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 (山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小清河 [1] 于中国大陆山东省境内泰沂山北麓,黄河以南,是山东的一条内河,也是省内唯一的水陆联运、河联运的河道。全长216公里,流域面积10336平方公里。
流域
东偏北流,经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等五个市(地),于寿光县羊角沟注入渤海,航道起点为济南市荷花路跨小清河桥下200米处,途经济南、滨州、淄博、东营、潍坊五市,终点为潍坊港西港区羊口作业区,Ⅲ级限制性航道总长169.2千米。将实现千吨级船舶海河联运,单船运输最大可运送1500吨,船队可运输7000多吨。
典故
自从南宋建炎四年至绍兴七年(1130一1137),刘豫以金朝附庸而为齐国之王,开挖小清河以来,至今已有860余年的历史。
小清河的形成,应追溯到古代的济水和唐宋时的清河。“江、淮、河、济,古称四渎”,即指长江、淮河、黄河、济水而言。汉、唐史书记载,鲁北的主要河流有三:济水在南,源水居中,黄河最北,济南即因为地处济水以南得名。济水源于河南济源县,称允水,东流称济水。东汉以后,黄河改道,在武陟、修武间,济水注入,经河北、山东两省入海,河南境内已无济水,而山东境内的菏水、汶水等仍沿济水故道汇流入海。所以唐代人改称[[清河(后又称大清河或北清河)]],以别于古之济水。据说因水色清澈而得名。从此,山东境内只知有清河,而不知有济水。
宋熙宁十年(1077年),黄河在澶州决口,改道从南,于梁山泊分为南北二支,一支合南清河(即古泗水)入淮;一支合北清河入海。黄河挟北清河自东阿至历城一段仍为济水故道,自历城决口脱离故道,折向东北流入济阳,至利津入海。由于地势南高北低,《禹贡锥指》一书说:“济阳入流(大清河新道)日盛,章丘之流(济水故道)日微,故刘豫堰泺水使东以益之”。泺水源于济南趵突诸泉,北流经泺口入大清河,刘豫在统治山东时期,乃筑堰子泺水旧入济处,名下泺堰,使泺水分流,堰南称小清河,北清河改称大清河了。至于刘豫出于何种动机暂且不论,但客观上一是大清河北移以后,广饶至济南之间,盐运不便;二是济水故道年久失修,济南南部,山洪和泉水排泄不畅,必然出现严重的洪涝局面。所以,刘豫开小清河百余里以取代大清河,以下仍沿济水故道,其入海之处,据元人于钦所著《齐乘》一书中:“婉蜒东流约五百里,至马车渎入海”。
治理
据《水经注》记述中,现今之小清河所经过区即古济水所行。这个地区乃黄河泛滥所及,千百年来,不断受到黄河的侵淤,在济水湮没后,又形成新的河道,尽管名称不同,由济水演变为清河而至小清河,济南市板桥以下可常年通航百吨级船只。流域全区皆为平原,土层深厚,是省内重要的农耕地带。河水污染较重,正在治理。但其功能是一致的,宣泄洪水、排除坡水和航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