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希土战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希土战争(英文:Greek- Turkish War,希腊文: Ελληνικό-Τουρκικό πόλεμο,土耳其文: Türk-Yunan savaşı )

1897年与1919~1922年期间希腊土耳其之间发生的两次战争。第一次战争又称三十天战争。第二次战争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爆发。当时土耳其政府接受协约国强加的丧权辱国条约。但土耳其人民拒不承认,在凯末尔的领导下奋起斗争。

第一次

1897年的希土战争指希腊和土耳其为争夺克里特岛而进行的战争。1896年5月,克里特岛上的希腊人为摆脱土耳其的桎梏和并入希腊举行了起义,同年11月,土耳其向克里特人宣战来作为对此的回答。1897年2月希军的一支部队前来援助起义者。英、法、俄、德、意和奥地利宣布克里特在“欧洲保护”下实行自治,并于4月5日派遣登陆部队占领该岛。土耳其随即对希腊宣战。由德国教官训练的土耳其军队在兵力和兵器方面大大超过希腊军队,并对战争作好了准备。土耳其在色萨利和埃皮鲁斯拥有步兵9.4万人、骑兵1660人、火炮234门,而希腊人只有步兵5.5万人、骑兵970人、火炮144门。土耳其的作战计划是以主力进攻色萨利,并用两个师的兵力防御埃皮鲁斯。希腊指挥部计划在第一阶段用两个师的兵力防御色萨利,并向埃皮鲁斯实施进攻,以便解放该地区,同时还指望首战告捷会引起反土起义。

但希军在色萨利的边境交战中就遭到失败,并于4月13日放弃了拉里萨城,撤往特里卡拉市。希腊对战争没有做好准备,以康斯坦丁王储为首的希军指挥平庸无能,部队的战斗力不强,以及土军在兵力和技术装备方面占据优势—这一切造成了希军在色萨利地区的法萨卢城、韦利斯蒂农城以及在埃皮鲁斯地区的彭泰—皮加季亚城、阿尔塔和普雷佛扎等城附近的失败。这次战争5月5日在多莫科斯告终。经过大国调停,于5月7日签订了停战协定。根据1897年12月4日在君士坦丁堡签订的和约,希腊将色萨利的6个不大的、但在战略上却很重要的地区割让给土耳其,并赔款400万土耳其镑。克里特岛仍归土耳其管辖,但在欧洲诸国的压力下,不久,土军撤离克里特岛,该岛成为国际保护领地。1898年建立自治政府。1913年签订的《伦敦条约》最后把克里特划归希腊[1]

第二次

1919~1922年期间,为了镇压人民反抗和防止意大利占领土耳其的士麦拿,协约国支持希腊对安纳托利亚的领土要求,希腊于1919年5月15日占领士麦拿,导致第二次希土战争,1921年6月25日希腊政府拒绝协约国的和平调解。7月17日希军占领屈塔希亚,并企图攻占安卡拉。土军撤退到萨卡里亚河东岸,连续激战22天,阻止了希军进攻。1922年8月26日土耳其18个步兵师和4个骑兵师发动反攻,希军开始全线溃退,9月9日土军夺回了士麦拿,16日将最后一批希军赶出小亚细亚。1923年7月24日签署了《洛桑条约》,希腊被迫将东色雷斯、伊姆雷斯岛和特内多斯岛归还土耳其,放弃对士麦拿的要求。

希腊前首相古纳里斯等6人被判处死刑,国王康斯坦丁一世(1913-1917,1920-1922在位)被迫让位,流亡国外[2]。战争给希腊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使希腊的社会政治经济长期处于危机和动乱之中。

视频

希土战争 相关视频

希土战争:一战战胜国希腊入侵战败国土耳其,反被土耳其狂虐
希土战争战线变化

参考文献

  1. 希腊与土耳其的新仇旧恨,看点快报,2018-05-26
  2. 一战后的希土战争,腾讯网,2019-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