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巴黎和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巴黎和约
[1]原图链接

巴黎和约(Peace of Paris)指一系列在巴黎凡尔赛签订的战争和约,别名美英凡尔赛和约。在七年战争、北美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美西战争、一战、二战等战争战后,都签订过以《巴黎和约》为名称的战争和约文件。

和平条约

(北美独立战争)美国和英国为结束美国独立战争而缔结的和平条约。又称《美英凡尔赛和约》。1783年9月3日签订于巴黎附近的凡尔赛。和约共10条,主要内容有:英国正式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国家,放弃对美国的统治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确认美国疆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两国人民从此永久和平,停止在海上、陆上的一切敌对行动并互释战俘;英从美境内所有港口、地区、港湾撤出全部军队和舰艇,该和约的签订使美国获得完全独立。

和约历史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2]原图链接

结束克里木战争(克里米亚战争)的和约。1856年 2月25日起,克里木战争交战国英、法、撒丁、土耳其与俄国以及和议发起者在奥地利举行会议,后因讨论黑海海峡问题又邀请1841年《伦敦海峡公约》签字国之一普鲁士参加。3月30日签订《巴黎和约》。和约规定欧洲列强正式承认土耳其为“欧洲协调”的一国,并保证奥斯曼帝国的“独立与完整”;俄国把多瑙河口及南比萨拉比亚归还给摩尔达维亚,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境内(包括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东正教教徒的保护权,由列强共同保障其利益。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仍处于土耳其宗主权之下,塞尔维亚自治但土耳其苏丹对塞尔维亚的最高权力仍保留;俄国将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收复被英、法联军占领的塞瓦斯托波尔及克里木的其他城市;黑海中立化,黑海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禁止各国军舰通行,俄、土在黑海都不得保有6艘以上800吨的轮船和4艘以上200吨的船只,也不得在黑海沿岸设立海军兵工厂和海军要塞。多瑙河上贸易航行完全自由,对一切国家开放,并由英、俄、法、奥、普、撒丁和土耳其组成“欧洲多瑙河委员会”来保证这一规定的执行。

《巴黎和约》的签订对俄国打开黑海海峡向南扩张的企图是一个沉重打击。使英、法两国在奥斯曼帝国境内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地位。土耳其则沦入由欧洲列强支配和摆布的境地。

七年战争

不列颠和汉诺威与法国和西班牙于1763年签订的结束七年战争的和约。和约规定,不列颠取得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原属法国的地区,不列颠用哈瓦那换取西班牙的佛罗里达,作为补偿,西班牙再从法国取得路易斯安娜,此外不列颠在印度、加勒比海和西非也有收获。

美西战争

美西战争
[3]原图链接

美国和西班牙为结束两国1898年战争而缔结的条约。1898年12月10日由双方代表在巴黎签订。和约共17条,主要内容有:

①西班牙放弃对古巴的一切主权要求和所有权,由美国予以占领。

②西班牙将波多黎各岛和西印度群岛中其他西属岛屿及关岛让与美国。

③西班牙将通称菲律宾群岛的各岛屿让与美国,在本条约互换批准书后3个月内美付给西2000万美元。

④双方互相遣返战俘。

⑤两国互换条约批准书后,西军撤离菲律宾和关岛,各处堡垒和海岸防御工事中的重型大炮(野战炮除外)在条约生效后6个月内仍置原地,美国可出资购买。

⑥美国承诺在互换条约批准书之日起10年内,允许西班牙船舶和货物以美国船舶和货物所得到的同样条件进入菲律宾群岛各港口;西班牙有权在已放弃或让与其主权的领地的港口和地方设立领事馆。

1898年4月,美西战争爆发。同年7月,西战败求和,于8月12日被迫在华盛顿同美签订停战协定。10月1日,美西开始在巴黎举行和会,12月10日签订本和约。美国通过该和约夺得西属大片殖民地,增强了其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政治、经济与军事地位,揭开了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序幕。

一战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和约之一。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郊凡尔赛宫签订,1920年1月10日生效。签字国有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比利时、玻利维亚、巴西、古巴、厄瓜多尔、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汉志(今为沙特阿拉伯一省)、洪都拉斯、利比里亚、尼加拉瓜、巴拿马、秘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暹罗(今泰国)、捷克斯洛伐克乌拉圭等战胜国为一方,战败国德国为另一方。美国代表虽签了字,但因参议院未批准该和约,故签字无效。

参加和会的各国之间矛盾重重,经过激烈讨论的讨价还价,1919年6月,德国被迫与协约签署了《凡尔赛和约》。

《凡尔赛和约》内容:

①阿尔塞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

②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

③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

拿破仑战争

1814年,会议讨论了整个欧洲在拿破仑战争后的现状的问题。拿破仑1814年第一次退位以后,法国与第六次反法联盟国家签定了第一次巴黎和约。法国利用反法联盟之间的分歧,迫使他们放弃对法国的过分要求。

二战

反法西斯同盟国与法西斯德国的盟国意大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和芬兰分别缔结的和约的总称。亦称《五国和约》。1947年2月10日订于巴黎,同年9月15日生效。同五国(其中一国或若干国)签订和约的国家主要有苏联、美国、英国、法国、中国、比利时、白俄罗斯、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波兰、乌克兰、南斯拉夫、印度、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巴西、埃塞俄比亚等。

《五国和约》分别包括序言及领土、政治、军事、经济和赔偿等条款。

序言宣布结束战争状态;战胜国承诺赞助意、罗、保、匈、芬加入联合国的要求。

军事条款

巴黎和约
[4]原图链接

军事条款和约规定:

①意、罗、保、匈、芬五国军队和军事装备只能是对内和纯防御性的;限期拆除边境和其他地区的一些永备工事和军事设施;禁止试验、生产或拥有任何类型的原子弹、导弹和远程火炮等武器;不得建造、获取、使用或试验航空母舰、潜水艇或特种攻击艇;不得装备任何类型的轰炸机。

②意、罗、保、匈、芬五国陆海空军人数限为这些国家防卫所需最低数额,其中陆军分别不超过25万人、12万人、5.5万人、6.5万人和3.44万人,海空军(含防空炮兵)分别不超过5万人、1.8万人、1.05万人、0.5万人和0.75万人。

③允许意海军保留2艘主力舰及其他舰艇43艘,各型舰只总吨位不得超过6.75万吨(不含2艘主力舰);罗、保、芬海军总吨位限额分别为1.5万吨、0.725万吨和1万吨。

④意、罗、保、匈、芬空军各型飞机总数限额分别为350架、150架、90架、90架和60架。

⑤意陆军装备的重、中型坦克总数不得超过200辆。五国还承担与同盟和参与国完全合作,务使德、日不可能在其境外采取重新武装的任何措施。 赔偿和返还条款和约确认对侵略所造成的损失进行部分赔偿的原则,规定了意、罗、匈、保、芬五国向有关国家的赔偿数额,并要求在短期内返还从任何联合国家领土内移去的财产。

除上述共同条款外,对罗、保、匈和约还包括在多瑙河航行自由的一般规定;对意和约还包括关于战争罪行,关于联合国家在意的财产、权利和利益,以及解决争议等特别条款。除对芬(未被占领)和约外,其他和约都规定,自和约生效之日起90天内盟军从占领国撤出,但苏联有权在匈、罗领土上留驻维持与奥地利苏占区交通线所必需的武装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罗、保、匈、芬五国曾与德日结盟参与侵略战争,但于1943年和1944年陆续退出,同反法西斯盟国签订停战协定,并程度不同地参加过反法西斯斗争。鉴于它们与德、日有所区别,美、英、苏于大战末期商定,在对德、日媾和前,先同它们媾和。1945年9月,伦敦第一届外长会议开始讨论和约条款。此后经同年12月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1946年7~10月巴黎和会及11~12月纽约四国外长会议,才完成了对和约文本的最后审定。

和约的缔结是同盟国在战后初期为解决战争遗留问题而取得的重要成果。它基本上是战争结束时的军事形势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反映,也是美苏等国相互斗争与妥协的产物,对战后欧洲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和约关于肃清法西斯势力和实现民主自由的条款,有助于巩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但和约中关于领土疆界变动的某些条款,对以后有关国家的相互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

政治条款

政治条款和约规定:


①意、罗、保、匈、芬五国须保证本国公民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取缔国内一切法西斯组织,今后不准此类组织复活、存在和活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保证逮捕犯有战争罪和违反和平与人道罪者,以及被控在战争期间因叛国或通敌之任何盟国或参与国国民,并交付法庭审判。

②意大利放弃在非洲前殖民地(利比亚、厄立特里亚、意属索马里)的一切权利,放弃由《辛丑条约》在中国攫取的一切特权,放弃在阿尔巴尼亚和埃塞俄比亚夺得的一切权利和特权。

③芬兰的奥兰群岛实行非军事化;苏联放弃租借汉科半岛的一切权利,作为交换,芬兰将波卡拉半岛之领土、领水租与苏联建立海军基地,租期50年。

领土条款

领土条款宣布废止法西斯国家改划的欧洲版图,确定一些国家的新疆界:

①意大利疆界仍为1938年1月1日原有疆界,但在意法边界的4个地区作有利于法国的微小调整;意南边境的伊斯特拉半岛和尤利亚克拉伊纳一部分、阜姆城(今里耶卡)、扎拉(今扎达尔)及其附近岛屿、佩拉戈萨岛及其附近各岛划归南斯拉夫;的里雅斯特及其周围地区划作自由区;佐泽卡尼索斯群岛(今南斯波拉泽斯群岛)划归希腊。

②罗马尼亚疆界除与匈之间恢复到1938年1月1日的疆界外,仍维持1941年1月1日原疆界,罗因此应按1940年6月的"苏罗协定",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割让给苏联;废止1938年11月和1940年8月的维也纳仲裁,从匈牙利收回特兰西瓦尼亚。

保加利亚疆界仍维持1941年1月1日的边界。

④匈牙利与奥地利、南斯拉夫边界仍为1938年1月1日原有边界,并承认1945年6月捷把从匈收回的外喀尔巴阡乌克兰割让给苏联的"苏捷协定";匈捷边界在匈、捷、奥三国交界处作少许有利于捷的变动。

⑤芬兰维持1941年1月1日原有疆界,但根据1944年9月的停战协定,应将苏联在1920年和1940年两次和约中自愿割让给芬兰的贝柴摩(今贝辰加)地区归还苏联。上述和约所规定的欧洲有关国家新边界,在1975年8月由33个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正式签署的《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中得以肯定。

交换领土

巴黎和约
[5]原图链接

在战争期间,英国征服了加拿大的法国殖民地,在条约中,这些领土大部分归还给了原主人,但并不是全部:英国取得了可观的收益。英国和葡萄牙归还了从法国和西班牙征服的土地。英国将马尼拉和哈瓦那归还给西班牙,瓜德罗普、马提尼克、圣卢西亚、戈雷和印度的工厂归还给法国。作为回报,法国将加拿大、多米尼加、格林纳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和多巴哥割让给英国。法国还将法国的路易斯安纳州的东半部(从密西西比河到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区域)割让给英国。

西班牙把佛罗里达割让给英国。法国已经在枫丹白露条约(1762年)中秘密地把路易斯安那给了西班牙。此外,当法国在印度重新建立工厂时,法国承认英国客户是印度主要国家的统治者,并保证不向孟加拉派遣军队。英国同意拆除在英国洪都拉斯的防御工事(现在伯利兹),但保留了一个伐木殖民地。英国确认其新研究对象的权利,以实行天主教。

法国割让了它在北美大陆的所有领土,但保留了纽芬兰岛和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两个小岛的捕鱼权,那里的渔民可以在那里弄干他们的渔获。反过来,法国的殖民地瓜德罗普(Guadeloupe)也获得了回报,它被认为比加拿大更有价值。伏尔泰曾以“几英亩雪”而臭名昭著地将加拿大斥为“内格罗”。

加拿大的问题

英国人的角度来看

当战争在世界各地打响的时候,英国人开始了在北美对法国财产的战争。经过长时间的辩论的瓜德罗普岛的相对优势,每年600万的糖,而加拿大是昂贵的,英国决定将加拿大战略原因并返回到法国瓜德罗普岛。虽然战争削弱了法国,但它仍然是欧洲的力量。英国首相布特勋爵想要一种不会使法国陷入第二次战争的和平。[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英国同意在如此强势的情况下如此多的回报。 虽然新教的英国人害怕罗马天主教徒,但英国并不想通过驱逐或强迫皈依来对抗法国。同时,它也不希望法国定居者离开加拿大,以加强在北美的其他法国殖民地。这解释了英国保护住在加拿大的罗马天主教徒的意愿。

法国的角度来看

与Bute勋爵不同的是,法国外交部长Choiseul公爵预计会重新开战。然而,法国需要和平重建。法国外交官认为,如果没有法国来牵制美国,殖民者可能会试图反抗。在加拿大,法国想要向那些不宣誓效忠英国王室的贵族开放移民。最后,法国要求保护北美的罗马天主教徒,考虑到英国以前在其管辖范围内对待罗马天主教徒的做法。

《巴黎条约》中的加拿大

英国获得魁北克后没有将当地的法国臣民驱逐出境,而是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并保障他们的社会地位。   1763年,英国同法王路易十五签署《巴黎条约》,法国放弃“新法兰西(法属加拿大)”以换取继续拥有西印度群岛的瓜德罗普;英国人将加拿大(当时“新法兰西”的一部分)改名为魁北克省。   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魁北克法案》,该法案确保了魁北克地区的法语和法国文化不受威胁。这个法案还允许魁北克保留法国的民事法和整个法律体系,同时也保障了宗教自由。当时作为法国国教的罗马天主教也得以保留。

相关问题

《巴黎条约》经常被人注意到。法国把路易斯安那给了西班牙。然而,这一转移发生在枫丹白露条约(1762年),但直到1764年才公开宣布。《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将向英国提供密西西比河的东侧(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吞鲁日(Baton Rouge),该地区是英国西弗罗里达州(West Florida)的一部分)。东侧的新奥尔良仍然是法国人(尽管是临时的)。在1803年路易斯安纳的收购和1819年的亚当斯-奥尼斯条约之后,密西西比河的通道在今天的路易斯安那州将会重新统一。

视频

1919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背后真相, 德国被迫签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