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平度年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平度年画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平度年画

来自;民间

主体;惩恶扬善、尊崇忠良

目的;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

平度年画山东省的传统民俗工艺品。约起源于清光绪年间,师承潍县年画,并完整地保存了其早期的精髓和神韵。山东平度年画均采用木版套色刷印,色彩上采用紫色和大片的水绿、水粉色,显得柔丽清秀。山东平度年画题材上以时事和戏文故事占相当比重;构图上干净利落、细腻生动,并且画面上多饰有横线底纹,线条工细挺拔,在其他年画产地中独树一帜。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古代劳动人民创作了丰富多彩的门画,用以辞旧迎新·驱邪纳福。如今,人们仍然保持着春节时贴门画的传统习惯来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祈求。[1]

题材

年画来自民间,被赋予了惩恶扬善、尊崇忠良、赞美勇武的主题,在为劳动人民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起到了激励奋发的作用。在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的潍坊杨家埠四川绵竹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年画中,也都可以看到相近的题材和表现形式,如表现喜庆吉祥的《欢天喜地》、《金玉满堂》、《连年有余》等,有表现历史故事、戏曲人物的《白鹤关》、《大战长坂坡》、《三英战吕布》、《连环寨》等等,还有民间笑话、寓言和神话故事为内容的《刘孩金蟾》、《花果山》、《八仙》等,其他如民国时期的《日德大战青岛图》、《攻打南京图》、《湖北军事图》等也非常珍贵。

华容道》 取自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图中的场景、道具、人物装束及造型等,是戏曲舞台的翻版,而可见年画与戏曲的密切关系。关公左右为周仓、关平,背后"关"字大旗高挑,曹操正向关公哀求,身后是张辽、许渚等部将。关公为红脸,表忠义之意,曹操为白脸,表奸诈。人物形象、动态对比鲜明,各具个性。民间也有的《华容道》年画绘有蜀国的五虎上将,这虽然不同于《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但用来描写蜀兵对曹操的围困,具有戏剧的写意性。

溯源

平度宗家庄的木版年画脱胎于山东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其创始人是清朝道光年间平度西郊宗家庄村宗有名。据《平度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全村已有三十多户开设年画作坊,在省内外享有声誉。年画的制作工艺颇为复杂,刻制木版年画的木版多采用棠梨木,其木料质地坚硬细腻。刻版前要先刻线板,即把年画的墨线稿反贴在棠梨木上,把轮廓线部分刻掉,然后再按照线板的样子和设计好的色彩刻出数块色版,这样才能制成一整套的年画版。当然,年画的内容也很有讲究。

传承

平度年画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木版年画是我国绘画艺术中的一个优秀画种,青岛平度市宗家庄木版年画,不仅誉满国内,而且在海外亦颇有名气。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早在清朝道光年间,该村宗有明等人前去潍县杨家埠贩卖年画,因经常与年画艺人打交道,耳濡目染,便萌生了自己刻版印制年画的念头。经过充分准备,遂请杨家埠师傅进行指导,从此,宗家庄便有了自己的年画生产作坊。至清光绪初年,宗家庄木版年画逐渐成熟,至光绪年间,年画作坊已发展到 30余家,全村几乎家家都以年画生产为业,并相继在平度城西关大街开设了"新盛元"、"公兴义"、"北新成"、"东增盛"等十几家年画店。平度年画曾一度兴旺,每当秋种结束后,尤其进了农历腊月,作坊昼夜赶印,客商熙来攘往,产品行销遍及胶东半岛,进而扩大至东北甚至并流传海外。

宗家庄

木版年画按用途可分为神供类和装饰类,其题材形式多样,大都和农村房屋建筑密切结合。包括"三裁"、"窗顶"、"窗旁"、"财神"、"门神"、"灶码"、"围桌"、"美人条"、"站童子"、"毛方子"等。就内容而言,主要表达劳动人民的意愿,多用寓意、夸张、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鹿、、喜鹊、梅花、石榴、莲花等吉祥图案与画面中故事情节巧妙结合,如《喜庆有鱼》、《喜上梅梢》,借以表达人们除病消灾、吉祥如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有些是表现历史故事和历代英雄人物的,如《空城计》、《穆桂英挂帅》等。亦有神话传说《天仙配》、《白蛇传》等。还有以民间故事、寓言故事为内容的,如《老鼠娶亲》等。

木版年画的宗家庄木版年画的特点是重用大红大绿艳紫明黄,色彩鲜艳,强烈沉着;构图完整、饱满、匀称;造型夸张、粗犷、朴实;尤其是"线版",以线条的流畅、工细、刚劲、挺拔的特点和风格,在诸种木版年画中独树一帜。

年画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它更是一种风尚的代表,是民俗传承的载体。近几年,为保护这一古老的传统民俗艺术遗产,平度市文化馆、博物馆及宗家庄村委深入发动群众,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年画刻版上千件。还专门成立了宗家庄木版年画研究会,青岛市民俗博物馆还专门开设了"宗家庄木版年画陈列室"。宗家庄木版年画,这一植根于民间的艺术之花,正随着时代发展焕发着蓬勃生机。

相关视频

平度行——年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