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德州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州站位于中国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迎宾路,处于京沪铁路与石德铁路交汇处,隶属于北京铁路局沧州车务段,现为一等站。目前每天有110余列旅客列车在德州火车站停靠,运转部分承担着天津、石家庄、济南三个方向货物列车的通过、到发和部分货物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以及地区车流的取送作业,货运办理整车普通货物到发[1]

车站结构

站房

德州站目前使用的站房是第三代站房,总建筑面积9993平方米,于2017年投用,年发送旅客350万人次。第三代站房由地下一层和地上两层组成,地下一层与车站广场地下工程相联通,地上两层为候车厅。新站房整体分为A-C三个区域,A区为候车室南部,包括地下出站厅、一楼南部商服区域、办公休息区域、一楼夹层、二楼办公及二楼夹层办公及其他消防、机房等设备设施;B区为候车室中部一楼、二楼候车区域;C区为候车室北部,包括地下行包办理厅、一楼售票、公安制证、贵宾室、二楼商服区域等。

站场

T31次旅客列车停靠在德州站,可见站台。上销售德州扒鸡的摊点(2014年)。

德州站作为一等区段站,主要分为客运车站和货运车场两大块,设有上行、下行、直通、调车、客站等站场,南、北两个货场和粮食、木材等19条专用线。货运车场又称运转场、编组场,南北长约3000米、东西宽约200米,占地约60万平方米,分为上下行两个系统,京沪铁路正线中穿,每个系统均为二级五场纵列布置。上行调车场、上行直通场、下行到发场和下行调车场横列布置,位于客场和下行到达场之间,其中上行调车场设有13条股道(含7条编发线)、上行直通场设有3条到发线、下行到发场设有4条到发线、下行调车场设有6条调车线;上行到达场和下行直通场位于站场最南端,均设有5条到发线[2]

德州站客场位于货运车场北侧,设有10条股道,包括4条正线(其中京沪、石德上行正线兼用旅客到发线)、3条到发线和3条机走线,办理天津济南石家庄方向旅客列车的客运业务。客场各站台和站房间设有2座地道和1座天桥连接。

历史

德州站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最初仅有5股道、2座站台,随津浦铁路通车而开始运营。1913年2月车站因德州更名德县而更名德县站。1938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德县站为日军所占作为中转站使用。石德铁路通车后,车站增设3条股道,新建货场和机车调头转盘各1处。1948年车站复名德州站。

为阻止国民党军队对中共控制区域的重点进攻,车站线路、办公室、候车室、机务段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被毁,1948年短暂恢复通车。1959车站升为一等站,次年车站重建站房,面积2518平方米。站场设有5条到发线和3座站台。1971年增设下行场军用线2条、军用站台1座。1973年建新货场1处,线路2条。

1983年车站第三站台,同时延长既有两座站台、修建连接3座站台的地道两条同时扩建既有站房,建造了行包房和售票厅,次年又在3座站台上增建了风雨棚。至1985年,车站站房面积3990平方米,站外广场4342平方米;编组场为二级三场规模,其中上行场19股道、下行场11股道,位于编组场南侧的上行到达场设5股道。1989年8月货场改扩建,1991年9月竣工。

为进一步缓解德州站客货运输紧张问题,车站于199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站场改造工程。1991年上行场驼峰改造为自动化驼峰,调速系统设备为减速器和减速顶;1997年又新建下行直通场,设5条股道;同时改造下行场驼峰和上行调车场股道。

德州站原为分局直属一等站,2005年后曾划归天津车务段管辖,2013年3月31日划入重新成立的沧州车务段。

2014年9月11日,德州站第二代站房停用,在15个月的改造期内使用临时站房。2017年11月10日,德州站第三代新站房启用,原临时站房停用。

视频

德州站 相关视频

德州站党总支标准化党支部建设纪实片《奋进》
高铁时代的京沪普速神车 SS9牵引1461次中途驶入德州站停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