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特色小吃

鸡仔饼广东广州地区汉族传统饼类名小吃,原名“小凤饼”,清代咸丰年间广州西关姓伍的富家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工所创制。 鸡仔饼是广东四大名饼之一。

仅是外形,就让人一见钟情:娇小的身段,椭圆形略似美女的鹅蛋脸,在几乎清一色正圆形的饼饵群体中显出另类美。皮薄馅少的,吃起来比较脆;皮厚馅丰的,酷似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笔下正在俯首觅食的小鸡,外脆内软,很有嚼头。咬一口,只听“咯咯”作响,浓香像一股决堤的洪水奔涌而出,再咬几口,恍若引爆了一个香料库,复合香气从馅里迸射四溅,浓得化不开,直至进入了深度咀嚼阶段,才逐渐分辨出蒜茸的辛香、南乳的鲜香、芝麻的油香、肥肉的甘香……鸡仔饼的最大特点是耐人寻味。它有深度,越嚼味越好,吃完后隐藏在牙缝里、舌底下、嘴角边的美味余香仍在不断辐射,久久萦绕;它也有广度,主食与副食、荤食与素食,主料、辅料、佐料、调料集于一身,融于一炉,《水浒》的“五味瓶”之喻用于鸡仔饼,显得单调乏味,鸡仔饼不啻是一桌微缩的盛宴!因此,它宜佐茶、佐酒甚至佐膳,这样的多面手,在饼饵一族中堪称出类拔萃,令人青睐有加。[1]

目录

历史文化

广式糯米鸡是广东的汉族特色点心的一种,制法是在糯米里面放入鸡肉、叉烧肉、咸蛋黄、冬菇等馅料。然后以荷叶包实放到蒸具蒸熟。

小凤是伍紫垣的婢女,是顺德人。据说在清朝咸丰五年(1855年)初秋某日,主人伍紫垣接待外地客人,碰巧主厨不在,便吩咐小凤做一款广东点心给客人食用,而家里一时亦无准备煮食材料,便到成珠楼把常年储存的惠州梅菜连同五仁饼馅(当时正直月饼季节)搓烂,加上用糖腌过的肥猪肉,再加上精盐、香料等拌和,用饼皮包裹,捏成丸形,稍为压扁,放入炉用慢火烤烘至脆,取出待客。客人品尝后深觉甘、香、酥、甜、咸兼有,咸中带甜,味道独特因而大加赞赏并问此饼何名。由于此饼是小凤巧制,主人便随口说是“小凤饼”。“小凤饼”被认为是梁氏的祖传,而“小凤”一名来自于其酷似小鸡的外形。在后来成珠楼将“小鸡”注册为“小凤饼”的商标时,其意在附和将“鸡”雅称作“凤”的民间习俗。小凤饼成为名饼是在半个世纪之后。成珠茶楼当时因中秋月饼滞销,制饼师傅突然想到把制月饼的原料按小凤饼的方法制作。鸡仔饼用料不下十种,糖的重量占了三成,加上少量精盐、胡椒粉和五香粉,又掺和冰肉(肥猪肉)和榄仁,使饼身脆化,咸中带甜,可茶可酒,受到顾客的一致好评。就这样,新品种的“成珠小凤饼”诞生了。

历史文化

相传糯米鸡起源是解放前广州的夜市,最初是以碗盖着蒸熟而成,后来为小贩为方便肩挑出售,改为以荷叶包裹。古代糯米鸡以糯米、瑶柱、虾干粒,或去骨的鸡翅等作馅料精制而成。传统的糯米鸡的份量较大,足有三四两米,吃一个糯米鸡已差不多是半顿饭量。因此,1980年代起的广东酒楼推出材料相同,而体积小一半的“珍珠鸡”,深受顾客喜爱。 另一种和糯米鸡相似的点心是荷叶饭。两者外形相似,但荷叶饭用的是粘米,而糯米鸡用的是糯米制成。

糯米鸡做法

糯米加糖、盐、酱油、猪油、麻油、鸡精等作主料,鸡块、瘦猪肉、笋丝、冬菇、虾仁叉烧鸡蛋、等作馅料;干荷叶在沸水中浸软后沥干水,抹上少量油。主、馅料分别制好,用荷叶包裹猛火蒸约15分钟即可进食。荷香扑鼻、味鲜可口。

肠粉

肠粉又叫布拉蒸肠粉,是一种米制品,亦称布拉肠、拉粉、卷粉,【不同于猪肠粉(形似猪肠)】 ,因为早市销量大,多数店家又供不应求,人们常常是排队候吃,因此又被戏称为“抢粉”。出品时以“白如雪,薄如纸,油光闪亮,香滑可口”著称。

  1. 在广东,肠粉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街坊美食,它价廉、美味,老少咸宜,妇孺皆知,从不起眼的食肆茶市,到五星级的高级酒店,几乎都有供应。 广东肠粉主要流派有两种:一种是布拉肠,另一种是抽屉式肠粉,由于使用肠粉的制作工具不同,所以导致做出的肠粉都不相同,布拉肠粉是以品尝馅料为主(肠粉浆大部分是使用粘米粉再添加澄面,粟粉和生粉),而抽屉式肠粉(肠粉浆是使用纯米浆做成)主要品尝肠粉粉质和酱汁调料!现在肠粉是广州茶楼、酒家早茶夜市的必备之品。
  2. 潮汕地区的肠粉与广州地区的肠粉制作方式相同,但是由于配料不同,因而口味也有较大的地区差异。布拉肠粉是将米浆置于布上蒸成,又叫布拉蒸肠粉。广州经营布拉肠粉比较著名的店家有银记、大可以等。抽屉式肠粉主要是做早餐肠粉为主,其中粤西地区最出名的是“都城肠粉”,在肇庆,云浮一带久负盛名。
  3. 香港,肠粉亦是传统粥店中早餐常见的食品。通常早餐吃的肠粉是在表面加入虾米的斋肠;亦有炸两滑肠粉,是在肠粉内包上油条。以往经常由流动小贩在街角出售斋肠,近年已大部份转为铺位经营,一般会将肠粉切断,吃时再加入芝麻、甜酱及辣酱调味。
  4. 注意,猪肠粉与肠肠粉粉并非同一类食物,但某些食客会将之混淆。猪肠粉虽然同是米浆制作,但是却与肠粉不同,味淡的猪肠粉并无馅料,是由米浆卷成卷状然后切粒,每粒的横切面有如树木的年轮般成不规则的圈状,配以不同风味的酱油而成。

历史文化

有人说“最早是抗日战争时期由泮塘荷仙馆创制。”又有人说“肠粉起源于广州,早在清代末期,广州街头上就已经听到卖肠粉的叫卖声”。也有传说是乾隆皇帝游江南那会儿,受了吃客大臣纪晓岚的蛊惑,专门拐去粤西吃肠粉。当吃到这种“够爽、够嫩、够滑”的东西时,乾隆赞不绝口,并乘兴说:这米粉有点像猪肠子。肠粉在广东是最为普遍的早餐粉粉嫩嫩、晶莹剔透的感觉实在美不可言!看起来粉皮白如雪花、薄如蝉翼、晶莹剔透,吃起来鲜香满口、细腻爽滑、还有一点点韧劲让人一吃难忘,越吃越爱吃。[2]

干蒸烧卖

干蒸烧卖是广东小吃,广式饮茶中的干蒸烧卖是茶市必点的人气点心之一。在20世纪30年代,干蒸烧卖已风靡广东各地,近20年来,又传遍广西的大中城市,成为岭南茶楼、酒家茶市必备之品。 干蒸烧卖是用半肥瘦猪肉、虾仁、云吞皮和鸡蛋为主要原料,以生抽、白糖、盐、鸡粉、胡椒粉、生粉、料酒为配料加工制作而成的。许多人一提到广式饮茶就马上会想起虾饺、烧卖。干蒸烧卖用薄面皮裹半露的肉馅料蒸熟,色鲜味美,质地爽润,爽口不腻。

历史文化

干蒸烧卖源起元代大都,一说内蒙古,现在中国内蒙古、北京、山西、广东、山东、江浙等地均有分布。在20世纪30年代,干蒸烧卖已风靡广东各地,近20年来,又传遍广西的大中城市,成为岭南茶楼、酒家茶市必备之品。

干蒸做法

干蒸烧卖有猪肉干蒸烧卖和牛肉烧卖两种。其中牛肉烧卖的历史有七八十年之久。牛肉烧卖的制作方法是:取牛肉去掉筋络,用刀剁碎后配以肥猪肉粒、姜汁、酒等拌匀,挞至起胶,挤成一个个丸子上碟。每碟两粒,放进蒸笼里蒸熟。现在,有配以马蹄粒、笋粒等爽口配料,使其更加鲜香爽口,肥美不膻。现在广州也有的高档茶楼在烧卖里面用上鲜虾肉,这种新式的烧卖做法,味道极其鲜美,口感爽滑!所以,在广州喝早茶的时候,记得叫上一笼的干蒸烧卖,品尝一下这历史悠久的美味。

粉果

粉果是广东省广州地区汉族传统名点。其皮与形状较虾饺略大而不一定是半月形,馅却有虾肉、鲜猪肉、叉烧、笋肉、冬菇等,放风味与虾饺不同;与虾饺另一异点是,粉果可以隔水蒸,也可以用油半煎炸,为煎粉果。 粉果又称“娥姐粉果”,相传粉果的创制人是抗战前一名叫“娥姐”的女佣,因粉果别具风味而被“茶香室”的老板看中,特聘娥姐到茶室主持制作,并以娥姐命名此点心。

粉果创制已有半个多世纪。粉果以澄面、生粉、水、猪油、精盐拌匀搓皮,以叉烧、瘦肉、冬菇、笋、鲜虾配以生抽、白糖、味粉、牦油等调味品为馅料,经精心包制而成。其特点是清香、肉鲜皮脆、味道鲜美。粉果的包制,要求满而不实,形似榄核,摇有响声。馅料要细。由于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故深受食家的喜爱。

濑粉

濑粉的确是令不少广州人因回味而垂涎的传统小食——软软的粉条,煮得半烂;绸绵的米浆;丰富的配料:肉末、虾米、冬菇粒、香脆的猪肉渣粒、拌有青椒粒炒成的萝卜粒子——粉条的软滑、配料的嚼头、萝卜粒的爽进冷水里“过辣、醒胃——当年几分一角的美味早餐,而今在广州却难得一见。就算找得到,功夫和食味都大不如前,只会招来一次又一次的扫兴。 环市东淘金路和宜安广场一带,历来给人的感觉都是新派食肆快餐店的聚集地,可偏偏在此,竟然能吃到最为传统食味的濑粉。1元5角一大碗,经营时间,早上九点以前。档主琼姐,曾是广州一间有名食府的洗碗阿姐,为人和善,人缘好,可能是近厨之故,当自己做老板时,得到名厨的点拨,做出来的濑粉果然不同。

制作方法

  1. 选用优质东北大米,用水将其浸泡10分钟,加入适量的水将米蒸成饭。
  2. 等蒸好的米饭冷却后放进容器中耐心捶打,打成糊状。
  3. 准备一个大锅烧水,水要保持65-70度(虾眼水)。一盆冷水(常温即可)。
  4. 将打好糊装进成型器中(大型超市可以买到,尽量选用20眼以上,眼口2.5-3MM),在热水上来回挤压,濑粉便可成型(5分钟内要完成,泡太久热水濑粉会断成一小小节)。5、将成型的濑粉捞起,放冷河”,捞起即可。

及弟粥

及第粥,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名吃,一种粤式粥点。猪内脏又称“杂底”,美化为“及第”,成为卖点。十分鲜味可口。 如今,在广州吃及第粥依然是时尚。在西关当数伍湛记的及第粥最为有名。据说,伍湛记及第粥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创始人为顺德人伍湛。他在文昌南路横街开了一家父子店。由于当时广州四大著名酒家之一的“文园”酒家就坐落在文昌横街,伍湛记恰恰就在街口,去“文园”酒家的食客经过伍湛记的时候,都被香气扑鼻的及第粥所吸引,纷纷进去一品味道。伍湛记的及第粥色香味独具,食客趋之若鹜。十分有趣的是莘莘学子吃及第粥,高考前后更是络绎不绝,多为讨个吉利。还有为数不少的父母买及第粥拿回家中给子女吃,充满着无限爱心,寄托着“望子成龙”之意。

历史文化

  1. 由来版本甚多。一说“及第”一名与明代广东才子伦文叙有关,相传伦氏幼时家中甚贫,以卖菜为生。隔壁粥贩怜其幼,惜其才,每天中午以买菜为名,着伦文叙送一担菜至粥贩家,送完菜后,粥贩便以猪肉丸、猪粉肠、猪肝生滚的白粥招待之,权当午餐。后来伦氏高中,心念粥贩赠粥之恩,重回故地食了一碗当年老板给他熬的那种粥。由于此粥无名,伦氏为其题名“及第”,并书一匾。“及第粥”之名,便由之传遍广州。
  2. 第二种说法则与晚清时一肉贩有关。相传此肉贩目不识丁,为记账方便,向家附近的塾师学了“猪肉”“猪肝” “猪粉肠”几个字。后来开科,有人撺掇肉贩去应试,说功名全靠祖上积德。肉贩信以为真,跑去应试,在考卷上写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个字便把卷子上缴。恰巧应届考官是那当年教他这几字的塾师。塾师心中好笑,心想不如让他欢喜一场,便为肉贩另作一篇文章上交。其后肉贩高中,塾师却开始后悔,担心肉贩再来混帐,于是吩咐下一科的考官,若见有人只在考卷上写了“猪肉”“猪肝”“猪粉肠”几字,便把卷子作废。岂料下科考官见考卷之后,想起前科同僚之嘱,心想这之中莫不是有什么玄机,自己也乐得卖个人情,于是便又另作一篇,让肉贩再次中举。后来肉贩上京赴考进士,沿途贪恋风光,不意竟迟到吃了闭门羹。目瞪口呆之际,一王爷经过,遗下一个灯笼。肉贩捡起灯笼,又溜达到试场门口,门卫一看是王爷家的灯笼,心想这人非同小可,赶忙迎进。肉贩把灯笼架于桌边,又是如此这般在考卷上写了七个大字,交卷。看到王府灯笼的考官忙战战兢兢地代作一篇呈上,肉贩又高中。后来有人问肉贩靠什么高中,肉贩答曰:“猪肉、猪肝、猪粉肠。”因此,后人便把用这三种材料熬的粥叫“及第粥”。[3]
  3. 第三种说法则说清朝时,广东林召棠中状元回乡(今广东湛江市吴川市吴阳镇)拜祖,他每天都喜欢用猪肝、猪腰子和猪肚子煮粥而食。有一天,一位退居广州的御史前来探访林召棠,刚巧林状元正在吃粥,连忙招呼老御史同吃。御史嗅到一股诱人的香味,便问他吃的是什么粥。林状元知道老御史常常盼望他儿子能科场高中,因此指着那粥恭敬地回答:及第粥。老御史闻之满心喜欢,也不客气,便与状元同食。粥白如凝脂,鲜香无比,味道很美。 在科举取仕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林召棠便用猪肝、猪腰子、猪肚子三种猪内脏比作三及第。御史吃过及第粥后,回到家里便命厨人依法炮制,精心熬制及第粥给儿子吃。他的儿子果然高中状元。老御史大喜过望,逢人便讲及第粥的好处。因此,及第粥便广为流传开来。
  4. 第四种说法比较接近生活实际。在猪肉行当和饮食行业中,广东人把猪的肠脏称之为“下水”,但在菜谱上不宜直书此诨号。为了提高“下水”的地位,美食家便给它一个雅号,名曰“及第”。其后,粥粉店也把猪内脏烹调的粥品,由“猪杂粥”易名为“及第粥”,又称“三元及第粥”。

广州西关是老广州的城市中心,自唐代以来就是外埠商人集居地,商品的集散地,商业贸易相当活跃,各地饮食风尚和烹饪方法促进了西关饮食业的发展。文献记载:“广州西关,肉林酒海,无寒暑,无昼夜。”在这里产生了一大批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其中“及第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及第粥做法

用猪瘦肉丸、猪肝片、猪粉肠加入粥中煮熟而成。色白鲜明,糜水交融,味鲜香厚。讲究粥底绵滑,白米粥熬到米粒全化。客人点时,舀入小锅烧滚,加猪心、猪肝和猪粉肠,滚熟后盛碗,撒花生米,切碎油条,伴小碟鸡蛋散上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