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原图链接来自 马蜂窝 的图片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和定结县,总面积为33819平方公里。1988年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4年晋升为国家级[1]。是以保护极高山生态系统、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以及分布于其中的生物多样性为主,同时保护当地藏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等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里有著名的诸峰(珠峰、洛子峰、章子峰、卓奥友峰等)、珠峰大本营、五条沟(陈塘沟、嘎玛沟、绒辖沟、樟木沟、吉隆沟)。

截至2019年1月,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禁止个人和团队进入。西藏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珠峰保护区”)将继续有条件开放,依法合规的登山活动仍可进行,网传“珠峰景区永久关闭”消息不实。

历史沿革

  • 1988年3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宣布建立珠峰自然保护区。
  • 1989年8月8日,经日喀则地区行署批准在日喀则成立了珠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2001年,被纳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
  • 2018年2月8日,国务院同意调整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调整后保护区的面积、范围和功能分区等由环境保护部予以公布。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行政上属西藏日喀则地区行政公署的定日、吉隆、聂拉木、定结县所辖。保护区南起国界线,北至雅鲁藏布江(吉隆县境内)和藏南分水岭(定日县境内);东起拿当曲与哈曲分水岭、朋曲支流—雅鲁藏布江与吉布弄下游分水岭以及彭作浦曲与拉冬扎乌河分水岭为界,西抵阿姆嘎曲、翁布曲与桑卓曲、希呦得藏布分水岭。地理坐标为北纬27°48ˊ--29°19ˊ,东经84°27ˊ--88°之间。总面积33819平方公里。相对高度达7408米(1440米—8848米)。

地质

珠峰自然保护区全部处在喜马拉雅地层、地质构造区(该构造区南起恒河平原,北至雅鲁藏布江谷地,是青藏高原地质形成最新的地区)之中。除了分布于喜马拉雅主脊线以南的低喜马拉雅地台型沉积带和亚喜马拉雅西瓦里克第三系沉积带外,珠峰自然保护区自南至北依序分布着该区的另外三个沉积地质构造带;高喜马拉雅结晶岩带(才保护区,其北部大致以萨尔—扎—绒布寺—甲村—托冈一线为界),特提斯喜马拉雅南部沉积构造带(位于高喜马拉雅结晶岩带到藏南分水岭之间,珠峰自然保护区大部分位于此带)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北部沉积构造带(在保护区内仅见于吉隆强拉、马拉山以北的地区)。

地貌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形成了以高喜马拉雅山脉和藏南分水岭为骨架,以高原湖盆、宽谷为基底,并含有河流湖泊冰川冰缘、风沙等多种地貌类型的及其复杂的现代地表形态。喜马拉雅山脉的地貌形态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内最具特色,它自西向东横贯珠穆朗玛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南缘。位于保护区的喜马拉雅山脉,是整个山脉的最高部分,该山脉11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中就有5座分布于保护区;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埃佛勒斯,8848米),世界第四高峰—洛子(8516米),世界第五高峰—马卡鲁(8463米),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8201米),世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8012米);故该段山脉亦称高喜马拉雅。

气候

保护区大部分位于珠峰北坡,地面海拔大多在4000到5000米,属于温凉半干旱的大陆性高原气候,仅在南部的樟木、陈塘等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气候较湿热。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年均气温在2.1℃,年均≥0℃的积温在1000--1500℃,极端最高气温24.8℃,极端最低气温-46.4℃,无霜期100—120天;年日照时数达3323小时,日照百分率达75.3%;年均降水量270.5毫米,年均总蒸发量2479.5毫米,蒸发量远高于降水量,且降水多集中于7—9月;雨热同季。

水文

保护区的河流以朋曲河的干、支流为主,此外还有绒辖曲、波曲、吉隆藏布、斗嘎尔河等四条较大的沟谷河流。这五条河流均为外流河,属恒河水系。保护区的湖泊以佩枯错为首,其面积达300平方公里,此外还有星罗棋布的高原小湖泊。在保护区的诸多山峰中发育着许多规模巨大的大陆性冰川,这些冰川是保护区内河流、湖泊的源泉。

视频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相关视频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珠穆朗玛峰全景,很壮观很震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