一个育雏,两个育雏例外。一夫一妻制。[1]
保育
常见且普遍。
鸣声
发出沙哑“titi”或“滋滋”声。
外观相似性
漠地林莺羽色明显较淡且棕色浓,虹膜黄色。下嘴偏黄褐色,脚黄褐色。
沙白喉林莺体型较小,嘴也较小,羽色较淡些,耳羽较多褐色,最外侧尾羽几近白色。
分布
亚种和分布
- S. c. curruca (Linnaeus, 1758) – 欧洲(E来自S Fennoscandia,英国和N,C&SE法国)E到乌拉尔,S到N意大利,巴尔干,小亚细亚,黎凡特,高加索和西北和西南伊朗; 冬季主要分布在C&NE非洲,但也存在于中东。
- S. c. blythi Ticehurst & Whistler, 1933 – 乌拉尔E到Transbaikalia,S到N Altai,N蒙古和S西伯利亚的北方森林; 非育种可能在非洲东北部,中东和南亚。
- S. c. halimodendri Sushkin, 1904 – 哈萨克斯坦(从伏尔加河下游),东至蒙古W,南至里海东南部,E伊朗,西阿富汗,北天山和西北偏西(新疆北部); 冬季主要在阿拉伯,东南亚甚至非洲东北。
- S. c. minula A. O. Hume, 1873 – Small Whitethroat – 中国西南部的干草原(新疆塔里木盆地和西青海);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非繁殖。
- S. c. margelanica Stolzmann, 1898 – 中国从戈壁南下至罗布泊和[[柴达盆地],北上至宁夏(R黄河);范围可能还包括俄罗斯的阿尔泰和蒙古西北和东部。非繁殖范围假定为南亚。
- S. c. althaea A. O. Hume, 1878 – 哈萨克斯坦东南部(Karatau山)E至西南部和C天山,南部至喜马拉雅山西北部(克什米尔,拉达克),土库曼斯坦,东北部和东南部伊朗,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部。从伊朗南部(也可能是伊拉克和阿富汗南部)非育种到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北部,也可能是阿拉伯半岛南部。[2]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参考文献
- ↑ Lesser Whitethroat,hbw.com
- ↑ Lesser Whitethroat,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