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珙县龙属

珙县龙属
图片来自dinosaurpictures

珙县龙属学名Gongxianosaurus)是蜥脚下目的一恐龙,生活于侏罗纪早期的中国。它的化石在中国四川省珙县石碑乡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中发现。

模式种石碑珙县龙G. shibeiensis),属名及种小名都以其发现地为名。珙县龙体长可达14米,是四足的草食性恐龙。[1]

目录

发现历史

在1997年,周凤云等人在中国四川省珙县石碑乡进行地质研究时,在自流井组东岳庙段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化石。这些化石分别是属于五个个体,它们被推论是蜥脚下目兽脚亚目恐龙。

化石

珙县龙的化石是三个完整或部份的骨骼,包括有2个右前上颌骨、接近完整的左右下颌、50多颗牙齿、关节脱落的颈椎背椎荐椎尾椎、完整的肩带、骨盆、后肢及后脚掌,并一些分散的肋骨胸骨

分类

由于珙县龙的牙齿较大及呈匙形、前肢长度是后肢的70-75%、趾骨粗短及爪骨粗壮,这些都是蜥脚下目恐龙共有的一些特征,加上它的身长约14公尺,又较原蜥脚下目为大,所以珙县龙被认为是属于蜥脚下目。不过,珙县龙亦有一些很像基础蜥脚形亚目的特征:前上颌骨有后突、脊椎没有网状构造及侧腔、有腹部肋骨等。

综合来说,珙县龙被认为是介乎基础蜥脚形亚目及蜥脚下目的过渡性物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