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重炮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浅水重炮舰这一舰种最早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但是真正发扬光大却是在大洋彼岸的英国。一战时期,在海务大臣约翰·费舍尔勋爵的倡导下,皇家海军先后装备了“阿贝克隆比”[1]、 “克利夫勋爵”、 “内伊元帅”和“黑暗界”共 4 级浅水重炮舰, 虽然一战后这些舰只大部分退役, 然而他们强大的对陆支援能力却给皇家海军留下了深刻印象。
历史介绍
浅水重炮舰(Monitor)的语源,便是出自“莫尼托尔”号之名,所以,本文的主题说浅水重炮舰是近代水面舰艇的先驱,非但不算过份,而且还可谓恰到好处!
那么,“莫尼托尔”的原意是什么呢?国内的文献里,对于本舰的译名也五花八门,有的译为“班长”号,也有的译为“巨蜥”号等等,当然也有的使用直接的音译,到底哪一个是标准呢?我们不妨翻开词典,老天!看来Monitor一词的解释实在是今人目不暇接,有"班长",有“监听员”,有“告诫,提醒”,来了,下一个便是低舷铁甲舰,浅水重炮舰,还有"消防水枪", “显示屏”,哦,“巨蜥”也有。而据说,设计"莫尼托尔"号的在给该舰起名之时,主要意在取其"警告,劝告,提醒,告诫"之意。埃里柯森的这番心意也得到了报答。
1862年3月9日的那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海战中,仅987吨的小个头“莫尼托尔”号,首战便“提醒”了全世界,“告诫”了世人海战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以至于从此以瑞典裔工程师约翰·埃里柯森后,那些低干舷,浅吃水,装备回旋式重炮塔的舰艇便被成为"莫尼托尔",译成中文便是浅水重炮舰。
也许有人问,刚才词典里不是说也译为"低舷装甲舰"吗?看出这个问题的朋友可谓独具慧眼,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回顾一下那些巨炮小舰的发展史。
自从"莫尼托尔"号以来,那些小个头们风靡一时,以后各种意义的"莫尼托尔"发展轨迹又延续到了20世纪中叶,当然,其中也不乏失败之例,走过的,自然也不尽是平坦的道路[2]。
新的希望,出现在大洋的彼岸
1862年的那场鏖战以后,美国海军建造的装甲舰中,几乎全是清一色的“莫尼托尔”式浅水重炮舰(那时译为低舷重炮舰),例外是一艘7060吨的“坦塔堡”号, 然而她还没有赶上战争,到了战后又遭到了军方的拒收! 这一来,美国海军成了那些小个头们的巢穴。
过不了多久,由于不满足于单炮塔舰的火力,双炮塔以及多炮塔的舰只也纷纷问世,然而,这便与最初埃里柯森的设计意图发生了偏差,那些新生的双炮塔以及多炮塔舰们,吃水越来越深,干舷越来越低,有的甚至连一米都不足!不用说,她们的航洋性能近乎皆无。这也是笔者称其为“低舷装甲舰”的理由所在。
转眼间,十九世纪,那场给人类带来了工业革命的世纪,轰轰烈烈的将要过去。而美国,则在那场革命中取得了质的变化,其工业势力已经和英国不相上下,又经过与老大帝国西班牙的一场鏖战,唾手得了菲律宾,关岛,而一举跻身于列强的行列。如此一来,仅仅拥有大量缺乏远航能力的低舷装甲舰无疑完成不了赋予美国海军的新任务。经过长年的努力,由新建战列舰为中心的“大白舰队”成功地作了环球远航,宣告了美国海军完成了向“蓝水海军”的蜕变,同时也意味着一直在美国海军中占主流地位的低舷重炮舰,已经退居从属地位。
视频
浅水重炮舰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英国皇家海军"阿贝克隆比"浅水重炮舰 05336-1/350系列 ,小号手
- ↑ 小身板大家伙—浅水重炮舰科普 ,哔哩哔哩, 20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