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张维」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教育家 using HotCat
 
(未顯示同一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张维.jpeg|有框|右|<big>张维</big>[http://tech.gmw.cn/scientist/attachement/jpg/site2/20150923/c03fd543f0bf176c524703.jpg 原图链接][http://tech.gmw.cn/scientist/2015-09/23/content_17139665.htm 来自 科普中国 的图片]]]
 
[[File:张维.jpeg|有框|右|<big>张维</big>[http://tech.gmw.cn/scientist/attachement/jpg/site2/20150923/c03fd543f0bf176c524703.jpg 原图链接][http://tech.gmw.cn/scientist/2015-09/23/content_17139665.htm 来自 科普中国 的图片]]]
  
张维(1913.05.22 - 2001.10.04),北京市人,中国著名力学家、结构力学和工程教育专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ref>[https://tech.gmw.cn/scientist/2015-09/23/content_17139665.htm 张维:力学家、两院院士],光明网,2015-09-23</ref>,民盟成员 。 1929 年就读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在德国柏林高工获工学博士学位。1944年在国际首次求得环壳在旋转对称载荷下的应力状态的渐近解。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1994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他曾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 长期从事结构力学和固体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我国培养力学人才做出了贡献。曾三次参加我国科技长远发展规划并任土木建筑水利组组长和力学组副组长,推动了我国某些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后来在圆环壳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主编了《壳体文献汇编》、《力学丛书》和《世界力学名著译丛》等。
+
''' 张维''' (1913.05.22 - 2001.10.04),[[ 北京市]] 人,中国著名[[ 力学]] 家、结构力学和工程教育专家,[[ 中国科学院]] [[ 中国工程院]] 两院院士<ref>[https://tech.gmw.cn/scientist/2015-09/23/content_17139665.htm 张维:力学家、两院院士],光明网,2015-09-23</ref>,民盟成员 。1929 年就读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在[[帝国理工学院|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获工学硕士学位,在[[ 德国]][[ 柏林]] 高工获工学博士学位。1944年在国际首次求得环壳在旋转对称载荷下的应力状态的渐近解。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1994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他曾任[[ 清华大学]] 教务长、副校长、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名誉副主任,深圳大学首任校长。 长期从事结构力学和固体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我国培养力学人才做出了贡献。曾三次参加我国科技长远发展规划并任土木建筑水利组组长和力学组副组长,推动了我国某些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后来在圆环壳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主编了《壳体文献汇编》、《力学丛书》和《世界力学名著译丛》等。
  
 
==人物经历==
 
==人物经历==
  
1913年5月22日张维出生于北京市一个税务职员家庭。父亲张图是旧京师译学馆的学员,清末民国初年供职河南安阳县税务局,并兼任家庭教师。
+
1913年5月22日张维出生于北京市一个税务职员家庭。父亲张图是旧京师译学馆的学员,清末[[ 民国]] 初年供职河南安阳县税务局,并兼任家庭[[ 教师]]
  
1915年张维出生后2年,其父便溘然长逝,仅靠父亲的积蓄及兄长的工资维持生活,家境清寒。
+
1915年张维出生后2年,其父便溘然长逝,仅靠父亲的积蓄及兄长的工资维持[[ 生活]] ,家境清寒。
  
早年经历
+
=== 早年经历===
1918年他5岁入北京小学,11岁考入 北京四中,15岁转考至天津 北洋大学预科。
 
  
1929年16 岁考入  唐山交通大学(现 西南交通 大学 )土木工程系,当时学校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以 罗忠忱、 顾宜孙、 黄寿恒为代表的唐山交大一代名师正值盛年,又有 朱物华、 刘仙洲、 华凤翔、 张正平、 张伯声等著名教授在校执教,使得 西南交通大学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工 学府之一。张维醉心于数学与物理学,而数学尤为突出。大学期间学业卓尔不群
+
1918年他5岁入北京小学,11 岁考入  北京四中,15岁转考至[[天津]]北洋 大学 科。
  
1933年20 弱冠之际,便以优异成绩毕业于 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结构工程) 工学 士学位。他 同班同学( 唐山交大 1933 届)五十余人中 美国 程院院士 林同骅 中国科 院、工程院院士 严恺、 刘恢先等人
+
1929年16 考入 唐山交通大学 (现[[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系, 当时学校名为国立交通大学唐山 工学 院,以罗忠忱、顾宜孙、黄寿恒为代表 的唐山交大 一代名师正值盛年,又 朱物华、刘仙洲、华凤翔、张正平、张伯声等著名教授在校执教,使得西南交通大学成为当时最为著名的 科学府之一。张维醉心于[[数学]]与[[物理学]] 而数学尤为突出。大学期间 业卓尔不群
  
大学 毕业 后,张维被分配到当时仍在向西延伸的、贯 东西的铁路 动脉 陇海铁路实习 辗转于潼关至西安 潼西段 在华阴 坝桥协理铁路施 工。
+
1933年20岁弱冠之际,便以优异成绩 毕业 于唐山交 通大 学土木工程系(主修结构工程) 获工学士学位。他 同班同学(唐山交大1933届)五十余人中有[[美国 程院]]院士林同骅 中国科学院 、工 程院院士[[严恺]]、[[刘恢]]先等人
  
 工作未及经年,便应母校之召,于1934年4月回到母校 唐山交通大学(现 西南交通大学),任结构力学与结构工程助教。在这期间,他开始与力学结下不解之缘。1933至1934年,美国公布了新版的铁路桥梁规范,张维查阅了大量力学著作和文献,撰写了对该规范内容力学理论根据的探讨论文。该篇论文以其独特的见地在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的报考与录取过程中,受到主审教授的高度评价。
+
大学毕业后,张维被分配到当时仍在向西延伸的、贯通东西的铁路大动脉[[陇海铁路]]实习,辗转于潼关至[[西安]]的潼西段工地,在华阴、坝桥协理铁路施工。
 +
 
 +
 工作未及经年,便应母校之召,于1934年4月回到母校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任结构力学与结构工程助教。在这期间,他开始与力学结下不解之缘。1933至1934年,美国公布了新版的[[ 铁路]][[ 桥梁]] 规范,张维查阅了大量力学著作和文献,撰写了对该规范内容力学理论根据的探讨论文。该篇论文以其独特的见地在中英庚子赔款留学的报考与录取过程中,受到主审教授的高度评价。
  
 
==留学英德==
 
==留学英德==
  
1937年,张维以优异的考试成绩作为第5届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生,留学英国。他怀着“科学救国”的信念,于9月中旬抵达伦敦,在当时颇有声望的 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A.J.S.皮怕德(Pippard)教授指导下学习,一年后即获帝国理工学校文凭(DIC)。这一年的寒假,为了求索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深入的工程知识,他跨过 英吉利海峡到德国进行考察。他对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F.特尔克(Tolke)教授的壳体理论研究很感兴趣,并见到壳体理论将会在 固体力学和结构工程研究中大放异彩,决定赴德国学习。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获准于1938年7月到柏林高等工业学院(今 柏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学教研室,在特尔克教授指导下进行壳体理论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只好继续留在德国。
+
1937年,张维以优异的考试成绩作为第5届中英庚子赔款公费生,留学[[ 英国]] 。他怀着“科学救国”的信念,于9月中旬抵达[[ 伦敦]] ,在当时颇有声望的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A.J.S.皮怕德(Pippard)教授指导下学习,一年后即获帝国理工学校文凭(DIC)。这一年的寒假,为了求索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深入的工程知识,他跨过[[ 英吉利海峡]] 到德国进行考察。他对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学校F.特尔克(Tolke)教授的壳体理论研究很感兴趣,并见到壳体理论将会在固体力学和结构工程研究中大放异彩,决定赴德国学习。经过一番周折,终于获准于1938年7月到柏林高等工业学院(今[[ 柏林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学教研室,在特尔克教授指导下进行壳体理论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只好继续留在德国。
  
1942年2月,任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力学教研室助教,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完成了隧道应力分析与弹性波石油勘探等项研究。
+
1942年2月,任柏林高等工业学校工程力学教研室助教,从事[[ 教学]] 与科研工作,完成了隧道应力分析与弹性波石油勘探等项研究。
  
1944年10月,他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张维在论文中利用特尔克导出的方程,采用渐近方法与贝塞尔函数,在国际上最先解决了圆环壳受任意旋转对称载荷作用下的 应力状态求解问题。由于当时中国小丰满水电站大型水轮机是由 瑞士埃舍尔-维斯机械厂(Escher-Wyss Maschinen-buu Fabrik)设计和生产的,张维为了掌握祖国工程建设需要的先进技术,通过各种渠道同该厂联系,终于在1945年9月获准移居瑞士,在当时很有名的埃舍尔-维斯机械厂研究部任研究工程师,从事旋转机械中的叉管、圆盘叶片的研究工作,同时等待回国的时机。
+
1944年10月,他以优秀的成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张维在论文中利用特尔克导出的方程,采用渐近方法与贝塞尔函数,在国际上最先解决了圆环壳受任意旋转对称载荷作用下的 应力状态求解问题。由于当时中国小[[ 丰满水电站]] 大型水轮机是由瑞士埃舍尔-维斯机械厂(Escher-Wyss Maschinen-buu Fabrik)设计和生产的,张维为了掌握祖国工程建设需要的先进技术,通过各种渠道同该厂联系,终于在1945年9月获准移居[[ 瑞士]] ,在当时很有名的埃舍尔-维斯机械厂研究部任研究[[ 工程师]] ,从事旋转机械中的叉管、圆盘叶片的研究工作,同时等待回国的时机。
  
 
==毅然归国==
 
==毅然归国==
  
1946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国的消息之后,张维商得厂方同意,毅然中止了合同,不等银行解冻,带着身边仅有的一点钱,在中国驻巴黎使馆的帮助下,全家三人从 马赛港坐船,途经西贡、香港,历经艰辛,回到祖国的上海。他回国后,先后受聘于 同济大学、北洋大学,
+
1946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国的消息之后,张维商得厂方同意,毅然中止了合同,不等[[ 银行]] 解冻,带着身边仅有的一点钱,在中国驻巴黎使馆的帮助下,全家三人从 马赛港坐船,途经西贡、[[ 香港]] ,历经艰辛,回到祖国的[[ 上海]] 。他回国后,先后受聘于[[ 同济大学]] 、北洋大学,
  
1947年,受聘于 清华大学,与已在清华执教的 钱伟长分担全校的力学课程教学。他先后讲授过材料力学、高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以及板壳理论等课程。
+
1947年,受聘于[[ 清华大学]] ,与已在清华执教的[[ 钱伟长]] 分担全校的力学课程教学。他先后讲授过材料力学、高等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以及板壳理论等课程。
  
 
1951年起,由于高校院系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张维开始担任行政、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
 
1951年起,由于高校院系调整和发展的需要,张维开始担任行政、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
  
1952年,他担任三校(清华、北大、燕京) 建设委员会工程处负责人,
+
1952年,他担任三校(清华、[[ 北大]] [[ 燕京 大学|燕京]] ) 建设委员会工程处负责人,
  
 
1954年任清华大学建设委员会主任,为三校和清华的基本建设作出了贡献。1952年到1956年,他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
 
1954年任清华大学建设委员会主任,为三校和清华的基本建设作出了贡献。1952年到1956年,他担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
  
1955年,张维被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
1955年,张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按照国家和学校的规划,清华筹建了一批新专业。
+
1956年,按照[[ 国家]] [[ 学校]] 的规划,清华筹建了一批新专业。
  
1958年,他筹建了工程力学数学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ref>[https://m.newsmth.net/article/Mechanics/4081?p=1 张维先生的故事],水木社区,2005-06-26 </ref>。1957年以后,张维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先后分工主管教学与科研,直至1966年“ 文化大革命”。
+
1958年,他筹建了工程力学数学系,并任第一任系主任<ref>[https://m.newsmth.net/article/Mechanics/4081?p=1 张维先生的故事],水木社区,2005-06-26 </ref>。1957年以后,张维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先后分工主管[[ 教学]] 与科研,直至1966年“ [[ 文化大革命]] ”。
  
1962年到1984年期间,他担任教育部工科力学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力学学科组织长。
+
1962年到1984年期间,他担任[[ 教育部]] 工科力学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力学学科组织长。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张维受迫害达数年之久。1976年春他主动提出离开领导岗位到校工厂参加劳动。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张维受迫害达数年之久。1976年春他主动提出离开领导岗位到校工厂参加劳动。
行 59: 行 60: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
 +
[[Category:教育家]]

於 2020年8月21日 (五) 04:15 的最新修訂

張維(1913.05.22 - 2001.10.04),北京市人,中國著名力學家、結構力學和工程教育專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1],民盟成員。1929年就讀於唐山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在德國柏林高工獲工學博士學位。1944年在國際首次求得環殼在旋轉對稱載荷下的應力狀態的漸近解。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83年創辦深圳大學。1994 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他曾任清華大學教務長、副校長、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名譽副主任,深圳大學首任校長。 長期從事結構力學和固體力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為我國培養力學人才做出了貢獻。曾三次參加我國科技長遠發展規劃並任土木建築水利組組長和力學組副組長,推動了我國某些新興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後來在圓環殼方面做出了系統的開創性的研究工作。主編了《殼體文獻匯編》、《力學叢書》和《世界力學名著譯叢》等。

人物經歷

1913年5月22日張維出生於北京市一個稅務職員家庭。父親張圖是舊京師譯學館的學員,清末民國初年供職河南安陽縣稅務局,併兼任家庭教師

1915年張維出生後2年,其父便溘然長逝,僅靠父親的積蓄及兄長的工資維持生活,家境清寒。

早年經歷

1918年他5歲入北京小學,11歲考入 北京四中,15歲轉考至天津北洋大學預科。

1929年16歲考入 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當時學校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以羅忠忱、顧宜孫、黃壽恆為代表的唐山交大一代名師正值盛年,又有朱物華、劉仙洲、華鳳翔、張正平、張伯聲等著名教授在校執教,使得西南交通大學成為當時最為著名的工科學府之一。張維醉心於數學物理學,而數學尤為突出。大學期間學業卓爾不群。

1933年20歲弱冠之際,便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修結構工程),獲工學士學位。他的同班同學(唐山交大1933屆)五十餘人中有美國工程院院士林同驊,中國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嚴愷劉恢先等人。

大學畢業後,張維被分配到當時仍在向西延伸的、貫通東西的鐵路大動脈隴海鐵路實習,輾轉於潼關至西安的潼西段工地,在華陰、壩橋協理鐵路施工。

工作未及經年,便應母校之召,於1934年4月回到母校唐山交通大學(現西南交通大學),任結構力學與結構工程助教。在這期間,他開始與力學結下不解之緣。1933至1934年,美國公布了新版的鐵路橋樑規範,張維查閱了大量力學著作和文獻,撰寫了對該規範內容力學理論根據的探討論文。該篇論文以其獨特的見地在中英庚子賠款留學的報考與錄取過程中,受到主審教授的高度評價。

留學英德

1937年,張維以優異的考試成績作為第5屆中英庚子賠款公費生,留學英國。他懷着「科學救國」的信念,於9月中旬抵達倫敦,在當時頗有聲望的帝國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A.J.S.皮怕德(Pippard)教授指導下學習,一年後即獲帝國理工學校文憑(DIC)。這一年的寒假,為了求索更好的學習條件和更深入的工程知識,他跨過英吉利海峽到德國進行考察。他對德國柏林高等工業學校F.特爾克(Tolke)教授的殼體理論研究很感興趣,並見到殼體理論將會在固體力學和結構工程研究中大放異彩,決定赴德國學習。經過一番周折,終於獲准於1938年7月到柏林高等工業學院(今柏林工業大學)土木工程系工程力學教研室,在特爾克教授指導下進行殼體理論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只好繼續留在德國。

1942年2月,任柏林高等工業學校工程力學教研室助教,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完成了隧道應力分析與彈性波石油勘探等項研究。

1944年10月,他以優秀的成績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工學博士學位。張維在論文中利用特爾克導出的方程,採用漸近方法與貝塞爾函數,在國際上最先解決了圓環殼受任意旋轉對稱載荷作用下的 應力狀態求解問題。由於當時中國小豐滿水電站大型水輪機是由瑞士埃舍爾-維斯機械廠(Escher-Wyss Maschinen-buu Fabrik)設計和生產的,張維為了掌握祖國工程建設需要的先進技術,通過各種渠道同該廠聯繫,終於在1945年9月獲准移居瑞士,在當時很有名的埃舍爾-維斯機械廠研究部任研究工程師,從事旋轉機械中的叉管、圓盤葉片的研究工作,同時等待回國的時機。

毅然歸國

1946年5月,在得知可以回國的消息之後,張維商得廠方同意,毅然中止了合同,不等銀行解凍,帶着身邊僅有的一點錢,在中國駐巴黎使館的幫助下,全家三人從 馬賽港坐船,途經西貢、香港,歷經艱辛,回到祖國的上海。他回國後,先後受聘於同濟大學、北洋大學,

1947年,受聘於清華大學,與已在清華執教的錢偉長分擔全校的力學課程教學。他先後講授過材料力學、高等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彈塑性力學以及板殼理論等課程。

1951年起,由於高校院系調整和發展的需要,張維開始擔任行政、教學與科研管理工作。

1952年,他擔任三校(清華、北大燕京) 建設委員會工程處負責人,

1954年任清華大學建設委員會主任,為三校和清華的基本建設作出了貢獻。1952年到1956年,他擔任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主任。

1955年,張維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56年,按照國家學校的規劃,清華籌建了一批新專業。

1958年,他籌建了工程力學數學系,並任第一任系主任[2]。1957年以後,張維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先後分工主管教學與科研,直至1966年「 文化大革命」。

1962年到1984年期間,他擔任教育部工科力學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力學學科組織長。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張維受迫害達數年之久。1976年春他主動提出離開領導崗位到校工廠參加勞動。

視頻

張維 相關視頻

工程數學視頻教程 全38講 上交
帝國理工學院:一切的開始

參考文獻

  1. 張維:力學家、兩院院士,光明網,2015-09-23
  2. 張維先生的故事,水木社區,2005-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