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引江济汉工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引江济汉工程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中文名称: 引江济汉工程

开工时间: 2010年3月26日

起点: 荆州区李埠镇长江龙洲垸河段

终点: 潜江市高石碑镇兴隆河段

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高石碑镇兴隆河段的大型输水工程,属于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汉江中下游治理工程之一。渠道全长约67.23公里,年平均输水37亿立方米,其中补汉江水量31亿立方米,补东荆河水量6亿立方米。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

工程初步设计批复总投资678577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投资385784万元,移民、水保及环境部分投资245728万元,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及调度中心投资2306万元,跨渠交通桥梁工程投资44759万元。根据国家批复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总报告,引江济汉工程与引江济汉通航工程一并立项,同步建设,因通航增加的投资不纳入南水北调工程投资。

2010年3月,引江济汉工程在长江荆江河段开工,工程从荆州区李埠镇长江龙洲垸河段引水到潜江市高石碑镇汉江兴隆段,地跨荆州、荆门两地级市所辖的荆州区和沙洋县,以及省直管市潜江市。

2020年7月14日,为减轻已超保证水位的长湖防汛压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引江济汉工程开始为长湖撇洪。[1]

背景

用长江之水来填补汉江,缘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

"引江济汉"工程旨在从长江干流中开挖一条人工运河向其第一大支流汉江"补水"。按照规划,工程从长江荆州段龙洲垸引水至汉江潜江段高石碑,全长67.1公里,主要任务是满足汉江兴隆以下生态环境用水、河道外灌溉、供水及航运需水要求。

工程规模

引江济汉工程主要包含渠道工程、河渠交叉建筑物、进出口控制工程、进口段110KV线路、机电安装、金属结构、安全监测、房建工程、绿化工程等。

主要建设

渠道工程:土方开挖、渠堤填筑、混凝土衬砌、堤顶路面等。

河渠交叉建筑物: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金属结构安装、房建施工等。

进出口控制工程:土方开挖、止水分缝板及预埋件、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土方回填、基础搅拌桩处理、金结设备安装等。

进口段110KV线路: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架线工程、附件安装、接地安装等。

机电设备:泵组设备、启闭机、清污机、起重机、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设备,自动化控制及通讯等设备的安装。

金属结构:各建筑物的闸门(含工作门和检修门)及其埋件的安装。

安全监测:沉降计、渗压计、测缝计、位错计、土压力计、水尺、基点、标点、观测房等的施工。

房建工程:钢筋制安、混凝土浇筑、砌体工程、墙面施工、门窗安装、屋面工程等。

绿化工程:沿引水渠道两侧渠坡及建筑物周边铺设草皮、植树等。

干渠

引江济汉工程等别为Ⅰ等,干渠主要建筑物按1级建筑物设计,次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通航标准为:限制性Ⅲ级航道、通航1000t级货船和双排单列一顶二驳船队。

引江济汉干渠横跨的河流属于平原地区,干渠穿越河道时渠道的防洪标准,均为50年一遇洪水设计,200年一遇洪水校核。

工程由引水干渠、进出口控制工程、跨渠倒虹吸、路渠交叉及东荆河节制工程等建筑物组成。沿线各类建筑物共计83座,其中各种水闸13座,泵站1座,船闸2座,东荆河橡胶坝3座,倒虹吸30座(其中河渠交叉26座,渠渠交叉4座),公路桥32座,生产桥24座,铁路桥1座。

引水干渠全长67.23公里,渠道设计流量350立方米每秒,最大引水流量500立方米每秒,补东荆河设计流量100m3/s,加大流量110m3/s。内坡坡比1:2~1:3.5,外坡坡比1:2.5。工程为Ⅰ等工程,主要建筑物均为1级建筑物。进口渠底高程26.10米,出口渠底高程25.00米,渠底宽60米,渠道内用砼块护砌,左岸渠顶设计宽7米,渠堤外坡脚有宽4米的绿化草为保护地,渠道以通水为主,兼顾灌溉与通航两种功能,可常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

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5719万m3,土方填筑1511万m3,混凝土 156万m3,钢筋制安3.98万t。

工程长江取水口将建设龙洲垸进水闸、泵站以及渠底宽60米的通水渠道工程,这将是除三峡工程外最大的水利、航运枢纽群。

工程意义

供水

"工程竣工后,长江水将由此汇入汉江,每年可补充汉江下游十多亿立方米水量。"湖北省南水北调局的官员称,"引江济汉"的进水设计流量为350立方米每秒,最大引水500立方米每秒。

湖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表示,"引江济汉"工程可基本解决中线一期工程调水95亿立方米对汉江下游"水华"的影响,解决东荆河的灌溉水源问题,并缓解南水北调后中下游水量减少的矛盾。

引江济汉工程建成后,对工程沿线及汉江中下游地区的抗旱、防洪、航运、生态修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4年8月,汉江中下游抗旱形势严峻,汉江水位偏低,东荆河断流。根据省领导指示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要求,工程提前49天完成并引水2.01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汉江下游抗旱的燃眉之急,得到湖北省政府通令嘉奖。

2017年7月,面对汉江流域特大旱情,累计引水14.6亿立方米,相当于12个东湖水量,汉江中下游及引江济汉工程沿线800多万群众受益。

截至2020年11月,累计调水230.42亿立方米,其中向汉江补水182.55亿立方米,向长湖、东荆河等地方补水47.87亿立方米,有效补充汉江中下游河段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了生态、灌溉、供水条件,改善了工程沿线及荆州城区水环境。

防洪

在防洪方面,引江济汉工程也发挥了巨大作用。2016年7月,面对汛期内长湖水位居高不下的状况,引江济汉工程在成功应对拾桥河、西荆河、殷家河等中小河流汛情的同时,两次为长湖撇洪1.1亿立方米,相当于降低长湖最高洪水位0.4米,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7月,为长湖撇洪4343.73万立方米。

航运

"引江济汉"工程起初设计只有通水功能,但为了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增加了通航功能:工程按限制性III级航道标准建设,设计航运能力为1000吨级。

航道全线人工开挖,且通过入水口的电排站、防洪闸等系统控制,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小,即使是枯水季节,仍可畅通无阻,新航道不仅缩短船舶绕道武汉的水运里程680公里,还形成一条长810公里千吨级高等级航道圈。北方的煤碳经铁路运至襄阳后,可以通过汉江,经引江济汉工程,转运至长江沿线地区,成为"北煤南运"的重要能源通道。不仅使汉江经济带更快融入长江经济带,还对构建湖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湖北产业布局,加快湖北区域经济发展,都将起到加速作用。截至2021年9月30日,累计通过船舶40669艘次。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