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尼撒的贵格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尼撒的贵格利
图片来自中国基督教神学文库

尼撒的贵格利[1] [2] ,(Gregory of Nyssa;约335~395年),他与该撒利亚的巴西流拿先素斯的贵格利并称加帕多家教父,都是出生在加帕多家的。

简介

生平背景

贵格利出生于一个基督教贵族家庭

  • 母亲是该撒利亚的艾密莉亚(Emmelia of Caesarea),
  • 父亲老巴西流(Basil the Elder)是一个雄辩家;
  • 他共有九个兄弟姊妹,家族内有五人都被尊为圣人。
  • 年幼的贵格利,是接受母亲和姊姊马克丽娜的在家教育;之后,他可能是在该撒利亚继续他的学业,攻读古典文学哲学、可能还有医学

自公元三五五年起,贵格利和他的兄弟们(巴西流Basil、拿克拉提斯Naucratius)一起过著隐居的生活。起初,贵格利追求的是一个非宗教性的职业生涯,期许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修辞学家,然而最后他成为一名演说家。

关于贵格利的婚姻是具有争议性的,一种说法认为他娶蒙福者德奥赛维亚Theosebia the Deaconess)为妻;但是,这名女子却被确认为是被东正教封圣的。因此,有另一些评论家认为蒙福者德奥赛维亚只是贵格利的姊妹。[4]

信仰生活

第四世纪时,基督教教义的讨论对于当代信徒来说是非常重要。尼撒的贵格利就曾抱怨过,他无论走在君士坦丁堡的哪里,都会有人缠著他辩论三位一体的教义。

贵格利曾在他的著作《On the Deity of the Son and of the Holy Spirit》中写著说:“若你要换零钱,就有人会向哲学家一样,对你发表基督受生、或非受生的观念。

若你询问面包的价钱,就会有人对你说:‘父比较大,子比较小。’事实上,当时大多信徒都站在反对贵格利的立场──“否认神的儿子耶稣与神完全平等”。

尼撒的贵格利与拿先斯的贵格利、巴西流都曾使用相同的社会类比来解释神三而一的概念:“如同亚当、夏娃和赛特一般;父、子、圣灵是一个神圣家庭,同有相同的荣耀本质,却是三个独立的位格”。也就是认为,不同的位格可以拥有相同的本质。当然,在那个时代,这样的观点受到异端及正统神学家的猛烈批评。[5]

尼撒的贵格利的三位一体论

尼撒的贵格利具有很强的奥秘派倾向的特质,其神学充满著上帝是绝对无法理解的神秘气氛。尼撒的贵格利的思想深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在柏拉图哲学所强调共相的实质上。

他借用希腊哲学形上学,这是他阐述三位一体论的特色。

尼撒的贵格利对于三位一体教义的论述有:

  1. 认为一“质”(ousia)就像柏拉图的一个“形式”,亦即把许多事物结合在一起的真实共相(universal)。他以人性的形式与特质来说明共相的本性或本质。所以,圣灵共有一个本质ousia,同时却保留各自独立且未分裂的位格。也就是说,虽然能够从数量上将三位一体的三个成员的不同位格区分出来,但就他们的本质或本体来说,他们是不可区分的。尼撒的贵格利举例说明,以“在一个人的总称里面存在的多样性(a multiplicity of the one universal human being)”来类比三位一体的上帝。[6]
  2. 认为圣灵是由上帝和基督出来的。祂由父而出,从子领受;祂与道不可分。他认为这三位可从起源上区分开来,父是因,另两位是果。两位果还可以区分,一位是直接由父产生的,另一位则由父经一中介产生。虽然,他们不是三位神,但他们互相之间有一个很明显的关系。父神乃是子与圣灵永恒的缘由、基础与源头。子永恒从父受生,而圣灵则永恒从父而出。
  3. 主张上帝是一个存有,也就是一质,并不是三位神。因此,三个位格(hypostases)在所有的事上,都必须采取一致行动。这就是尼撒的贵格利三位一体教义的关键观念。

尼撒的贵格利制定了一个三位一体正统神学必须遵循的原则,以避免变成三神论;在所有的作为上,同一神性的三个位格都是共同参与,一起行动。

著作

尼撒的贵格利最重要的三本著作:《论三一神》、《非三一神论》与《驳欧诺米》,对于三位一体大争议的最后结论有极大的影响。

其著作为三位一体论的教义提供扎实的基础与清晰的解释,并且保留三位一体的核心奥秘。

参考来源

  • 尼布尔《基督与文化》类型之探讨
  • “辞不达意”─人类语言的缺失
  • 《当代神学辞典光碟版》
  • 艾利克森。《基督教神学‧卷一(增订本)》。郭俊豪、李清义译。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0。
  • 沈介山。《信徒神学》。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4。
  • 林慈信。〈反诺斯底主义的教父们〉。(网路文章)。网址:www.chinahorizon.org/Articles。网际网路,查询日期:2006年11月。
  • 麦葛福。《基督教神学手册》。刘良淑、王瑞琦译。台北: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03。
  • 凯利。《早期基督教教义》。康来昌译。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1984。
  • 奥耳森。《神学的故事》。吴瑞诚、徐成德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 尼撒的贵格利,华人百科
  2. 尼撒的贵格利的上帝观,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3. 比尔‧奥斯汀(Bill R. Austion)。《基督教发展史》。马杰伟、许建人译。香港:种籽出版社,2002。
  4. Wikipedia。〈Gregory of Nyssa──Early life and education〉.(网路文章)网志:http://en.wikipedia.org/wiki/Gregory_of_Nyssa。查詢日期:2012/12/26。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12-11-30.
  5. 奥尔森(Roger E. Olson)。《神学的故事》。吴瑞诚、徐成德译。台北:校园书房,2002。
  6. 艾力克森(Millard J.Erickson)。《基督教神学卷一(增订本)》。郭俊豪、李清义译。台北:华神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