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哺乳動物
海洋哺乳動物(又稱海獸)是指一些長時間在海裡面生活或需要靠海洋中的資源為生的哺乳動物,包括海牛、儒艮、北極熊、海獺、海豹、海獅、海象、鯨魚、海豚等。海洋哺乳動物不是生物中的分類單元或是系統分組,比較像是因為趨同演化形成的多系群,沒有直接也屬于海洋哺乳動物的共同起源。海洋哺乳動物的特點是依靠海洋環境生存,當中有部分的動物是需要間歇性的到陸地上休息或繁殖,有部分則不需要。
海洋哺乳動物中,對水生生活形態的適應程度各有不同。像鯨目動物及海牛是完全水生的,只能在水中生存。海豹及海獅大部分的時間生活在水中,但是交配、養育後代都還是會到陸地上。海獺及北極熊比較是在陸地生活為主。其食物也有相當的差異,有些是吃浮遊動物、其他的則吃魚、魷魚,貝類,海草,也有些會吃其他的哺乳動物。海洋哺乳動物的數量比陸地上的哺乳動物要少很多,但在生態系中有許多不同的角色,包括其捕獵其他生物,維持生態系平衡在內,在維持海洋生態系中有重要的功用。但因為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有23%的海洋哺乳動物物種目前已受到威脅,因此這種情形對海洋生態系有負面影響。
目錄
分類
包括鯨目、海牛目和鰭腳目。
①鯨目。全水棲,形似魚;長可達30多米;皮膚裸露,僅吻部有少許剛毛,皮下脂肪肥厚;前肢鰭狀,後肢退化,尾肢為游泳器官;眼小,視力差,覓食和避敵主要靠回聲定位[1];頭頂有鼻孔1~2個;有肺2葉,營呼吸作用;無外耳殼,外聽道細小,但感覺靈敏,且能感受超聲波;乳房一對;胚胎時期都有齒,但鬚鯨類的齒在出生時變為須,齒鯨類終生有齒。分3個亞目,已知90餘種。
②海牛目。全水棲,紡錘形;皮厚,毛稀疏;頸短,有縊紋,頸椎互相分離;前肢鰭狀,後肢缺失,僅保留腰帶骨;無背鰭,尾鰭寬大扁平;臼齒咀嚼面平坦;胃多室,腸長,植食性,主食海藻;行動緩慢,好群居。分3科,其中大海牛科已於18世紀滅種,仍保存海牛科和儒艮科共4種。
③鰭腳目。半水棲,似陸獸;密被短毛;頭圓,頸短;四肢呈鰭狀,前肢保持平衡,後肢為主要游泳器官;趾間有蹼;鼻和耳孔均有活動瓣膜,潛水時都關閉;口大,周圍有大量觸毛,有不同型牙齒;聽、視、嗅覺都靈敏,具水下聲通訊和回聲定位能力。
分布及棲地
海洋哺乳動物分布在地球的各地,不過其分布並不平均,和海洋的生產力分布恰好重合。物種最多的地方是在南緯及北緯40°附近。這對應海洋>初級生產最多的地方,在北美洲及南美洲、非洲、亞洲及澳大利亞周圍。物種範圍依各物種而不同。平均來說,海洋哺乳動物的物種範圍大約小於五分之一個印度洋。範圍大小的差異是各物種生態需求的不同,以及其適應不同環境能力的差異。海洋哺乳動物高度豐度的地區也恰好是人類對環境影響最顯著的地區,這也是科學家關注的議題之一[2]。
大部分海洋哺乳動物(例如海豹和海獺)生活在海岸。不過海豹的陸地棲息區也不小,包括大陸及島嶼。在溫帶和熱帶地區,海豹可以離水生活,住在沙灘、卵石海灘、岩岸、沙洲、泥灘、潮池及海蝕洞內。有些海豹也許住在人造的設施內,例如棧橋、碼頭、浮標及石油平台。海豹也可能再近一步往陸地移動,住在沙丘或植被中,也有可能爬上懸崖:96。大部分的鯨類生活在開放的海域中,抹香鯨可能會潛在−1,000至−2,500英尺(−300至−760米)的海底下去找食物。海牛生活在靠海岸的淺水水域,約在海平面下30英尺(9.1米),不過也會潛水到−120英尺(−37米)的海域尋找海草。海獺會生活在岩岸、海藻林及有珊瑚礁的地區,不過也可以住在有浮冰的區域,或是沙質,泥質或粉質的區域。
特徵
海洋哺乳動物同時具有陸生高等哺乳動物及水生動物特徵。
①體型。紡錘形或流線型。分屬半水生生物和全水生生物。前者如海獺和北極熊,似陸上獸類;後者如鯨類和海牛類,似魚。
②肺呼吸。
③體溫。依靠皮下厚脂肪層或很好的毛皮保溫。
④繁殖。多數1年1胎、1胎多仔,有的3年1胎。哺乳期半年至一年,初生仔較大,幼獸隨母獸時間較長。
視頻
海洋哺乳動物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新知丨海洋哺乳動物的聲世界 ,搜狐,2016-08-06
- ↑ 海洋哺乳動物:環境污染的感應器,人民網,200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