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荊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荊江

中文名: 荊江

外文名: Jing Jiang、Ching River

所屬地區: 長江中下游平原

長 度: 360 km

氣 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荊江(Ching River、Ching Chiang、Jing Jiang),中國長江自湖北省枝江湖南省岳陽縣城陵磯段的別稱。全長360公里。藕池口以上稱上荊江,以下稱下荊江。下荊江河道蜿蜒曲折,有「九曲迴腸」之稱。荊江以北是古雲夢大澤範圍,以南是洞庭湖,地勢低洼,長江帶來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積。東晉時代開始築堤防水,圍墾雲夢大澤,至明代形成北岸荊江大堤。由於泥沙不斷沉積,河床已高出兩岸平原,成了「地上河」。北岸靠180多公里的荊江大堤保衛富饒的江漢平原。大堤經多次全面整修,防洪能力有了提高。


三峽大壩,葛洲壩等水利工程的建成,改善了荊江區域的航運能力。[1]


地理位置

荊江,長約430公里,因屬於古代的荊州而得名。有上荊江和下荊江之分。上荊江(枝城—藕池口),河道比較穩定 ;下荊江(藕池口—城陵磯),河道蜿蜒曲折,素有「九曲迴腸」之稱。荊江北岸是江漢平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地勢低洼,由於荊江河道彎曲,洪水宣洩不暢,故極易潰堤成災,有「萬里長江,險在荊江」之說。


荊江以北是古雲夢大澤範圍,以南是洞庭湖,地勢低洼,長江帶來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積。1600年前的東晉時代開始築堤防水,圍墾雲夢大澤,至明代形成北岸荊江大堤。由於泥沙不斷沉積,河床已高出兩岸平原。


長江出三峽,在宜昌進入中游後,穿過夾江對峙的虎牙山、荊門山河谷,突然變得開闊起來,兩岸不再是「猿聲啼不住」了,而是進入「楚地闊天邊,蒼茫萬頃連」的大平原。由於長江進入平原後流經古荊州地區,所以,這段河道通稱荊江。荊江從湖北枝城到湖南洞庭湖的出口城陵礬,全長423公里。其中又以藕池口為界,分為上荊江和下荊江。下荊江是典型的婉蜒性河道,全長240公里的堤岸其實只有80公里的直線距離,江水在這裡繞了16個大彎,所以,這裡有了「九曲迴腸」的說法。荊江南岸是洞庭湖平原,北岸是江漢平原,地勢都很低,特別是北岸的江漢平原。


自然資源

荊江流域的地區資源豐富。境內土壤肥沃,氣候宜人。農業資源豐富,是中國和湖北省確定的優質糧、棉、油和水果、水產生產基地。


荊江流域的荊北平原根據2008年統計時有500萬人口和800萬畝耕地,以及許多城鎮和其他重要資源的防洪安全。而漢南、漢北兩區有460 萬人、860萬畝耕地和武漢市以及幾條鐵路、公路交通幹線。


荊江流域的地區山水風光獨特,自然景觀異彩紛呈。武漢東湖武當山大洪山襄陽古隆中通山九宮山赤壁陸水湖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鍾祥大口、當陽玉泉寺、宜昌大老嶺、興山龍門河、長陽清江、五峰柴埠溪、襄陽鹿門寺、谷城薤山、咸寧潛山、荊州八嶺山武漢九峰山大別山天堂寨神農架松滋洈水等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神農架、五峰後河、長江新螺段及天鵝洲故道白鰭豚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神農架、武當山、明顯陵分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與自然保護圈計劃」和「世界文化遺產目錄」。


人文資源

文化沉澱豐富,文物古蹟眾多。荊江地區楚文化根基深厚,特色鮮明,影響很大。僅江陵縣就有楚城遺址5座,楚文化遺址73處。宗教文化在湖北發育充分,明朱棣「北建故宮,南修武當」,形成了武當山九宮九觀,堪稱中國道教文化的寶庫。


三國歷史煙雲陳跡,以荊州古城、赤壁、當陽、隆中等為代表的三國文化是荊江旅遊文化的又一特色。


具有生態、歷史文化、工程建設奇觀、地域民俗、區位等五大資源優勢:森林面積廣闊,神農架是全球中緯度地區唯一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森林;集中了楚文化、三國文化、巴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湖北5大文化體系中的4大文化;擁有舉世聞名的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以土苗少數民族風情和武當山地區民間故事為代表的民俗文化;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入川陝湘渝的重要通道,與世界知名的湘西、西安、豫南、渝東等風景名勝旅遊區道路相連。


江道特點

大江自三峽的瓶口——南津關奔涌而出後,再也沒有高峽深谷的阻擋。「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長江終於結束了它4500餘千米奔騰激越的上遊行程,進入平野無垠水天一線的中下游平原。南津關以下的長江,雖然比三峽遠為寬闊,但兩岸山勢未盡,分布着屬白堊系、第三系的紅色碎屑岩丘陵,谷深100~150米,江邊有多級基座階地分布,河床寬數百米,河漫灘狹窄,河道微彎,彎曲處有邊灘、心灘出露,河道變化較穩定,屬單一微彎型河道。


荊江原長404千米,後來縮短為331千米,寬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河道呈西北、東南向,習慣上以藕池口為界,分為上荊江和下荊江。上荊江長164千米,河道彎曲並呈周期性展寬,河彎曲折率「ZW」是指河道的彎曲程度,通常用河道的長度與彎頸間直線距離的比值——曲 折率來表示。曲折率大,河道蜿蜒大;曲折率小,河道順直。為1.7左右,為順直微曲性河道。水道分歧,汊江發育,心灘和江心洲較多 ,在荊江18處江心洲中,上荊江即占16處,因而水流分散,具有分汊型河床特色,濱江的枝江縣名即源於此。下荊江江流蜿蜒曲折,河道長度為240千米,而直線距離只有80千米,江流在這裡繞了16個大彎,素有「九曲迴腸」之稱,屬典型的蜿蜒型河道。


下荊江自由河曲極為發育,橫向擺幅達20~40千米,河彎曲折率平均為3,在中國的蜿蜒性河道中居首位,而其中的孫良洲河彎道河道的 長度為10餘千米,直線距離不到500米,曲折率高達25。人們根據河彎的平面形狀,把類似孫良洲這樣的河彎稱為「河環」。


蜿蜒型河道在水流的作用下,河彎的凹岸不斷崩坍,河彎變得更加彎曲。「一彎彎,彎彎變」,河道向下游蠕動,河長逐漸增長;河彎繼續自由發展就形成幾乎對穿的河環,河環狹窄處一旦被洪水沖穿,便發生自然裁彎,河長就迅即縮短。如此周而復始,交替出現,河床就很難穩定下來。據統計,下荊江自二十世紀處以來來,曾發生過十餘起自然裁彎,1972年發生的石首縣沙灘子自然裁彎。自然裁彎發生後,江水從河曲頸部通過,成為新河,老河道上下口門淤塞,形成牛軛湖。下荊江兩岸分布了許多牛軛湖,如尺八口、月亮湖、大公湖、西湖、沙灘子等,正是荊江古河道的殘跡。


下荊江自由河曲之所以特別發育,有其特定的自然和人為原因。首先,下荊江河谷上部為粘土層,受其限制,河床斷面較窄,而河谷下部為細沙層,沙層頂板又超出枯水位,故易發生強烈的崩岸,這一河床邊界條件對形成半徑較小的穩定河曲十分有利;其次,汛期洪水和泥沙從長江分流入洞庭湖主要經上荊江三口,因此,下荊江年內和年際流量變幅較小,又受洞庭湖出湖流量的回水頂托的影響,使下荊江比降十分平緩、穩定,水流切灘作用減小,有利於曲流的發展;第三,沿江堤防堵塞了分流穴口,限制了河曲帶的寬度,增大了流量,也促進了河彎發育。


太過彎曲的河道,不僅徒然增長了航程,而且由於彎道內流速減小,容易淤積成沙洲淺灘,阻礙航行;同時,也降低了洪水下泄的能力,容易造成洪水壅塞,引起堤防潰口。因此,進行人工截彎,順直河道,實為必要。1967、1969年水利工作者兩次成功地在下荊江進行了中洲子和上車灣人工裁彎工程和一處天然裁彎,在穩定河勢、防洪和航朔矯媯?加忻饗緣?效益。20年來,長期搖擺不定的中洲子、上車彎河段,已漸漸穩定下來,下荊江的行洪能力,也由於彎道的減少而提高,一般可增加4000米/秒的泄洪量,大大減輕了洪水對荊江大堤的威 脅,下荊江的河道也因之縮短了80千米。


歷史上,荊江洪水給兩岸人民帶來過深重災難。從公元1385年(明洪武十八年)到公元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荊江大堤共有91個年份潰口。從1931年到1949年的18年中,荊江兩岸有16個年份遭受洪災,幾乎年年遭災。


特大洪水給荊江帶來的災害有6次,均發生在1788年到1954年的166年間。荊江的險要還在於它兩岸已發展成為人口密集的經濟發達地區。由於荊江北岸的荊江大堤的保護範圍有18000平方公里、800多萬人口以及武漢、荊州、沙市等重要城市、江漢油田和京廣線,因此,中國把荊江大堤定為確保堤段。一旦荊江大堤發生不測,將給人民帶來重大損失。有關論證預測,三峽工程建成之前,如果枝城上游發生每秒11000立方米的洪水,在採取了所有可能的應變措施以後,萬一在沙市的鹽卡發生潰口,即使設想鹽卡水位44.6米,潰口沖開的口門可達1500米,最大水量可達每秒5萬到7萬5千立方米,水頭高12米多;第一天進入江漢平原的水量將達45.7億立方米,10天進入平原的水量約400億立方米,將有2000平方公里水深達到2米;長江有可能因此改道。


近代荊江最大的一次水災發生在1935年7月。據當時出版的《荊沙水災寫真》,當時荊州城外「登時淹斃者幾達三分之二。其倖免者 ,或攀樹顛,或騎屋頂,或站高阜,均鴿立水中,延頸待食。不死於水者,將惡死於飢,並見有人剖人而食者。」新中國成立以後,荊江的治理進入一個全新時代。治理的方法:一是加強荊江大堤,二是修建分蓄洪區,並將下荊江截彎取直,以分減荊江洪水,提高荊江的宣洩能力,同時計劃在上游修建水庫。


因此,在現有人口密度上,潰口造成的死亡人數,在白天至少50萬,在夜間至少在70萬。新中國成立後,荊江的防洪建設受到中國歷屆國家領導人的重視。毛澤東多次對人說:「你們可以輕視任何人,輕視任何東西,但是,你們千萬不可以瞧不起黃河,瞧不起長江。」從20世紀50年代起,他多次過問三峽工程的設計研究,直至生命最後的日子,仍念念不忘治理長江水患的事業。周恩來曾在1958年南寧會議後,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冒雪考察荊江大堤,同當地領導商討治理荊江水患和加固荊江大堤的問題。同年又在國務院召集湖北、湖南兩省負責人專門研究擴大荊江分洪區分洪能力的問題。江澤民任黨的總書記不久,即視察荊江大堤、荊江分洪工程,認真聽取了湖北盛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和荊江沿岸各地負責人關於防汛工作的情況匯報。


荊江的防洪設施建設新中國成立後得到迅速發展。經過多次整修、加固、續建,荊江大堤平均每米堤長加築土方180立方米,共計完成土 石方工程量10134萬立方米。較1949年堤高平均加高1.5-2米,堤面平均加寬3米,斷面加大一倍以上。荊江分洪區於1952年4月動工,1953年4月完成。這一極有預見的舉措,竟於次年即1954年發揮極大效用。有專家研究判定,荊江分洪區的運用,以幾十倍的比例削減了1954 年特大洪水造成的損失。


荊江之水實際上全要靠荊江大堤擋住。分洪只是不得已的保全大局的措施。


荊江大堤

為了抗禦洪水,歷代在荊江北岸修築有大堤。荊江大堤始建於公元345年(東晉永和元年),由荊州刺史桓溫陳遵主持修築,當時名金堤 。公元907~911年(五代後梁開平年間)在東晉金堤的下游修築江陵寸金堤;北宋時荊州太守鄭獬主持築沙市堤;南宋又修黃潭堤,並加築寸金堤。經兩宋的擴建和培修,荊江大堤已初具雛形。


南宋初期,由於荊州、襄陽一帶處於宋、金對峙區,數十年的戰亂,使得這一帶殘破不堪,人口流亡,堤防更是無人顧及,年久失修的堤防汕刷殘缺,防洪作用顯着降低甚至基本喪失。


直到公元1157年(紹興二十七年)劉琦任荊南知府和後期孟珙大興屯田後,荊江北岸沙市以下堤防才得到恢復與發展,堤防因眾多穴口的堵塞更加連貫,南岸也出現較大規模的築堤,僅公安一縣,孟珙即創築了趙公、斗湖等堤。隨着元代、明初江漢平原垸田大規模的發展,荊江穴口大量消亡。


嘉靖以前,荊江兩岸尚有采穴、油河、調弦、郝穴及新沖等眾多穴口存在,僅公安縣沿江就有十數口。到了公元1530年(嘉靖十八年)堵塞監利新衝口,公元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堵江陵郝穴,在此前後,采穴、油河、調弦相繼淤墊。萬曆年間,今公安縣沿岸連亘數百里的江堤堵塞了10多個分流口。至此,北岸穴口幾乎消亡,荊江大堤連成一線;南岸則剩下虎渡河口和調弦渡口向洞庭湖分流。


公元1860年(清咸豐十年)石首烏林江段潰決,形成藕池分流,公元1873年(同治十二年)松滋黃家鋪、龐家灣潰決,沖成松滋河,「荊江四口」向洞庭湖分流格局形成。荊江大堤雖已形成,並粲「四口」分流,但兩岸並不能因此而太平。由於泥沙的淤墊, 荊江河床不斷 抬高,甚至連枯水季節也高於北岸地面,大水時,在荊州的樓房上眺望江面的船舶,仿佛從屋頂上駛過一般,成為有名的「懸河」。垸田的發展,穴口的堵塞,大量湖泊的湮廢,使荊江分洪、畜洪能力大為降低,當洪水超過荊江宣洩能力後,荊江大堤不可避免地發生潰決。據歷史文獻記載統計,從公元1497年(明朝弘治十年)至公元1849年(清朝道光二十九年) 的352年裡,荊江大堤共潰決24次,平均15年一次。由於潰口洪水居高臨下,江漢平原坦蕩遼闊,淹沒範圍大,損失自然嚴重。一次水災,三年難以恢復。所以荊江地區流行着這樣的民謠:「不懼荊州干戈起,只怕荊堤一夢終。」


由於大堤並非一次築成,而是千百年來不斷加高培厚的,以至土質複雜,粘結性能差,又多蟻穴獾洞,而且堤基多為砂卵石層,上面的粘形土層很薄,堤身、堤腳都容易潰口,產生翻沙鼓水險情。


荊江大堤的這種險狀直到解放後,經過幾次大規模修築,才大為改善。1949年汛期,荊江出現了44.49米的洪水位,沿堤險情叢生。剛剛 解放荊州的解放軍戰士與當地民眾一道投入堵口搶險和復堤的戰鬥。1952年在興建荊江分洪工程的同時,又對大堤進行了加固。1954年七八月間,長江發生了百年以來罕見的洪水,荊江大堤岌岌可危,長江干支流其他堤防多處發生漫溢和潰口。這年汛後又按1954年最高水位超高1米的標準,對大堤進行大規模的整修。此後還不斷通過老堤翻築,清除洞穴,護岸固基,加高培厚等措施,提高堤防防洪能力。荊 江大堤,普遍加高2米左右,堤身也相應加寬加固,堤面形成從8~30米的寬闊的堤頂公路,堤內堤外,楊、柳、松、杉綠蔭覆蓋,景色秀逸宜人。從1955年汛期以來,荊江雖出現了有水位記錄的100多年來的罕見洪水,但荊江大堤卻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安然無恙。尤 其是1998年的夏天,長江爆發百年來難遇的特大洪水,但在黨中央的關懷與指揮下,百萬大軍嚴防死守,確保了荊江干堤的安全。這道堅不可摧的「水上長城」,使沿江的歷 史名城和千里沃野成功地得到了保護。


1998年8月以後,長江水位居高不下,荊江大堤由於長時間高水位浸泡,隨時有潰堤崩垸的危險。截止8月1日,湖北省累計排除險情3984 處,全省有210多萬人晝夜巡查,嚴防死守,確保長江大堤安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