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奧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港珠奧大橋(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是中國境內一座連接中國香港、廣東珠海和中國澳門的橋隧工程,位於中國廣東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內,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1]南環段。因其超大的建築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以及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是世界上總體跨度最長的跨海大橋。
簡介
港珠澳大橋東起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橫跨南海伶仃洋水域接珠海和澳門人工島,止於珠海洪灣立交。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包含22.9千米的橋樑工程和6.7千米的海底隧道,隧道由東、西兩個人工島連接;橋墩224座,橋塔7座;橋樑寬度33.1米,沉管隧道長度5664米、寬度28.5米、淨高5.1米;橋面最大縱坡3%,橋面橫坡2.5%內、隧道路面橫坡1.5%內;橋面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Ⅰ級,橋面總鋪裝面積70萬平方米;通航橋隧滿足近期10萬噸、遠期30萬噸油輪通行。看建築規模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2017年7月7日實現主體工程全線貫通。2018年2月6日完成主體工程驗收;同年10月24日上午9時開通運營。2023年4月28日9時37分,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合龍,這也意味着項目橋樑工程實現全線合龍。
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2]」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20年,總投資約1200億元人民幣。大橋於2003年8月啟動前期工作,2009年12月開工建設,籌備和建設前後歷時達十五年,於2018年10月開通營運。
大橋主體工程由粵、港、澳三方政府共同組建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建設、運營、管理和維護,三地口岸及連接線由各自政府分別建設和運營。主體工程實行橋、島、隧組合,總長約29.6公里,穿越伶仃航道和銅鼓西航道段約6.7公里為隧道,東、西兩端各設置一個海中人工島(藍海豚島和白海豚島),猶如「伶仃雙貝」熠熠生輝;其餘路段約22.9公里為橋樑,分別設有寓意三地同心的「中國結」青州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海豚塔」江海橋,以及揚帆起航的「風帆塔」九洲橋三座通航斜拉橋。
珠澳口岸人工島總面積208.87公頃,分為三個區域,分別為珠海公路口岸管理區107.33公頃、澳門口岸管理區71.61公頃、大橋管理區29.93公頃,口岸由各自獨立管轄。13.4公里的珠海連接線銜接珠海公路口岸與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月環至南屏支線延長線,將大橋納入國家高速公路網絡;澳門連接線從澳門口岸以橋樑方式接入澳門填海新區。
總體布置
港珠澳大橋營運設施總體布置如下:
1、管理養護中心:位於珠海市香洲區南屏鎮橫龍路,設有綜合辦公樓、數據災備中心、路政服務窗口、宿舍、多功能禮堂等房建設施;具備辦公作息、調度指揮及路政管理等功能,是大橋主體工程的控制樞紐。
2、大橋管理區:位於珠澳口岸人工島,設置有收費站、收費及養護辦公樓、救援樓、備品備件倉庫及養護基地等;具備收費、養護、救援等管理功能。
3、西人工島:具備監控、養護、救援及政府部門(消防、邊檢、海關、交警、邊防等部門)聯勤辦公等管理功能;以實現營運管理功能為主,不對外開放。
4、東人工島:首層具備養護、救援、路政及政府聯勤辦公等管理功能,二至四層為預留商業開發;東人工島後續將根據三地政策的放開,適時啟動對外旅遊觀光及市場開放的功能。
上橋指引
港珠澳大橋香港連接線西接東人工島,東經香港國際機場與香港口岸相連。香港居民或旅客可選擇各種本地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專營巴士、專線小巴、的士及非專營巴士)經屯門至赤鱲角連接線,前往香港口岸,辦理入境手續後乘搭口岸穿梭巴士,經港珠澳大橋抵達珠海或澳門口岸。此外,旅客也可使用跨境巴士、跨境出租車或跨境私家車從香港經大橋直接前往珠海、澳門。
項目背景
20世紀80年代以來,香港、澳門與內地之間的運輸通道、特別是香港與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東岸地區的陸路運輸通道建設取得了明顯進展,有力地保障和推進了香港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的互動發展,但是香港與珠江西岸的交通聯繫卻一直比較薄弱。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香港特區政府為振興香港經濟,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認為有必要儘快建設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跨海陸路通道,以充分發揮香港、澳門的優勢,並於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橋的建議。1
2003年7月,內地與香港有關方面共同委託研究機構完成了《香港與珠江西岸交通聯繫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修建港珠澳大橋連通三地具有重大的政治及經濟意義,需要儘早安排建設。
2003年8月,國務院批准開展了港珠澳大橋項目前期工作,並同意成立由香港特區政府作為召集人,粵港澳三方組成的「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全面啟動港珠澳大橋各項建設前期工作。為進一步加快港珠澳大橋項目前期工作,200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了由國家發改委牽頭的「港珠澳大橋專責小組」,負責項目前期工作中重大問題的協調。
六年多來,在中央的高度關注和支持下,以及「專責小組」和「前期工作協調小組」的推動下,粵港澳三地協作配合,確定了大橋兩端的登陸點、跨珠江的主要線位和技術方案、口岸設立模式和大橋融資方案等重大問題,保障了項目前期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項目建設意義及必要性
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的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關鍵性工程,將形成連接珠江東西兩岸新的公路運輸通道。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依託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在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帶動作用和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珠江三角洲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珠江兩岸發展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珠江西岸經濟發展明顯滯後於東岸,與香港交通聯繫不便是影響珠江西岸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受珠江阻隔,珠江西岸與香港之間的陸路需繞行虎門大橋,水路交通受天氣影響較大且運行時間較長,現有交通基礎設施難以滿足珠江兩岸經濟社會發展和交通運輸的需要。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國際經濟、金融、商業、貿易和航運中心,對周邊地區既發揮重要的輻射和聚集作用,同時又依託周邊地區的豐富資源。改革開放以來,香港與珠江東岸地區經濟聯繫日趨緊密,香港經濟保持持續繁榮,珠江東岸地區率先建立起開放型經濟體系,成為我國外向度最高的經濟區域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澳門以旅遊和金融保險為支柱產業,澳門和香港之間長期以來形成的產業分工和社會格局,使得兩地的經濟社會聯繫十分緊密。儘快構建港珠澳交通大通道,增強香港及珠江東岸地區經濟輻射帶動作用,充分挖掘珠江西岸發展潛力,便捷港澳及珠江兩岸之間的交通聯繫,已成為三地共同的願望。
綜上,為完善國家和粵港澳三地的綜合運輸體系和高速公路網絡,密切珠江西岸地區與香港地區的經濟社會聯繫,改善珠江西岸地區的投資環境,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布局優化,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保持港澳地區的持續繁榮和穩定,促進珠江兩岸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建設港珠澳大橋是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三、工程概況及主要內容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根據達成的共識,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粵港分界線至珠海和澳門口岸段,下同)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建設;三地口岸和連接線由三地各自建設。
工程路線起自香港國際機場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島,向西接珠海/澳門口岸人工島、珠海連接線,止於珠海洪灣,總長約55公里(其中珠澳口岸到香港口岸約41.6公里)。其中,粵港澳三地共同建設的主體工程長約29.6公里,由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建設和運營管理。主體工程採用橋島隧結合方案,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銅鼓航道段約6.7公里採用隧道方案,其餘路段約22.9公里採用橋樑方案。為實現橋隧轉換和設置通風井,主體工程隧道兩端各設置一個海中人工島,東人工島東邊緣距粵港分界線約150米,西人工島東邊緣距伶仃西航道約1800米,兩人工島最近邊緣間距約5250米。
海中橋隧主體工程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採用100公里/小時,橋樑總寬33.1米,隧道寬度採用2×14.25米、淨高採用5.1米。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採用公路-Ⅰ級,同時應滿足香港《Structure Design Manual for Highways and Railways》中規定的活載要求,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120年。其他技術標準應符合原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中的規定。通航標準按交通運輸部《關於港珠澳大橋通航淨空尺度和技術要求的批覆》(交水發[2008]97號)執行。
口岸採用「三地三檢」模式分別由各方建設、各自獨立管轄,香港口岸區設置在香港境內;內地(珠海)口岸和澳門口岸在澳門明珠點附近內地水域填海同島設置。內地(珠海)口岸和澳門口岸人工島填海總面積約208.87公頃,分為四個主要區域,包括: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管理區、珠海連接線銜接區、珠海口岸管理區以及澳門口岸管理區。
珠海連接線起自珠海口岸人工島,經灣仔、珠海保稅區北,止於珠海洪灣,接擬建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環線高速公路珠海南屏至洪灣段,全長約13.4公里,採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32米,橋樑總寬31.5米,隧道寬度2×14米。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採用公路-Ⅰ級,其他技術指標應符合原交通部頒發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中的規定。
四、海中橋隧主體工程的資金籌措
三方共建的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估算投資約480億元。項目資本金為人民幣204.18億元。資本金以外部分建設資金由項目法人(即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根據內地適用法律通過銀行貸款解決。
參考文獻
- ↑ 看歷史漲知識!高速公路知多少?,搜狐,2021-04-20
- ↑ 新時代「一國兩制」的偉大實踐,搜狐,2022-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