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美術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朱銘美術館 朱銘為苗栗縣通霄鎮人,本名朱川泰,為台灣知名的雕塑家;朱銘早期以鄉土主題,如『牛』、『牧童』等雕刻出名,朱銘在父親的帶領下到通霄鎮媽祖廟向雕刻師傅李金川拜師,民國60年代開始朱銘毛遂自薦帶著自己刻的『慈母像』、『玩沙的女孩』拜雕塑家楊英風為師,以融合了中國哲學如『太極』等的現代雕塑漸漸地聞名國際;從80年代至今,朱銘轉而以描繪人間百態的『人間系列』為其主要的創作主題;在西元1999年朱銘先生獲得東京時尚協會所頒發的第14屆東京創新大賞-海外賞。
成立美術館,是為了呈現藝術發展的過程;成立基金會是要讓美術館能永垂萬世。也是為了作品建設一個好歸宿,錢本是社會的,回歸社會叫圓滿------創辦人 朱銘
朱銘先生把畢生最大的力氣放在打造一座美術館,原本就平易近人如隔壁歐吉桑的雕刻家,終究放下從沒拿起的身段,跟時間、天候、法規、資金、人事等等和創作本身不必相關的瑣事周旋。當然,要豐富一座佔地十一甲的藝術空間,創作也從未停歇。十二年的拖磨,是不是太辛苦?圓夢,一定要流汗,必然會傷神;因為,這是生活,就是修行!沒有張揚,靜靜地把屬於過往的全部刻畫下來。抱著開始的嚴肅,把從前的果實再次種下,準備結出更豐厚的稻穗和果子。交織重疊轉動出人和藝術的無限性,呼應天地的廣大深遠,開鑿不斷成長的-不朽![1]
目录
景點介紹
「朱銘美術館」位於新北市金山區北海岸山間,是一座與大自然完全融合的美術館,整個館區並不像是一般人所想像的室內展示館,反而更像是一座經綠化過後景致優美的公園。朱銘的創作最有名的是"人間"及"太極"系列,有木雕、銅塑及後來的鋼塑。眾多的作品中,除了木雕展示在小小的室內美術館本館,其他則依地形地貌不同分布在園區13個天鵝池、藝術長廊、戲水區、藝術表演區、朱銘工作室及朱雋館等。
『朱銘』,是台灣知名的雕塑作家。當初他以融合中國哲學的『太極』雕塑聞名於國際。80年後,朱銘轉以描繪人間百態的『人間系列』為主要創作主軸。「朱銘美術館」位處新北市金山區,於1999年9月成立,同時園區還規劃有服務中心、藝術表演區、藝術交流區、朱雋區、戲水區、太極廣場、美術館本館、人間廣場、慈母碑、藝術長廊等設施,是個假日休閒的好去處。[2]
朱銘美術館簡介
座落山林間的朱銘美術館,於1999年9月開幕,完整典藏了創辦人朱銘畢生的創作及對藝術的執著;他對於美的鑑賞力,選擇這塊位於金山視野遼闊的桃源地闢建美術館,相較於一般展覽館,朱銘美術館擁有寬廣的戶外空間與零距離的展示方式,是全台絕無僅有的,全區佔地十一甲,收藏展示朱銘先生各時期創作,五百件平面畫作,五百件立體雕塑,這些聲斐國際的作品,陳列於青草為地、藍天為頂的戶外展場,每件作品都能各得其所、各有所歸,呈現最生動的姿態。
這種不受地域限制的表現方式,使藝術品融合於天地之間,忠實、生動、完整地呈現在世人眼前,穿梭於藝術品和綠地之間,感受人文與大自然運轉交鋒的悸動,對許多人而言是難得的參觀經驗,也只有在這樣的空間裡,才能忠實呈現朱銘作品所蘊含的蕩然氣魄。此外,館內並有靜態的展覽活動,且時常提供一系列的藝術表演。
國際雕刻大師朱銘先生-創作系列
朱銘的藝術創作依風格主要分為三個系列:「鄉土系列」、「太極系列」、「人間系列」,這些作品或依其時期,或依其個別的特質安排於園區的各處。除了以朱銘的作品為主要常設性展覽外,美術館也不定期舉辦臺灣當代藝術家特展,使參觀者在參觀時不僅能了解朱銘先生各個時期的創作風格及過程轉變,同時也能欣賞到臺灣當代藝術家優秀的作品。美術館完整的典藏了朱銘歷年來三個創作系列:
一、鄉土系列:
「牛」為台灣農村的精神象徵,是七O年代台灣鄉土運動的主要圖騰之一。朱銘在一九七六年於國立歷史博物館所舉辦的生平第一次個展中,正是以「水牛」為主題,這次展覽讓他在台灣藝壇上一夕成名。
二、太極系列:
凝神推手,氣勢內斂,這是中國知名的太極,也是讓朱銘揚名國際的『太極』。「太極」是朱銘自我風格的開端。
三、人間系列:
一九八一年朱銘遠赴紐約,這是他創作「人間系列」的關鍵階段。朱銘說:「我選擇人間,是因為我是人,對人比較了解。『人間』這個主題,可以讓我自由地發揮,不必考慮很多問題,可以自由的創新,也可以從人間深入探討人生的問題,藉以求知自然的奧秘和真理,為這個時代留下一點紀錄。」
漫遊在此遼闊的雕塑園區之際,除了欣賞朱銘的作品之外,也能與當代藝術家傑出的創作進行交流、對話。[3]
朱銘美術館
當代雕塑大師朱銘,窮後半生之力,企欲完成的志願,在他兢兢業業、努力建設,1999年終於完成一座充滿現代感與人文精神的藝術園區。最初朱銘先生為了解決大型作品的存放問題,後來藝術家的性情讓他從大自然中找到靈感,他決定興建一處展現他畢生傑作,以及供藝術家發揮創意的園地。他看中了金山的好山好水,在這處依山面海的地方,規劃出佔地11公頃的藝術公園,依據不同地形地貌,呈現出雕塑大師不同時期的重要創作,在戶外的雕塑作品分別劃分出太極廣場、人間廣場,以及運動廣場。
太極廣場是最大的展覽區域,有朱銘最受重視的太極系列作品,是他創作生涯中最具原創性的顛峰之作,置身在開闊的廣場內,藉由這些氣勢磅礡、與眾不凡的巨型翻銅雕塑,彷彿可以體悟與天地自然合而唯一的太極境界。此外還有美術館本館的金字塔形建築,本身就是一座生動的藝術形體,館內除了展示朱銘的平面作,以及木雕與燒陶作品,還陳列了他的恩師李金川與楊英風的作品和史料。朱銘美術館擁有寬廣的展覽環境,可以將藝術表現方式,以更多元的面貌呈現,藉以提供遊客更多與藝術為伍的遊憩機會,在這裡您可以從戶內到戶外欣賞到動靜皆宜的藝術作品。[4]
台灣當代雕塑大師「朱銘」選在有好山好水的金山地區,規劃出佔地11公頃的藝術公園,依據不同地貌呈現他不同時期的重要創作。一定要看的是戶外的「太極廣場」,這裡展出朱銘最受重視的太極系列作品,氣勢磅礡、與眾不凡的巨型翻銅雕塑。此外還有美術館本館的金字塔形建築,展示了朱銘的平面、木雕與燒陶作品。在這裡你可以從戶內走到戶外,細細欣賞動靜皆宜的藝術作品。美術館園區規劃的十分漂亮,非常適合愛拍照的人來,與大型雕刻擺出各種特別的姿勢創意合拍。此外這裡還有專為兒童量身打造的「兒童藝術中心」,包括兒童藝術體驗室、兒童藝術實驗展場、戲水池以及大嘴巴兒童餐廳等,很適合親子家庭到訪,同時滿足孩子的藝術體驗、看表演、玩樂、用餐等多方面需求。佔地三萬多坪,是全台最大的公園美術館。包括館內及戶外,總計收藏上千件朱銘大師的精彩藝術創作,很適合遊客、親子家庭在此待一整天。 朱銘美術館在5月到10月為草坪開放期,歡迎大家進入活動;11月到4月為草皮保養期,不能使用,請務必留意。 [5]
闗於美術館
成立美術館,是為了呈現藝術發展的過程;成立基金會是要讓美術館能永垂萬世。也是為了作品建設一個好歸宿,錢本是社會的,回歸社會叫圓滿 ---- 創辦人 朱銘
苦中作樂,甘之如飴
朱銘先生把畢生最大的力氣放在打造一座美術館,原本就平易近人如隔壁歐吉桑的雕刻家,終究放下從沒拿起的身段,跟時間、天候、法規、資金、人事等等和創作本身不必相關的瑣事周旋。當然,要豐富一座佔地十一甲的藝術空間,創作也從未停歇。十二年的拖磨,是不是太辛苦?圓夢,一定要流汗,必然會傷神;因為,這是生活,就是修行! 沒有張揚,靜靜地把屬於過往的全部刻畫下來。抱著開始的嚴肅,把從前的果實再次種下,準備結出更豐厚的稻穗和果子。交織重疊轉動出人和藝術的無限性,呼應天地的廣大深遠,開鑿不斷成長的-不朽!
經營理念
朱銘成功帶領東方藝術走向國際,爾後將國際藝術語彙與精神帶回台灣,成立朱銘美術館,建館秉持兩大宗旨:「推廣雕塑藝術」、「推動兒童藝術教育」,期望以更完整角度呈現雕塑藝術發展,並培養兒童對藝術的五感體驗,成立「兒童藝術中心」、「典藏維護部」及「研究部」等專業機構。
發揚藝術:
本館擁有豐富的朱銘作品典藏,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累積多年的典藏、研究、展覽和教育成果,透過展覽的策劃,讓館內深度的研究更能被了解,豐富的典藏更能被欣賞,並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合作策展,讓朱銘美術館成為發展雕塑藝術的開拓場域,創造朱銘作品及其美學的新價值。
種活藝術:
專為兒童設計的藝術課程及教案逾300件,2007年兒童藝術中心,策劃以探索、體驗、創作為主的兒童展覽。2004年起與在地小學合作,培育兒童藝工,落實在地深耕的理想,讓孩子在美術館找到了舞台。2016年啟動「藝術到校」計畫,於偏鄉與藝教資源較缺乏的地區推行,並規劃建置教育資源網站,持續分享藝教資源。
保存藝術:
本館在臺灣深耕多年,致力於「藝術作品修復」與「保存技術發展」及相關研究,建構專業設備並延攬國內專業人才;同時積極結合國內外相關資源,發展科學性文物修復技術與預防性保存專業,多年來已累積大量完整且具代表性之修復成果,在國內文物與藝術品的保存修復領域,具有承先啟後之關鍵地位。
研究藝術:
以朱銘為研究軸心,橫切國內外藝壇現況,縱貫戰前戰後台灣美術發展脈絡,積累豐厚的研究成果與文獻田野資料,舉辦座談、研討會,出版相關刊物,且積極進行國際交流,逐步地打開臺灣雕塑研究於學界的能見度,發行《雕塑研究》半年刊,是全臺灣唯一的雕塑相關專業性學術期刊,奠定本館雕塑美術館的實力。
榮耀
2017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CECA)最佳案例獎
2016 第四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績優團體
2016 第四屆新北市藝術教育貢獻獎 績優團體
2013 天下雜誌「金牌服務大賞」
2011 天下雜誌「金牌服務大賞」
2002 教育部 台北縣政府 推動社會教育有功團體獎[6]
快刀手朱銘 與科學家的相遇
朱銘版「科學園區」
二月底,當代雕刻大師朱銘,將在位於金山的朱銘美術館新開闢的「科學園區」,推出新作「人間系列——科學家」。趕在開幕前,朱銘做最後的巡禮。雪白的雕像,襯著濛濛山景,靜立雨中,顯得既熱鬧又孤寂。科學家雕刻系列共計有中國四大發明家,加上西方的牛頓、富蘭克林、法拉第、愛因斯坦、愛迪生、居禮夫人,以及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等十一人。
為了刻李遠哲,朱銘還特地向他請教研究的主題,李遠哲向朱銘講解了「歸半點鐘」,他都聽得「霧煞煞」,他怕是自己的問題,又問其他在座的博士,「結果博士也聽不懂。」朱銘笑著說。
而火藥、指南針、造紙、印刷術,這些大家都快遺忘的中國古發明,更讓朱銘欽佩不已。二○○七年,《時代》雜誌選出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中國的蔡倫和西方的阿基米德、歐幾里德一起入榜。這幾年,朱銘逢人便問「你知道中國四大發明家嗎?」每每他興味盎然地「抽考」那些他視為「學識淵博」的博士朋友,結果居然很少人全部答對。
西方科學家形象清楚,但中國四大發明家幾乎都是「據傳」,真實面貌無人知曉。好比說,發明火藥的戰國方士,並非特定一人;而發明指南車的黃帝,朱銘更抱怨只有中學課本裡的一張黑白畫像。朱銘說:「我最感動的是,我們的祖先不是因『欠缺』才去發明,不是有病才去找特效藥,他們沒有需要,是發現了才去利用。像黃帝在礦石中發現磁,最後拿來做指南車,你想得出來?做得出來嗎?」
於是,他在「三軍系列」之後,便開始進行中國四大發明家創作,他上天下地,甚至遠赴大陸找資料。如今作品擴充成中西共融的盛大規模,朱銘有點得意地說:「噢,這可是全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園區,你看世界上有哪個園區,能夠把這些人都一起請來。」
一雙「做事人」的手
能夠把這些諾貝爾級的科學家都請來的,當然只有朱銘。他是當今華人世界最具名望的雕刻大師,二十多年來早已譽滿全球。二○○七年,他的〈太極大對招〉及〈太極起式〉兩件作品,在香港佳士得以一千四百多萬港元(約合新台幣六千一百萬元)成交,創下華人雕刻作品有史以來的天價。
朱銘攤開他赤褐色的手掌,細撫之下盡是粗粗的老繭、肉刺、傷疤,還來不及細讀其中的歲月刻痕,他便厚實地握住你的手說,「啊,你的手幼咪咪,不像我的手是『做事人』的手」。
朱銘出寒卑微,他形容說:「我家裡不是『窮到只剩下錢』,而是『窮到連錢都沒有』」。而他的雙手,從十五歲拜木雕師傅李金川為師,學習「刻尪仔(人偶)」開始,便承受無情的役使和操練。在經歷了傳統雕花、水牛、雞、女孩等鄉土主題作品之後,朱銘創作了一系列的太極作品,不但奠定他在國際上的地位,也陪伴他一路走到目前陣容最龐大的人間系列。現在,七十三歲的朱銘頭髮越來越灰,鬍子越來越白,只有他的手越來越靈巧,彷彿有自己的意志及生命。
「快刀」絕技,渾然忘我
尤其,他手下精練的「快刀」,更是絕活。朱銘說,他在構思作品時,其實沒有多想什麼,手倒是先動了起來。「我的腦跟不上我的手,我的刀太快了,才剛想要思考,刀已劈哩啪啦落下去了,不用幾分鐘,小模型就出來了,思想絕對跟不上。」他得意地說。
快刀自有快刀的好處,因為朱銘最警戒的就是「思想」。他解釋說,一個人從小孩一直到讀博士,腦袋裡塞了多少「老師」。他也多次指出學院派的通病,「出去國外看大師,畢卡索,喔!好感動,馬諦斯,喔!好崇拜啊,整顆腦袋都是崇拜和感動,這些像毒素,動筆動刀都跑出來。」這些思想毒素,甩都甩不掉,只有直覺的快刀,才能甩脫。
但朱銘的創作不是沒有邏輯,「我在下刀後,噎,忽然發現另一種方式更好,不是原來想好的,是瞬間的,微小的岔出,我就順其自然,隨遇而安地做下去,好比雕刻遇到木材上有一個瘤,我就留下來,一點一滴從這個瘤開始發展下去,找到新感覺,做出超越想像的作品。」這種創作態度,對朱銘來說,是極具中國精神的,和西方擅長的理性計算截然不同。朱銘說:「快刀,每一刀下去不可能後悔,只能精準。」
這十多年來,朱銘進行大量的保麗龍材料的創作。他往往操起電鋸(另一種快刀),就往巨大保麗龍塊劈砍。霎時間,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原本混沌一塊的材料,最後有了清楚的姿態、眉目與靈魂。
傾聽材料,學活的藝術
朱銘至今仍每天工作超過十個小時,他自嘲,「越出名,越歹命,一個人抵三個人用。」雕刻藝術極耗體力,朱銘長年創作大型作品,膝蓋磨損,下樓梯得側身行走,肺部也因吸入過多粉末而常咳嗽,但他從沒有為了安享老年而間斷創作。很多人都好奇,朱銘何以有源源不絕的創作能量?
「人要學活的藝術,不要學到死的,好比讀書要讀活的,不能死讀書。」朱銘解釋說,每一種材料,有每一種效果。他刻木頭,一定會刻到木頭開口對他「講話」,他做不鏽鋼,一定玩到不鏽鋼開口「講話」。直到某一天,他手裡的材料不再開口講話,能給他的訊息越來越少,他就再換另一種材料。
朱銘一路從陶土、海綿、青銅到近年來大量使用的保麗龍,不斷嘗試創作媒材,找新的形式語言。他說:「只有新材料會講新的東西,這就變成我要的。這些就是我的營養,每種材料我都吸收,吸收越多,我越強壯。」
丟,是一輩子最大的能耐
前兩天,我們到中部山區採訪朱銘時,他頭戴一頂繡有古巴革命英雄切.格瓦拉頭像的帽子。而他的一生,也彷彿是在革自己的命。一位藝術家成名後,他的風格、名聲、誘惑、掌聲,都可能成為無法戰勝的心魔。但朱銘不同,他喜歡「自廢武功」,一旦發現自己太過依賴一種東西,就努力甩開,追求絕對的自由。「其實我有一個法寶是最厲害的,就是『丟』和『放棄』的功力,這才是最難得的。」
一九六八年,他放棄木雕工廠總師傅的高薪,拜雕塑家楊英風為師,到他家掃地、奉茶、應門,完全沒有薪水;甚至藝專要給他專任老師的金飯碗,他都拒絕;一九七六年,朱銘〈同心協力〉等一系列鄉土作品,呼應了當時的「鄉土」潮流,一夕成名,有人想投資他,請他刻同類作品賣錢,他不接受。「別人都笑我憨呆,我的鄉土作品一件都沒賣,都捐給美術館了。」
他豪氣地說:「這些我統統不要,每樣我都可以丟,我一輩子最在意的成就,就是做藝術家,不只是鄉土藝術家,還要是國際藝術家。如果我不丟,我現在還在刻關公、水牛,或在學校教到死。」
藝術是自我的修行
朱銘說:「我做什麼,決定什麼,都有一種非要做到不可的決心。」一輩子心血投入,如今,「國際藝術家」這個夢想他早已達到。這一天,天氣極好,朱銘和我們坐談青山環繞間,灰髮從他的帽緣外竄出,確有幾分老態,但憨厚的臉,笑起來,竟有幾分童真。
朱銘說:「我做的是『活』的藝術,活了之後,你就不是你了,你會脫胎換骨,和藝術合為一體,你的一舉一動和藝術離不開了,全身都是藝術了。這樣你再創作都是自己的,停也停不下來。」
陽光穿過雲層,拉出幾道長長的光束,朱銘望望天空有感而發:「我覺得藝術家不能靠『學』的,而是要『修』的,科學家往外找,藝術家往內心找,既然往內找,有誰能教你?有誰是你老師?難道去拜神拜佛嗎?沒有用!只能自己慢慢修。」遠山默默,近水悠悠。朱銘跳上卡車,揮別了我們,也許,他追尋超越自我的一生,才是他最成功的藝術品。[7]
朱銘美術館簡介
朱銘美術館位於新北市金山區,在1999年9月成立,依山傍水,館區開放8甲;其實最初朱銘先生是為了解決大型作品的存放問題,後來藝術家的性情讓他從大自然中找到靈感,他決定興建一處展現他畢生傑作,以及供藝術家發揮創意的園地;朱銘先生針對不同的地形地貌,朱銘美術館園區規劃有服務中心、第一展覽室、會議室、藝術表演區、藝術交流區、朱雋區、戲水區、太極廣場、美術館本館、人間廣場、慈母碑、天鵝池、藝術長廊、運動廣場。
戶外展覽區
朱銘美術館的戶外展覽區以大型雕塑作品為主,作品使用了石頭、青銅、不銹鋼、海綿及保力龍鑄銅等不同的素材,矗立在整個園區內;太極廣場是最大的展覽區域,有朱銘蜚聲國際的太極系列作品,開闊的廣場、氣勢磅礡、體態動人的巨型保力龍翻銅雕塑,彷彿可以體悟與天地自然合而唯一的太極境界。
本館區
朱銘美術館本館的金字塔形建築就是一座藝術品,以雕刻作品(木雕、泥塑)、平面畫作(油畫、水墨畫、粉彩、多媒材拼貼畫)為主,還陳列了他的恩師李金川與楊英風的作品和史料。
目前朱銘美術館館藏藝術作品,大致可分下列四個部分:
●朱銘作品:朱銘美術館完整收藏了朱銘各個時期、階段的創作,共約一千多件作品,作品當中以立體雕塑創作為主。
●朱雋作品:朱雋為朱銘的長子,國內知名年輕雕刻家,表現突出的『拉鍊系列』作品陳列在『朱雋區』。
●李金川、楊英風作品:兩位朱銘先生的藝術生命中最重要的恩師,作品收藏在朱銘美術館本館2樓。
●其他作品:生於西班牙成名於法國的畢卡索、英國現代雕刻家亨利摩爾、美國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華等國外藝術家以及張萬傅、洪瑞麟等國內藝術家的作品陳列在朱銘美術館展覽室。[8]
朱銘研究
本館研究部自2012年成立以來,即以國際化之立體藝術研究中心為最終目標。美術館的核心定位,是以朱銘為研究軸心,橫切國內外藝壇現況,縱貫戰前戰後台灣美術發展脈絡,積累豐厚的研究成果與文獻田野資料,舉辦座談、研討會,出版相關刊物,且積極進行國際交流,逐步地打開臺灣雕塑研究於學界的能見度。自2016年起,進行橫跨1945-1990年代臺灣戰後雕塑資料的統整及編纂,製作《臺灣戰後雕塑大事記》,資料共計2,400筆,包含雕塑相關展覽、活動和演講等。[9]
朱銘年表
1938 本名朱川泰,生於臺灣苗栗通霄
1950 通霄國小畢業
1953-1957 從李金川學木刻
1961 與陳富美結婚
1966 獲第二十一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雕塑部優選獎」,臺灣
1967 獲第二十二屆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雕塑部第三名」,臺灣
1968 從楊英風學現代雕塑
1976
國立歷史博物館個展,臺北,臺灣
獲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臺灣
獲國際青年商會臺灣總會「臺灣十大傑出青年獎」,臺灣
獲國家文藝基金管理委員會「國家文藝獎」,臺灣
1978
東京中央美術館個展,東京,日本
奈良文化會館個展,奈良,日本
春之藝廊個展,臺北,臺灣
1980
香港藝術中心個展,香港
首度赴美國,於紐約進行創作
1981
國立歷史博物館個展,臺北,臺灣
漢查森藝廊個展,紐約,美國
春之藝廊個展,臺北,臺灣
1982
香港藝術中心個展,香港
春之藝廊個展,臺北,臺灣
1983 漢查森藝廊個展,紐約,美國
1984 艾雅拉博物館個展,馬尼拉,菲律賓
比乃西現代美術館個展,曼谷,泰國
1985
春之藝廊個展,臺北,臺灣
漢查森藝廊雕刻原野個展,紐約,美國
1986
漢查森藝廊雕刻原野個展,紐約,美國
交易廣場個展,香港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個展,新加坡
1987
臺北市立美術館個展,臺北,臺灣
決定闢建朱銘美術館,展開歷時十二年的艱辛創建過程
1988 臺灣省立美術館個展(今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1989
萊佛士城購物中心個展,萊佛士城,新加坡
菲立斯‧康達藝廊個展,紐約,美國
1990 應國際建築大師貝聿銘之邀,赴香港為新中國銀行大樓建造《太極系列》作品〈和諧共處〉
1991
香港藝術中心個展,香港
倫敦南岸文化中心個展,倫敦,英國
布朗斯與達比藝廊個展,倫敦,英國
約克夏雕塑公園個展,英國
登克爾克現代美術館個展,登克爾克,法國
1992
臺北市立美術館個展,臺北,臺灣
貝爾芙畫廊個展,巴黎,法國
米爾頓‧凱恩斯雕塑公園個展,白金漢郡,英國
1995 箱根雕刻之森美術館個展,箱根,日本
1997 巴黎梵登廣場個展,巴黎,法國
1998 獲香港霍英東基金會「霍英東獎」,香港
1999
盧森堡市戶外個展,盧森堡市,盧森堡
朱銘美術館開幕,臺北,臺灣
羅斯福大道個展,布魯塞爾,比利時
2000 朱銘美術館獲第十四屆東京創新大賞(Tokyo Creation Award)「海外賞」,日本
2002 獲日本岐阜縣美術館第二回「円空大賞」,岐阜,日本
2003 柏林市個展,柏林,德國
2004
日本岐阜縣美術館第二回「円空大賞」展,岐阜,日本
新加坡美術館個展,新加坡
獲第二十四屆行政院文化獎,臺北,臺灣
2006
臺灣美術館個展,臺中,臺灣
中國美術館個展,北京,中國
時代廣場個展,香港
蒙特婁個展,蒙特婁,加拿大
2007 獲第十八屆福岡亞洲文化獎「藝術‧文化獎」,日本
2008
上海藝術博覽會個展,上海,中國
印尼國家博物館特展,雅加達,印尼
2010
摩納哥國際藝術博覽會,蒙地卡羅,摩納哥
交易廣場與置地廣場個展,香港
中國美術館個展,北京,中國
2011 榮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學位,香港
2014個展,香港
2015 臺東美術館個展,臺東,臺灣
2016 屏東美術館個展,屏東,臺灣
2018 競衡八八廣場遠見人文生活開幕-朱銘雕塑展,上海,中國[10]
地址
新北市金山區西勢湖2號
景觀特色
由知名雕塑家朱銘針對當地不同之地形、地貌所規劃而設立,原用於存放畢生傑作,之後更成為藝術家發揮創意之園地,並擺放其恩師李金川與楊英風之作品及史料。
營業(開放)時間
11月至4月,10:00-17:00 (16:00停止售票)
5月至10月,10:00-18:00 (17:00停止售票)
逢週一休館,國定假日正常開放
洽詢電話(02)2498-9940 分機1704~1708
服務設施
參觀簡報服務:
1、15人以上團體可預約免費簡報服務(每場次30人為限),每場次約20分鐘,請於參觀前二週預約。
免費定時導覽服務:不需特別預約
每週二至週五下午14:30
每週六、日及國定假日上午10:30、下午14:30。
費用簡介
全票:NT$250,適用於一般民眾
優待票:NT$220,學生、65歲以上長者;NT$125,適用持殘障手冊者
團體票:NT$200,15人以上、美術相關科系學生
免費票:6歲(含)以下兒童
※購買優待票及免費入場者,請持相關證明文件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停車場
有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
1、國道3號:於基金交流道萬里出口下,往金山、萬里方向行駛,依美術館指標行駛,即可到達朱銘美術館。
2、走陽金公路、淡金公路進入金山區市區後,經省道2號至39.7 km,遵循美術館指標,即可到達朱銘美術館。
3、國道1號:於八堵交流道下,往金山、萬里方向行駛,依美術館指標行駛,即可到達朱銘美術館。
★大眾運輸:
可搭乘國光客運、皇家客運、基隆客運、淡水客運前往金山,於金山區公所旁之金山區藝文暨老人活動中心大樓前,轉搭乘朱銘美術館免費接駁車前往朱銘美術館。[11]
朱銘美術館[1]
運動廣場作品-人間系列-降落傘[2]
朱銘美術館20年館慶[3]
太極廣場作品-太極系列[4]
人間系列-科學家作品[5]
太極廣場作品-太極系列-單鞭下勢[6]
朱銘美術館本館[7]
人間系列[8]
三軍系列作品[9]
視頻
[親子旅遊景點] 假日小孩子沒地方去?金山朱銘美術館啟發小朋友的藝術天分、動靜皆宜,孩子放電好去處!
朱銘美術館《故鄉情》展覽-專訪朱銘
外部連結
- 朱銘美術館官方網站
- 朱銘美術館 Juming Museum - Home | Facebook
- 朱銘美術館 - 金山區 - 新北市 - 台灣旅遊資訊 - 旅遊導覽
- 朱銘美術館 | 台灣旅遊景點行程 - Easytravel
- 朱銘美術館-金山區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