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河坝头宋墓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河坝头宋墓群
图片来自163

河坝头宋墓群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宋。2002年12月27日公布为四川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泸州市

泸州市四川话拼音:Lu2zhou1国际音标[lu21tsəu55]),简称,古称江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市境东北临重庆市,西北界内江市自贡市,西毗宜宾市,西南接云南省昭通市,南邻贵州省毕节市,东达贵州省遵义市。地处四省市结合部,四川盆地南端,北部为川中丘陵区,南部为大娄山区。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市境北部,于城区与沱江汇合。赤水河为南部与贵州省的界河,并折向北流于合江县注入长江。全市总面积12,229平方公里,人口431.72万,市人民政府驻江阳区。泸州是中国著名的“酒城”,出产闻名遐尔的名酒泸州老窖郎酒,亦特产南亚热带水果桂圆荔枝。泸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历史

夏朝商朝时属梁州之域。

周代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惠文王张仪司马错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辖有包括泸州。

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候在长江与沱江交汇处(今泸州市江阳区)设置江阳县。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开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犍为郡,领江阳县。

蜀汉置江阳郡,领三县,晋朝沿用。

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535年—546年)建置州,称泸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

南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升本路安抚使。南宋末年,蒙古军入蜀,泸州城先后迁治于合江榕山、江安三江碛、合江安乐山,最终筑城于合江神臂城,直到景炎二年(1277年)神臂城才最终失陷,坚守抗蒙长达34年。元属重庆路。

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年)泸州直隶四川行省,九年(1376年)直隶四川布政使司。

嘉庆七年(1802年)泸州置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名下川南道)。

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置永宁道,1935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解放军攻占泸县,川南行政公署(相当于省级)驻泸州市

1952年8月7日川南行政区撤销以前,辖有1地级市、4专区共5个地级行政单位和5市辖区、4县级市、33县共42个县级行政单位。)、泸州、泸县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地级)、泸州专区专员公署(地级),泸州市(川南行署辖、地辖)所在地。

1960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所属市县划归宜宾专区

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年—1976年),泸州发生了一系列耗时近四年(1967年—1970年)的武斗冲突。仅三次大规模的武斗中,即打死2,000多人、打伤16,000多人(内8,000余人致残),非法动用国家资金3亿多元、粮食6,840万余斤,损失汽车1,000多辆和大批物资[1]

1983年3月3日,国务院批复将地辖泸州市改为省辖市,原宜宾地区的泸县、纳溪、合江、叙永、古蔺5县划归泸州市。

地理

位置

泸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东北与重庆荣昌县永川市江津市接壤,东及南部与贵州省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金沙县毕节市相邻,西南与云南省威信县相接、西及西北与宜宾市兴文县江安县自贡市富顺县内江市隆昌县毗邻。地处东经105。09'-106。28', 北纬27。39'-29。20'之间。

面积

总幅员面积12,228.64平方公里,东西宽113公里,南北长185公里。

地形

泸州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低南高。北部为河谷、低中丘陵,平坝连片,为鱼米之乡。南部连接云贵高原、属大娄山北麓,为低山,河流深切,河谷陡峭,森林矿产资源丰富。最低点是合江的长江出境河口,海拔203米。 最高点是叙永县分水场龙弯粱子,海拔1902米,相对高差1699米。

河流

市内河流属长江水系,以长江为主干,成树枝状分布,由南向北和由北向南汇入长江。主要河流有长江干流、沱江、赤水河、古蔺河、永宁河、塘河、濑溪河、东门河等。

气候

泸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部山区立体气候明显。气温较高,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明显,春秋暖和,夏季炎热,冬季不太冷。无霜期长,温、光、水同季,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由于青藏高原、秦巴山岭、云贵高原的屏障作用,泸州地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8.0℃左右,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左右,最热月(七月)平均温度27℃左右,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 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左右。泸州地区降雨充沛,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5-9月,占年总降水量的75%以上。泸州市无霜期长在300天以上, 降雪甚少,个别年份终年无霜雪,非常适宜于农作物的发育生长。[2]

泸州张坝桂圆林是中国纬度最北、最大最古老的桂圆林;合江荔枝在全球分布纬度最高、成熟期最晚,品质优良。拥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合江福宝和古蔺黄荆原始林区。

自然资源

截至2017年,泸州市已探明储量煤69亿吨,天然气650亿立方米,硫铁矿32.17亿吨、方解石20.1万吨。大理石计数亿立方米。还有铜、金、石油、铀、镓、锗、铝土、耐火黏土、熔剂白云岩、盐、石灰岩、高岭土、玻璃用砂、陶瓷用黏土、石膏等20多种。

截至2017年,泸州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28万千瓦。可开发量252万千瓦。古叙矿区煤、无烟煤资源量69亿吨,煤层气1000多亿立方米。近年天然气产量73亿立方米。

长江上游珍稀鱼类保护区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997年由原泸州市长江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和宜宾地区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合并成立长江合江-雷波段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2005年改为今名。保护对象为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珍稀、特有鱼类及其产卵场。 泸州森林面积925万亩,林木总蓄积303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4%,是国家森林城市和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市共有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福宝国家森林公园、凤凰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森林养身基地(大旺竹海)、中国森林体验基地(叙永西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合江福宝)6大国家级森林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 游瑞林; 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编). 泸州市志.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8-08: 1371–1372. ISBN 7-80122-362-4. 
  2. 中国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