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国庠」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Infobox Biography | subject_name = 杜国庠 | image_name =Du Guoxiang.jpg | image_size =180px | image_caption = | date_of_birth = {{birth date|1889|4|…”)
 
 
(未顯示由 3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7 次修訂)
行 1: 行 1:
{{Infobox Biography
+
{{Infobox person
| subject_name  杜国庠
+
| 姓名    伊莉娜·莎伊克
| image_name     =Du Guoxiang.jpg
+
| 圖像     =[[File:杜国庠.jpg| 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49631213054&di=4b70694bb6234a7decf6ed87cfee211a&imgtype=0&src=http%3A%2F%2Fhqcr.hrtv.cn%2Fuploadfile%2F2015%2F0108%2F20150108043413763.jpg 原图链接][http://hrtv.hqcr.com/2015/xianxian_0108/1516.html 来自 华人频道 的图片]]]
| image_size    =180px
 
| image_caption  =
 
| date_of_birth  = {{birth date|1889|4|16}}
 
| place_of_birth = [[清朝|清]][[广东省]][[澄海县]]
 
| date_of_death  = {{death date and age|1961|1|12|1889|4|16}}
 
| place_of_death = {{PRC}}[[广东省]][[广州市]]
 
| occupation = [[教育家]]
 
| spouse = 陈御仙
 
 
}}
 
}}
'''杜国庠'''({{bd|1889年|4月16日|1961年|1月12日}}),字'''守素''',笔名'''林伯修'''、'''吴啸仙'''等,[[广东省]][[澄海县]]人,中国教育家,社会科学学者。
+
 
 +
'''杜国庠'''
 +
 
 +
({{bd|1889年|4月16日|1961年|1月12日}}),字'''守素''',笔名'''林伯修'''、'''吴啸仙'''等,[[广东省]][[澄海县]]人,[[ 中国]] 教育家,社会科学学者。
  
 
== 生平 ==
 
== 生平 ==
 
=== 早年经历 ===
 
=== 早年经历 ===
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清朝|清]][[广东省]][[潮州府]][[澄海县]]苏湾都杜王洲村(今[[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兰苑村)。清末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东京帝国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杜国庠在日本求学期间除经济学课程外,还广泛涉猎[[文学]]、[[文字学]]、[[训诂学]]、[[佛学]]、[[哲学]]等。留学期间,他结识[[郭沫若]]、[[李大钊]]、[[周恩来]]等人。并与李大钊等在[[袁世凯]]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复辟帝制时,于东京组织[[丙辰学社]]开展反袁斗争。<ref>{{cite web|language=zh-hans|url=http://www.chaozhinan.com/blog/hxz/article/7492.html|title=杜国庠——潮汕第一位全国 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publisher=个人研究者|accessdate=2008-09-05|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121182001/http://chaozhinan.com/blog/hxz/article/7492.html|archivedate=2008-11-21}}</ref><ref>{{cite web|language=zh-hans|url=http://www.jzgz.net/xiaoyoufengcai/xunfangjinzhongxiaoyoudezuji/2009-04-20/25.html |title=南国的老树 不朽的“便桥”——杜国庠传略 |publisher=汕头金中广州地区校友会 |accessdate=2009-04-20}}</ref>
+
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清朝|清]][[广东省]][[潮州府]][[澄海县]]苏湾都杜王洲村(今[[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兰苑村)。清末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东京帝国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杜国庠在日本求学期间除经济学课程外,还广泛涉猎[[文学]]、[[文字学]]、[[训诂学]]、[[佛学]]、[[哲学]]等。留学期间,他结识[[郭沫若]]、[[李大钊]]、[[周恩来]]等人。并与李大钊等在[[袁世凯]]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复辟帝制时,于东京组织[[丙辰学社]]开展反袁斗争。<ref>{{cite web|language=zh-hans|url=http://www.chaozhinan.com/blog/hxz/article/7492.html|title=杜国庠——潮汕第一位全国 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publisher=个人研究者|accessdate=2008-09-05|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1121182001/http://chaozhinan.com/blog/hxz/article/7492.html|archivedate=2008-11-21}}</ref><ref>{{cite web|language=zh-hans|url=http://www.jzgz.net/xiaoyoufengcai/xunfangjinzhongxiaoyoudezuji/2009-04-20/25.html |title=南国的老树 不朽的“便桥”——杜国庠传略 |publisher=汕头金中广州地区校友会 |accessdate=2009-04-20}}</ref>
  
 
=== 学术研究与革命活动经历 ===
 
=== 学术研究与革命活动经历 ===
行 24: 行 19:
 
1925年春,杜国庠因与主持北大的[[胡适]]、[[蒋梦麟]]观念有分歧,离开北大返乡出任广东省澄海县[[澄海中学]]校长。10月,应[[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胜利后出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的周恩来邀请,担任[[国民党]]澄海县执委会主席、[[潮州金山中学]]校长。1927年[[南昌起义]]军进驻潮汕期间,又被周恩来委任为[[潮阳县]]县长(后因起义军在潮汕失败之故未到任)。
 
1925年春,杜国庠因与主持北大的[[胡适]]、[[蒋梦麟]]观念有分歧,离开北大返乡出任广东省澄海县[[澄海中学]]校长。10月,应[[国民革命军]]第二次东征胜利后出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的周恩来邀请,担任[[国民党]]澄海县执委会主席、[[潮州金山中学]]校长。1927年[[南昌起义]]军进驻潮汕期间,又被周恩来委任为[[潮阳县]]县长(后因起义军在潮汕失败之故未到任)。
  
1928年2月,杜国庠抵达[[上海]],经[[蒋光慈]]、[[钱杏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发起成立当时最 名的文学团体之一“[[太阳社]]”,又与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潮籍作家[[洪灵菲]]、[[戴平万]]组织成立“[[我们社]]”,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日本等理论、社会科学 作和小说。
+
1928年2月,杜国庠抵达[[上海]],经[[蒋光慈]]、[[钱杏邨]]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发起成立当时最 名的文学团体之一“[[太阳社]]”,又与活跃于上海文坛的潮籍作家[[洪灵菲]]、[[戴平万]]组织成立“[[我们社]]”,翻译了大量的西方、日本等理论、社会科学 作和小说。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正式成立,杜国庠是“[[左联]]”最早的成员之一。杜国庠又与[[潘梓年]]、[[邓初民]]等发起组织了[[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并担任“[[社联]]”的负责人。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正式成立,杜国庠是“[[左联]]”最早的成员之一。杜国庠又与[[潘梓年]]、[[邓初民]]等发起组织了[[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并担任“[[社联]]”的负责人。
行 32: 行 27:
 
1937年8月,杜国庠先后担任[[八路军]]军法科上尉书记、战地服务队队长、郭沫若担任厅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管对外宣传的第一科科长,后与郭沫若因拒绝加入国民党而一同辞职,改任仍属政治部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1937年8月,杜国庠先后担任[[八路军]]军法科上尉书记、战地服务队队长、郭沫若担任厅长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主管对外宣传的第一科科长,后与郭沫若因拒绝加入国民党而一同辞职,改任仍属政治部的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杜国庠在日留学时曾受教于 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河上肇教授门下,对政治经济学颇有心得。他还致力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研究,尤其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见解系统、全面、独到,名扬我国哲学思想界。虽长时间从事教学、宣传、文艺工作,但从未停止过对经济学的研究,翻译了《金融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 作,编写出版《政治经济学辞典》,并在[[上海工商专科学校]]兼授[[经济学]]课程。
+
 杜国庠在日留学时曾受教于 名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河上肇教授门下,对政治经济学颇有心得。他还致力于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研究,尤其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见解系统、全面、独到,名扬我国哲学思想界。虽长时间从事教学、宣传、文艺工作,但从未停止过对经济学的研究,翻译了《金融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济 作,编写出版《政治经济学辞典》,并在[[上海工商专科学校]]兼授[[经济学]]课程。
  
 
=== 晚年经历 ===
 
=== 晚年经历 ===
行 39: 行 34:
 
1961年1月,杜国庠因病在[[广州]]逝世。时正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古巴]]的郭沫若惊闻噩耗,忆留日同窗以至长期共事的岁月,感伤万分,欣然赋诗表达对杜国庠的深切悼念,其中有“生死交游五十年”之句。回国后,郭沫若亲自为《杜国庠文集》作序,称自己“无论在做人和做学问上实际受了他的教益不少”。
 
1961年1月,杜国庠因病在[[广州]]逝世。时正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古巴]]的郭沫若惊闻噩耗,忆留日同窗以至长期共事的岁月,感伤万分,欣然赋诗表达对杜国庠的深切悼念,其中有“生死交游五十年”之句。回国后,郭沫若亲自为《杜国庠文集》作序,称自己“无论在做人和做学问上实际受了他的教益不少”。
  
==  文献 ==
+
==  资料 ==
{{reflist}}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院士}}
 
  
{{Authority control}}
+
[[Category:哲学家]][[Category: 历史 学家 ]]
{{DEFAULTSORT:Du杜}}
+
[[Category: 社會學 家]]
[[Category:中华民国经济学家]]
+
[[Category:中国人]]
[[Category: 中华民国 哲学家]]
 
[[Category: 中华民国作家]]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 学家]]
 
[[Category: 中华人民共和国哲学家]]
 
[[Category:马克思主义理论 家]]
 
[[Category: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
 
[[Category: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Category: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東京大學校友]]
 
[[Category:早稻田大学校友]]
 
[[Category:澄海人]]
 
[[Category:杜姓|G国]]
 
[[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8年入党)]]
 
[[Category: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院长]]
 

於 2019年11月8日 (五) 10:36 的最新修訂

伊莉娜·莎伊克

杜國庠

(1889年4月16日-1961年1月12日),字守素,筆名林伯修吳嘯仙等,廣東省澄海縣人,中國教育家,社會科學學者。

生平

早年經歷

1889年4月16日出生於廣東省潮州府澄海縣蘇灣都杜王洲村(今汕頭市澄海區蓮上鎮蘭苑村)。清末留學日本,入早稻田大學東京帝國大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杜國庠在日本求學期間除經濟學課程外,還廣泛涉獵文學文字學訓詁學佛學哲學等。留學期間,他結識郭沫若李大釗周恩來等人。並與李大釗等在袁世凱勾結日本帝國主義復辟帝制時,於東京組織丙辰學社開展反袁鬥爭。[1][2]

學術研究與革命活動經歷

1919年4月杜國庠京都帝國大學畢業後歸國,經李大釗介紹,應聘在北京大學任教,並在北京政法專門學校中國大學朝陽大學平民大學等校講授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說、政黨論、社會政策和工業政策、行政法等課程。

杜國庠是中國較早期的社會主義研究者。1920年,與譚平山李春濤等人創辦《社會問題》雜誌,力圖以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當時的社會問題。1922年,杜國庠參加政治學術團體「孤軍社」。1924年他又與李春濤等人在北京的住所「赭廬」聚會,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探討各種學術問題和現實問題,並編印《列寧逝世紀念冊》,廣泛散發,引起人們對「赭廬」的注意。他與李春濤合寫《社會主義與中國經濟現狀》一文,批駁一些人認為的「當藉資本主義以養成勞動階級為實現社會主義之預備」的觀點。在當時赫赫有名的知識分子團體——「孤軍社」組織討論中國的經濟問題時,只有郭沫若、杜國庠主張實行科學社會主義,而尤為引人注目。

1925年春,杜國庠因與主持北大的胡適蔣夢麟觀念有分歧,離開北大返鄉出任廣東省澄海縣澄海中學校長。10月,應國民革命軍第二次東征勝利後出任東江各屬行政委員的周恩來邀請,擔任國民黨澄海縣執委會主席、潮州金山中學校長。1927年南昌起義軍進駐潮汕期間,又被周恩來委任為潮陽縣縣長(後因起義軍在潮汕失敗之故未到任)。

1928年2月,杜國庠抵達上海,經蔣光慈錢杏邨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發起成立當時最着名的文學團體之一「太陽社」,又與活躍於上海文壇的潮籍作家洪靈菲戴平萬組織成立「我們社」,翻譯了大量的西方、日本等理論、社會科學着作和小說。

1930年,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正式成立,杜國庠是「左聯」最早的成員之一。杜國庠又與潘梓年鄧初民等發起組織了中國左翼社會科學家聯盟,並擔任「社聯」的負責人。

三十年代初,杜國庠與周揚夏衍田漢陽翰笙同為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工作委員會成員,擔任中宣部幹事,參與中共中央機關報《紅旗日報》的編輯工作。1935年,國民黨破獲中共地下組織,杜國庠被捕入獄,直至1937年6月,國共第二次合作後才得以出獄。

1937年8月,杜國庠先後擔任八路軍軍法科上尉書記、戰地服務隊隊長、郭沫若擔任廳長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主管對外宣傳的第一科科長,後與郭沫若因拒絕加入國民黨而一同辭職,改任仍屬政治部的文化工作委員會委員。

杜國庠在日留學時曾受教於着名馬克思主義傳播者河上肇教授門下,對政治經濟學頗有心得。他還致力於中國古代哲學史的研究,尤其對先秦諸子思想的研究見解系統、全面、獨到,名揚我國哲學思想界。雖長時間從事教學、宣傳、文藝工作,但從未停止過對經濟學的研究,翻譯了《金融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經濟着作,編寫出版《政治經濟學辭典》,並在上海工商專科學校兼授經濟學課程。

晚年經歷

1949年8月,杜國庠以「待解放區」民主人士首席代表的身份從香港赴北平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建國後,杜國庠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廣東人民政府文教辦公室主任、文教廳長、廣東師院首任院長、中共華南分局宣傳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科院廣州分院院長、廣東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主席、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等職,為宣傳、教育、社會科學事業嘔心瀝血,辛勤工作。

1961年1月,杜國庠因病在廣州逝世。時正率領中國代表團訪問古巴的郭沫若驚聞噩耗,憶留日同窗以至長期共事的歲月,感傷萬分,欣然賦詩表達對杜國庠的深切悼念,其中有「生死交遊五十年」之句。回國後,郭沫若親自為《杜國庠文集》作序,稱自己「無論在做人和做學問上實際受了他的教益不少」。

參考資料

  1. 杜國庠——潮汕第一位全國着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 個人研究者. [2008-09-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21) (中文(簡體)‎). 
  2. 南國的老樹 不朽的「便橋」——杜國庠傳略. 汕頭金中廣州地區校友會. [2009-04-20]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