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手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白內障手術 |
---|
|
白內障手術(英語:Cataract surgery)是一項眼科手術,目的為移除混濁的水晶體,並植入透明的人工晶體以作取代。白內障的可能原因包括年老退化、眼睛受外力創傷、藥物副作用(特別是長期使用類固醇)、以及長期暴露於紅外線和微波。第一症狀通常為對一般光線感到強烈的刺眼、夜晚視線昏暗、光源不足的地方,視線更加模糊。
目錄
認識白內障
白內障這個疾病和眼部的水晶體息息相關。水晶體是個非常特別的結構,把眼睛想像成一台照相機,水晶體就是相機的鏡頭,可以讓光線穿透,並且折射光線,讓光線匯聚在視網膜上對焦,形成清晰的影像。在眼球內瞳孔後方有一個透亮的水晶體,使光線集中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楚的影像,就好像照相機的鏡頭一樣。當水晶體變為混濁時,就如同相機鏡頭髒了、霧了一般,會阻擋光線通過而造成影像模糊,這就稱為"白內障"。
年輕的水晶體是高度透明的結構,有一定的彈性。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水晶體會開始逐漸老化,顏色從原本的晶瑩剔透到逐漸變黃,因此到達視網膜的光線也減少了。根據研究,60歲老人能到達視網膜的光線,只有20歲年輕人的三分之一,當然視力也不可能如年輕時一樣清晰了。[1]
成因
主要導致水晶體變化的原因,跟年齡有最大的關係,也是老化導致的白內障也是最常見的類型。雖然明確的致病機轉還沒確定,但一般確信和紫外光造成的光氧化有關,或許某些毒性或刺激物質也有角色。白內障是目前老年人視力模糊的最主要原因,所幸它不會引起永久的視力喪失,可以藉手術而重見光明的。早期的白內障常造成屈光度數變化,可藉著藥物或眼鏡改善症狀,當白內障嚴重影響個人工作或日常生活品質時,便是考慮白內障手術的時候了。
白內障症狀
最主要就是慢慢看不清楚東西(且無法用眼鏡清楚矯正) ,及所看的物體較暗或呈褐黃色。另外包括畏光(尤其大白天或晚上開車)、流淚、雙重或多重影像、對顏色明暗以及深淺的辨別能力降低、近視快速增加等造成生活上諸多的不便。
白內障手術通常是眼科醫生在門診進行而不需要住院。無論是在眼球表面(topical)、眼球周邊(peribulbar)或眼球後方(retrobulbar)施以局部麻醉, 病人頂多感覺到稍微不舒服或幾乎沒感覺。此手術有超過90%的成功率幫助患者恢復因白內障而受損的視力;其衍生出的手術後遺症機率十分低。
手術說明
值得注意的是視力不良原因並非只有白內障,必須在手術前詳細評估。目前的白內障手術可概括分為兩類,分別為白內障超聲乳化術及囊外白內障摘除手術。當日手術、高手術量、低侵入性、手術傷口小的白內障超聲乳化術以及快速的術後恢復已是世界共同的白內障手術標準流程。
白內障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
現今主流的白內障手術為「白內障超音波晶體乳化術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乃將原混濁之水晶體清除而換置一透明人工水晶體。在眼部正常狀況下,80-90%病人手術後可獲得良好視力改善。手術採局部麻醉施行,不需要住院。開完刀即可返家,隔日再返回門診拆紗布,讓醫師觀察傷口。局部麻醉者在手術進行中不可移動頭部、咳嗽、噴嚏、說話,要與醫生密切合作,手術才能順利完成。小孩、意識不清楚或無法合作之成年人,則須全身麻醉。
手術步驟
白內障手術步驟:
- 眼睛消毒過後,點局部麻藥。
- 進行超音波晶體乳化術,清除混濁之水晶體(白內障)。
- 植入一透明人工水晶體。
- 待人工水晶體完全展開後,關閉傷口,結束手術。
術後照顧
- 手術眼外加眼蓋,可防碰撞及壓力,使用4週左右,白天以防外傷,睡時以防不自覺抓傷患眼。眼蓋需每日清潔,以沸水煮15分鐘或是用酒精消毒。
- 手術後次日開始按醫師指示使用抗生素及類固醇眼藥,以防感染及減輕炎症反應,要學會正確之點眼藥技術。
- 手術後4週內禁止俯身洗頭、淋浴、防污水濺入眼內引起感染,並避免揉擦眼睛、彎腰、低頭、舉重、跌倒、重力工作、駕駛、劇烈運動等,以防增加眼內壓導致傷口裂開或出血,影響傷口癒合。
- 患眼發紅、怕光、輕度疼痛、異物感乃正常現象,可服用止痛劑減輕不適,如疼痛持續合併頭痛、噁心、嘔吐等應立即報告醫師。
- 手術後按醫囑繼續門診複查,待1~2月傷口完全癒合後再做屈光檢查,以決定是否要加配眼鏡,增加視力。
- 每日應遮蓋另一眼進行自我視力檢查。如果手術眼突然劇痛,過度紅腫或明顯之視力改變,應立即求診。
術後不適儘速就醫
手術眼有以下不適,應盡快返院檢查。
- 持續不斷的疼痛
- 分泌物增加
- 手術眼不慎遭撞擊或外傷時
- 突然視力模糊或減退
- 結膜(眼白處)突然發紅或有血水流出
手術類型
超音波小切口晶體乳化術
高科技儀器及手術新觀念將一個原子筆心大小的探頭穿入混濁的水晶體周圍的晶囊膜,使用超音波輕輕地是運用乳化混濁的水晶體變成細小的碎片,然後吸除乾淨的高科技眼科手術。切口小(2.0~3.5mm:視植入水晶體種類而定)、復原快速、可無須施打麻醉針、手術時間短手術過程極少痛、免住院、術後當日即拆紗布可正常使用眼睛。
飛秒雷射
有別以往手工製作切口,白內障飛秒雷射是以電腦程式操作飛秒雷射,全程無刀,同時輔以3D斷層掃描,除了能在術前精準定位,顯示囊袋位置、晶體硬化程度、角膜厚度,其即時影像還可同步監控手術狀況。
術後視力
手術後的視力仍取決於眼球本身的健康與否,當併有其他疾患時, 其效果將較差;有青光眼、葡萄膜炎、糖尿病、眼部外傷等病變者,往往也會增加手術的困難和容易發生不可預期的併發症。 另一般白內障手術屬於顯微手術雖有高成功率(95%以上)但有一定之困難度及風險,部分病患可能導致後囊破裂、續發性青光眼、晶體殘留、眼內出血、眼內發炎或角膜透明度降低等併發症,需進一步治療而極少數導致失明。[2]
飛秒雷射與傳統白內障手術之比較
項目 | 飛秒雷射 | 傳統白內障手術 |
---|---|---|
手術截口 | 透過『雷射』,精準製作微細切口。 | 使用『手術刀製作』,切口大小不一。 |
前囊製作 | 雷射製作囊袋,有如圓規畫圓,囊袋周圍平整,『有助人工水晶體置中擺放』。 | 手工製作囊袋,如同手動畫圓,隨醫師技術不同,而有所差異。 |
分解軟化晶核 | 先透過雷射精準切割分離晶核,再使用『微量』超音波乳化後再完整吸出。 | 整個過程都直接使用『高量』超音波擊碎硬化晶體後再完整吸出。 |
角膜散光處理 | 透過3D影像定位與電腦斷層掃描,讓角膜散光軸度確實對準。 | 採手術刀製作角膜散光軸,手術品質可能依醫師技術不同,有所差異。 |
即時影響定位與光學斷層掃描(OCT) | 電腦斷層即時監控系統,手術高安全 | 無,要依賴醫師的經驗。 |
參考資料
- ↑ 白內障是什麼?白內障手術如何選擇?醫師完整說明美的好朋友/醫療保養知識網
- ↑ 重見光明-—談白內障及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上明眼科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