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態農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態農業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 生態農業

外文名: ECO

特點: 高效、持續

原理: 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

生態農業簡稱ECO,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高效農業。它要求把發展糧食與多種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大田種植與林、牧、副、漁業,發展大農業與第二、三產業結合起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一。隨着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加速和交通快速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空間將得到進一步深化發展。[1]

發展歷程

生態農業,簡稱ECO,ECO是Eco-agriculture的縮寫,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因地制宜地設計、組裝、調整和管理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的系統工程體系。

生態農業是世界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

縱觀人類一萬年的農業發展史,大體上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一是原始農業,約7000年;二是傳統農業,約3000年;三是現代農業,至今約200年。

20世紀7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現代農業在給人們帶來高效的勞動生產率和豐富的物質產品的同時,也造成了生態危機:土壤侵蝕、化肥農藥用量上升、能源危機加劇、環境污染。

面對以上問題,各國開始探索農業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模式。生態農業便是世界各國的選擇,為農業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

生態農業是相對於石油農業提出的概念,是一個原則性的模式而不是嚴格的標準。而綠色食品所具備的條件是有嚴格標準的,包括: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準;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標準;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準。所以並不是生態農業產出的就是綠色食品

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複合系統,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它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又是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綜合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

生態農業是以生態學理論為主導,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以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和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因地制宜地規劃、組織和進行農業生產的一種農業。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作為"石油農業"的對立面而出現的概念,被認為是繼石油農業之後世界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主要是通過提高太陽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轉化率、廢棄物的再循環利用率等,促進物質在農業生態系統內部的循環利用和多次重複利用,以儘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儘可能多的產出,並獲得生產發展、能源再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相統一的綜合性效果,使農業生產處於良性循環中。

生態農業不同於一般農業,它不僅避免了石油農業的弊端,並發揮其優越性。通過適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農藥等,突破傳統農業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細作、施用有機肥、間作套種等優良傳統。它既是有機農業與無機農業相結合的綜合體,又是一個龐大的綜合系統工程和高效的、複雜的人工生態系統以及先進的農業生產體系。以生態經濟系統原理為指導建立起來的資源、環境、效率、效益兼顧的綜合性農業生產體系。中國的生態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和某些鄉鎮企業在內的多成分、多層次、多部門相結合的複合農業系統。20世紀70年代主要措施是實行糧、豆輪作,混種牧草,混合放牧,增施有機肥,採用生物防治,實行少免耕,減少化肥、農藥、機械的投入等;

80年代創造了許多具有明顯增產增收效益的生態農業模式,如稻田養魚、養萍,林糧、林果、林藥間作的主體農業模式,農、林、牧結合,糧、桑、漁結合,種、養、加結合等複合生態系統模式,雞糞餵豬、豬糞餵魚等有機廢物多級綜合利用的模式。生態農業的生產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重要前提,根據生物與環境相協調適應、物種優化組合、能量物質高效率運轉、輸入輸出平衡等原理,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信息的輸入組織生產。通過食物鏈網絡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充分發揮資源潛力和物種多樣性優勢,建立良性物質循環體系,促進農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因此,生態農業是一種知識密集型的現代農業體系,是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

生態農業最早於1924年在歐洲興起,20世紀30-40年代在瑞士英國日本等得到發展;60年代歐洲的許多農場轉向生態耕作,70年代末東南亞地區開始研究生態農業;至20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國均有了較大發展。建設生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已成為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共同選擇。

探索階段

生態農業最初只由個別生產者針對局部市場的需求而自發地生產某種產品,這些生產者組合成社團組織或協會。英國是最早進行有機農業試驗和生產的國家之一。自30年代初英國農學家A.霍華德提出有機農業概念並相應組織試驗和推廣以來,有機農業在英國得到了廣泛發展。在美國,替代農業的主要形式是有機農業,最早進行實踐的是羅代爾(J.I.Rodale),他於1942年創辦了第一家有機農場,並於1974年在擴大農場和過去研究的基礎上成立了羅代爾研究所,成為美國和世界上從事有機農業研究的著名研究所,羅代爾也成為美國有機農業的先驅。但當時的生態農業過分強調傳統農業,實行自我封閉式的生物循環生產模式,未能得到政府和廣大農民的支持,發展極為緩慢。

關注階段

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一些發達國家伴隨着工業的高速發展,由污染導致的環境惡化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歐、日一些國家和地區工業污染已直接危及人類的生命與健康。這些國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動,加強環境保護以拯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確保人類生活質量和經濟健康發展,從而掀起了以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為主的各種替代農業思潮。法國、德國、荷蘭等西歐發達國家也相繼開展了有機農業運動,並於1972年在法國成立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英國在1975年國際生物農業會議上,肯定了有機農業的優點,使有機農業在英國得到了廣泛的接受和發展。日本生態農業的提出,始於20世紀70年代,其重點是減少農田鹽鹼化,農業面源污染(農藥、化肥),提高農產品品質安全。菲律賓是東南亞地區開展生態農業建設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瑪雅(Maya)農場是一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典型,1980年,在瑪雅農場召開了國際會議,與會者對該生態農場給予高度評價。生態農業的發展在這時期引起了各國的廣泛關注,無論是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認為生態農業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發展階段

90年代後,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得到全球的共同響應,可持續農業的地位也得以確立,生態農業作為可持續農業發展的一種實踐模式和一支重要力量,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無論是在規模、速度還是在水平上都有了質的飛躍。如奧地利於1995年即實施了支持有機農業發展特別項目,國家提供專門資金鼓勵和幫助農場主向有機農業轉變。法國也於1997年制定並實施了"有機農業發展中期計劃"。日本農林水產省已推出"環保型農業" 發展計劃,2000年4月份推出了有機農業標準,於2001年4月正式執行。發展中國家也已開始綠色食品生產的研究和探索。一些國家為了加速發展生態農業,對進行生態農業系統轉換的農場主提供資金資助。美國一些州政府就是這樣做的:依阿華州規定,只有生態農場才有資格獲得"環境質量激勵項目";明尼蘇達州規定,有機農場用於資格認定的費用,州政府可補助2/3。這一時期,全球生態農業發生了質的變化,即由單一、分散、自發的民間活動轉向政府自覺倡導的全球性生產運動。各國大都制定了專門的政策鼓勵生態農業的發展。

特點

綜合性

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並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3]

多樣性

生態農業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高效性

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餘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持續性

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後勁。

發展背景

20世紀初以來,為了克服常規農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許多國家發展了多種農業方式以期替代常規農業,如"生態農業、生物農業、有機農業"等,其生產的食品稱為自然食品、有機食品和生態食品等。儘管叫法不同,但宗旨和目的均是指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按照農業生態系統內物種共生,物質循環,能量多層次利用的生態學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相結合,充分發揮地區資源優勢,依據經濟發展水平及"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原則,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全面規劃,合理組織農業生產,實現農業高產優質高效持續發展,達到生態和經濟兩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三個效益" 的統一。

簡單地說,生態農業吸收了傳統農業的精華,借鑑現代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以可持續發展為基本指導思想,實現農業經濟系統、農村社會系統、自然生態系統的同步優化,促進生態保護和農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發展措施

端正指導思想

調動並保護好農民的積極性,農民積極性的源泉在於農民的經濟利益。利益是"剛性"的,主宰着人們的經濟和政治行為利益推動是一般規律,對於農民群體而言尤其如此。弄清這個規律十分重要,深化農村改革,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推進生態農業的建設,須把保護和照顧農民的利益作為處理農村、農民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生態農業建設,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沒有農民群眾和社會公眾的參與是不可能的,就無可持續而言。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農村經濟滯後的原固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在於農民的行為只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要.而不是他人和社會的需要為前提,以更換手段、增值為目的的商品生產。農村廣大地區仍處於簡單的人與自然界之間的能量交換之中。只有當農民個體生產行為納入到社會化生產的範疇,進入市場經濟,個人的生存狀態和發展機會才能發生真正的質的變化。建設生態農業,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就必須樹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觀點。生態農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把農民從古老的、傳統的自然經濟的生產、生活方式中引導出來。

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

農業產業化主要包括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從宏觀上講,要使農村的非農產業不斷發展;農村的種植業、養殖業走上專業化,為商品化生產奠定基礎;農村經濟逐步走上工業化、現代化。從微觀而言,農村勞動力為主體的生產要素,從種植業大量流向非農產業;種植養殖的規模逐漸擴大,商品率不斷提高,使農民的勞動生產率和純收入不斷提高。在此條件下為科技紮根於農業、農村開闢了廣闊的道路,同時也為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創造了較好的環境。生態農業規劃專家談到:農業產業化是農業走上社會主義現代化不可逾越的一個過程,是生態農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份,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出發點和內容。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