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洪靈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洪靈菲(1902-1934),現代作家,筆名林曼青、林陰南、李鐵郎等。廣東潮州人[1]。出身貧苦的農民家庭,6 歲開始從事體力勞動,後到廣東高等師範學校讀書,學生時代,積極投身革命運動。大革命失敗後,遭到國民黨的通緝,被迫流亡到新加坡等鄰國。曾參與出版《我們月刊》。1930 年「左聯」成立時,他是七人常委之一。1933 年被國民黨逮捕,洪靈菲被捕後,堅守共產黨的機密,堅貞不屈。1934年中秋前後,年僅32歲的洪靈菲被槍殺於南京雨花台。主要作品有《流亡》、《前線》等。

左翼文化運動

1927年冬,洪靈菲結束了他海外的流亡生活,到了上海,回到了黨組織的懷抱。洪靈菲恢復了黨的組織關係以後,立即開始了新的鬥爭。當時,中國革命正處於低潮。除了擔任中共上海閘北區委第三街道的黨小組長外,他和戴平萬、林伯修等組織了革命文學團體「我們社」,還通過大學時的老師郁達夫,結識了蔣光慈錢杏郫孟超等「太陽社」的成員。也就是這個時期,開始了洪靈菲文學創作的鼎盛時期。

從1927年冬至1930年春,他寫出了近200萬字的作品,有《流亡》、《前線》、《轉變》、《歸家》、《氣力出賣者》、《家信》、《大海》、《兩部失戀故事》等。以及大量的詩歌、散文、文學評論、譯著。這些,都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寶貴財富。

洪靈菲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另一個突出的貢獻,是他為發展和壯大左翼文化運動而作出的努力。


參考資料

  1. 洪靈菲. [201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