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学术」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未顯示由 2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4 次修訂)
行 1: 行 1:
 
[[File:学术.jpg|28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4408818.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9979629/ 来自 豆瓣 的图片]]]
 
[[File:学术.jpg|28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4408818.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9979629/ 来自 豆瓣 的图片]]]
  
'''学术''',在古代中国是指追寻研究[[学问]]的方法与水平,在现代则包括了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常被称呼为学术界或学府。欧洲学术发展随着[[文艺复兴]]出现而改变,到了[[工业革命]]时期更出现了现代化的过程。东亚的学术发展在清朝中叶或以前,仍然受到中国学术思想所影响。自从日本[[明治维新]],东亚各地的学术朝着西方化发展,由专注人文范畴转移到科学范畴。由于科学范畴的学术高速发展,所以人文研究方法变得科学化。从整体来看,到了21世纪,现代学术架构以欧美模式为基础,系统性专业分科变得非常仔细,而跨领域的研究与生命技术成了学术研究新的发展空间。
+
'''学术''' ,(''' academic''' ) ,在古代中国是指追寻研究[[学问]]的方法与水平,在现代则包括了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研究]]。从事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学]]与[[文化]]群体常被称呼为学术界或学府。欧洲学术发展随着[[文艺复兴]]出现而改变,到了[[工业革命]]时期更出现了现代化的过程。东亚的学术发展在清朝中叶或以前,仍然受到中国学术思想所影响。自从日本[[明治维新]],东亚各地的学术朝着西方化发展,由专注人文范畴转移到科学范畴。由于科学范畴的学术高速发展,所以人文研究方法变得科学化。从整体来看,到了21世纪,现代学术架构以欧美模式为基础,系统性专业分科变得非常仔细,而跨领域的研究与生命技术成了学术研究新的发展空间。
  
 
==英语词源==
 
==英语词源==
  
 英语的学术一词「academic」,来自「academy」,意思是「学院的」。而「academy」则来自[[拉丁文]]「academia」,这个词其实来自于地名「Akademeia」。这个地方位于古代雅典的外围。那里的学校因[[柏拉图]]而闻名。
+
 英语的学术一词「academic」,来自「academy」,意思是「学院的」。而「academy」则来自[[拉丁文]]「academia」,这个词其实来自于地名「Akademeia」。这个地方位于古代[[ 雅典]] 的外围。那里的学校因[[柏拉图]]而闻名。
  
 延伸开来,Academia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在这个意义上通常译为学术。学术的发展和传播跨越了好几个时代。在17世纪,英国及法国的宗教学者常用学院(或[[学园]])来表示高等教育机构。英语称呼为academy而法语称呼academe及academie。
+
 延伸开来,Academia这个词也可以用来指“知识的累积”,在这个意义上通常译为学术。学术的发展和[[ 传播]] 跨越了好几个时代。在17世纪,英国及法国的[[ 宗教]] 学者常用学院(或[[学园]])来表示高等教育机构。英语称呼为academy而法语称呼academe及academie。
  
 
==学者与学府==
 
==学者与学府==
行 15: 行 15:
 
 某些社会学家把学府划分成四种基本的历史类别:古代学府、早期学府、学术学会及现代大学。学府的模式最少有两种:自古代发展而成的欧洲模式,以及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十八世纪中期、[[托马斯•杰斐逊]]在十九世纪早期开创的美国模式。
 
 某些社会学家把学府划分成四种基本的历史类别:古代学府、早期学府、学术学会及现代大学。学府的模式最少有两种:自古代发展而成的欧洲模式,以及由[[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十八世纪中期、[[托马斯•杰斐逊]]在十九世纪早期开创的美国模式。
  
 在中国方面,自宋代开始,学府是以书院为中心,而学者则泛指一般有学问的人。当时最高的学府是[[国子监]],相当于近代的大学。他们研究的学问主要围绕着[[文学]]、[[历史]]、[[哲学]]与[[理学]],而不是西方常见的科学知识。
+
 在中国方面,自宋代开始,学府是以书院为中心,而学者则泛指一般有学问的人。当时最高的学府是[[国子监]]<ref>[http://www.qulishi.com/article/201904/331351.html 元明清最高学府国子监简介 该机构在历史上的沿革是什么样的],趣历史,2019-04-26  </ref> ,相当于近代的大学。他们研究的学问主要围绕着[[文学]]、[[历史]]、[[哲学]]与[[理学]],而不是西方常见的科学知识。
  
 
==结构==
 
==结构==
行 27: 行 27:
 
===资格和学位===
 
===资格和学位===
  
[[学位]]是授予那些完成主要学术课程及资格。按典型的顺序,学生完成了[[学士学位]],接着完成[[硕士学位]],最后才完成[[博士学位]]。这最近才在[[欧洲]]被规范为[[博洛尼亚进程]]的一部分。虽然在某些专业及创意领域中只有一个硕士学位的老师及学者是十分常见,但在很多其他的领域中拥有博士学位及其他终极的学位的研究员及教授才是比较常见的。
+
[[学位]]是授予那些完成主要学术课程及资格。按典型的顺序,学生完成了[[学士学位]],接着完成[[硕士学位]],最后才完成[[博士学位]]。这最近才在[[欧洲]]被规范为[[博洛尼亚进程]]的一部分。虽然在某些专业及创意领域中只有一个硕士学位的老师及学者是十分常见,但在很多其他的领域中拥有博士学位及其他终极的学位的研究员及教授才是比较常见的<ref>[http://www.doc88.com/p-8819222053821.html 学术],道客巴巴,2015-3-30 </ref>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
行 60: 行 60:
 
<center>{{#iDisplay:w09097nnd1r|560|390|qq}}</center>
 
<center>{{#iDisplay:w09097nnd1r|560|390|qq}}</center>
  
 +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於 2022年8月9日 (二) 00:52 的最新修訂

學術,( academic ),在古代中國是指追尋研究學問的方法與水平,在現代則包括了系統專門的學問,泛指高等教育研究。從事高等教育和研究的科學文化群體常被稱呼為學術界或學府。歐洲學術發展隨着文藝復興出現而改變,到了工業革命時期更出現了現代化的過程。東亞的學術發展在清朝中葉或以前,仍然受到中國學術思想所影響。自從日本明治維新,東亞各地的學術朝着西方化發展,由專注人文範疇轉移到科學範疇。由於科學範疇的學術高速發展,所以人文研究方法變得科學化。從整體來看,到了21世紀,現代學術架構以歐美模式為基礎,系統性專業分科變得非常仔細,而跨領域的研究與生命技術成了學術研究新的發展空間。

英語詞源

英語的學術一詞「academic」,來自「academy」,意思是「學院的」。而「academy」則來自拉丁文「academia」,這個詞其實來自於地名「Akademeia」。這個地方位於古代雅典的外圍。那裡的學校因柏拉圖而聞名。

延伸開來,Academia這個詞也可以用來指「知識的累積」,在這個意義上通常譯為學術。學術的發展和傳播跨越了好幾個時代。在17世紀,英國及法國的宗教學者常用學院(或學園)來表示高等教育機構。英語稱呼為academy而法語稱呼academe及academie。

學者與學府

學者,指在大學或高等學府中以研究為職業的人員,常常也是教師。學者通常都擁有高等學位。在美國,學者跟教授幾乎是同義詞。在英國,根據不同的學術級別分為院士講師高級講師助理教授教授。學者一詞在英文中可對應於academic或scholar,這兩者在英文中的意義稍有不同。後者也指在大學大量出現以前以研究為職業的人。學者一般不包括管理人員。

某些社會學家把學府劃分成四種基本的歷史類別:古代學府、早期學府、學術學會及現代大學。學府的模式最少有兩種:自古代發展而成的歐洲模式,以及由本傑明•富蘭克林在十八世紀中期、托馬斯•傑斐遜在十九世紀早期開創的美國模式。

在中國方面,自宋代開始,學府是以書院為中心,而學者則泛指一般有學問的人。當時最高的學府是國子監[1],相當於近代的大學。他們研究的學問主要圍繞着文學歷史哲學理學,而不是西方常見的科學知識。

結構

學術常以學科和領域來劃分。這是源自於中世紀歐洲的第一所大學內的學者思想模型所定下來的三學四科

隨着時日變遷,人類不斷修訂及開創學科和領域。自啟蒙時代,學術領域變得越來越專門,研究的範圍劃分得越來越小。因此跨領域的研究常常得到今天學術界的獎項。這也使實際行政及資助上製造困難。事實上,過往很多跨領域的研究後來變成了今天的專門領域,譬如認知科學。簡而言之,這就是學術內部分化的歷史進程。

很多學術機構在行政結構上反映了學科的劃分,例如不同領域的課程或學部或學院。縱然有些重迭的部分(學院成員、研究及行政人員),通常每一個學院都擁有各自的的行政及財政撥款。再者,學術機構一般都有整體的行政結構,沒有單一學院、學科及領域所能夠控制。學術自主是學術事業及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保證學術界相對地免受政治和財政壓力。

資格和學位

學位是授予那些完成主要學術課程及資格。按典型的順序,學生完成了學士學位,接着完成碩士學位,最後才完成博士學位。這最近才在歐洲被規範為博洛尼亞進程的一部分。雖然在某些專業及創意領域中只有一個碩士學位的老師及學者是十分常見,但在很多其他的領域中擁有博士學位及其他終極的學位的研究員及教授才是比較常見的[2]

學術會議

在跟學術出版有密切關係的學術會議及講座中,領域中的一些知識分子常常被邀請向更廣大觀眾闡述他們在著作或論文中的想法。這些文章的作者借着這些機會來進一步解釋著作中不夠清晰的地方。在學術會議中,學者能夠得到更快的響應及評論。由於事前已經派發有關論文,出席會議的能夠有足夠時間閱讀論文並準備一些尖銳的問題。

衝突目標

學術界之內,不同的小組都有不同甚至互相衝突的目標。在當代學院,這些衝突都是十分普遍。

實用與理論

學術界常常被「實踐」所誣衊,譬如在日常生活中,就業中和商業上。學術界的評論家卻說,學術理論被絕緣從現實世界,因而不必須考慮到行動真正的作用、結果和風險。這個絕緣的情況被稱呼為『象牙塔』。這經常常導致學院派和實用派之間在許多知識領域內產生緊張,特別是在學院派對實用者的行動有很重要的影響時候。

有時候,實用派對學院派的批評也被看作反智主義。從平衡的角度來看,既使學術界跟現實世界絕緣,那並不意味學術研究沒有價值。

實際上,許多學術發展最後變成豐碩的應用果實。可是,如果學者考慮學術的偏狹性,這也許增加他們研究的價值及衝擊。

學校所在城鎮與在校師生

大學經常坐落於市鎮外圍。在某些情況,這導致當地居民及大學成員在政治經濟及其他領域上產生不安。美國東北地區某些居民曾嘗試阻止學生註冊為當地居民而不在他們的父母的住所鼓勵他們投缺席選票,只是為了保留對當地地方政治的控制。電影《告別昨日Breaking Away》把這個衝突搬上屏幕。

商業與學者資助

商業所資助的研究的目的常常則重於追求利潤。這與追求知識有點衝突。

視頻

學術 相關視頻

學術會議視頻
真正的大師級學者,聽者頓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