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安德鲁·洛伊·韦伯

安德鲁·洛伊·韦伯
图片来自mplus

安德鲁·洛伊·韦伯劳埃德-韦伯男爵,生于英国伦敦,英国音乐剧作曲家。他的弟弟是大提琴家朱利安·劳埃德·韦伯

韦伯是20世纪晚期最受欢迎也颇有争议的剧院作曲家,他为百老汇伦敦西区剧院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他一共创作了13部音乐剧、一部音乐套歌、一组变奏曲,两首原创电影作品和一部安魂曲[1]

他为此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包括7座托尼奖,3座格莱美奖,1座奥斯卡金像奖,1座国际艾美奖,7座劳伦斯·奥利弗奖,1座金球奖,14座艾弗·诺韦洛奖,以及2006年荣获的肯尼迪中心荣誉奖,还有在2008年荣获的全英音乐奖的杰出贡献奖。

韦伯的具有代表性的歌曲有:耶稣基督超级巨星中的《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艾薇塔》(贝隆夫人)中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中的《Memory》、歌剧魅影中的《夜之乐章》,这些歌曲都广为流传,有的知名度超过了其原本的音乐剧。韦伯所经营的公司真正好集团则是伦敦地区最大的剧院运营商之一。

目录

个人历史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于1948年3月22日出生在伦敦的肯辛顿特的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音乐学家管风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威廉·劳埃德·韦伯,母亲是钢琴教师简·约翰斯通(Jean Johnstone),弟弟是大提琴演奏家朱利安·劳埃德·韦伯。他在威斯敏斯特学校获得了英女皇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 College)攻读历史专业,尽管韦伯没有读完课程就决定将他的兴趣转向了音乐剧剧场。

他的首任妻子是Sarah HugillSarah Hugill。他们在1972年7月24日结婚,婚后育有两个孩子:伊莫金·劳埃德·韦伯(生于1977年3月31日)和尼古拉斯(生于1979年7月2日),这段婚姻维持了12年,两人在1983年离婚。韦伯之后在1984年3月22日与歌手和舞蹈演员的莎拉·布莱曼结婚,在1990年离婚。虽然韦伯与布莱曼的婚姻未能持续,但在两人新婚之初,韦伯十分着迷于莎拉布莱曼的歌声,为此引发了灵感在1986年创作出音乐剧《歌剧魅影》,离婚后他们仍然保持着很好的朋友关系。1991年2月9日韦伯和现任的妻子玛德琳·古登结婚,并为韦伯又添三个孩子:阿拉斯泰(Alastair,生于1992年3月3日)、威廉(生于1993年8月24日)和伊莎贝拉(生于1996年4月30日)。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在1992年被册封为爵士;1997年,再被封为终身贵族,封号是“洛伊德-韦伯男爵”(Baron Lloyd-Webber)。

主要作品

  • 1967年:与提姆·莱斯(Tim Rice)合作,完成处女作约瑟夫的神奇彩衣
  • 1971年:他23岁时以摇滚歌剧耶稣基督超级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作曲成名
  • 1978年:《艾薇塔》(Evita,另译贝隆夫人)作曲
  • 1981年:《》(Cats)作曲
  • 1986年:《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又译歌剧院的幽灵)作曲
  • 1993年:《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作曲
  • 1998年:《微风轻哨》(whistle down the wind)作曲
  • 2005年:《白衣女人》(the woman in white)以英国小说家威尔基·科林斯Wilkie Collins的小说 The Woman In White(白衣女人)为剧情作曲
  • 2010年:《歌剧魅影:爱无止尽》(Love Never Dies)与Marius de Vries、Matt Robertson、Andy Bradfield,等人合作。
  • 2013年: 《史蒂芬·沃德》(Stephen Ward)以英国1963(scandal that shocked the world)年发生的著名的丑闻为题材作曲
  • 2015年:《摇滚教室》对 2003年的同名电影重新谱曲。

参考文献

  1. Andrew Lloyd Webber : Requiem. Linfair Records Limited/DECCA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