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天龙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天龙山有着以石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及独有的自然风光。景区游览直接进入天龙山景区核心区域,石窟区、天龙寺等旧有景观外,领略到天龙山独有的峡谷风光、天龙飞瀑、风雨楼、白龙庙大殿、望松阁、春秋楼、九连洞、千佛楼等,不仅以石窟景观闻名遐迩,也以自然风光享誉中外,要最大限度地维护文物的高贵和尊严千佛石窟等自然风光秀丽和人文景观,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天龙山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的悬崖腰部,有东魏,北齐、隋、唐开凿的24个洞窟,东峰八窟,西峰十三窟,山北3窟。共存石窟造像1500余尊,浮雕、藻井、画像1144幅。天龙山石窟以技巧的成熟、饱满、洗练和表现感情的细致,接近劳动者的生活气息,以浓厚的民族性和地方性为其特色,石窟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天龙山原名方山,北齐是山下兴建天龙寺后此山便被称作天龙山。石窟以其造型的娴熟、比例的适当、线条的柔和、雕刻的精细为我们研究佛教、美术、雕刻、建筑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典范,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1]
天龙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这里风光秀丽,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天龙山石窟创建于东魏(公元534—550年),高欢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的晋阳为别都,继续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隋代杨广为晋王,继续开凿石窟,唐代李渊父子起家于晋阳,建造石窟达到高峰。
天龙山两峰的悬崖腰部,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以唐代最多,达十五窟。东魏石雕比例适度,形象写实、逼真,生活气息浓郁;唐代雕像则愈见严谨、洗炼、精湛。唐代石雕体态生动,姿势优美,刀法洗炼衣纹流畅,具有丰富的质感。第九窟“漫山阁”中的弥勒大佛坐像高约8米,比例和谐,容貌端庄凝重;下层观音立像,高约11米,形体丰满,璎珞富丽,纱罗透体,而普贤雕像,面带微笑,治然自得,是石雕中的精品。明人张冕《天龙寺》诗有“门对虬松欹偃石,殿围龙柏倒撑丘”句,即指此景。天龙山上,还有遍山松柏,尤以盘龙古松龙游神盘,纵横缠绕,为天龙山上又一奇观。[2]
景区介绍
春风拂面,流水潺潺,进天龙山景区,仿佛穿越到了《天龙八部》的世界:曼陀山庄临湖而建,木婉清吧幽静雅致,乔峰杏子林光影斑驳,玻璃桥、木屋营地等23个功能分区,“天龙山峰插云霄,桃江曲折环山绕,四季不凋青春色,人杰地灵出英豪。”明代理学家王阳曾在天龙山留下千古佳句。天龙山因山峦昂首酷似巨龙腾飞而得名,山势险要,奇特多姿,悬崖崛起,三面壁立,怪石峥嵘。天龙山,景区植入《天龙八部》漫步其中,禅修康养板的飞龙索道和登天玻璃桥直接通往天龙山寺,将山上山下融为一体。、天龙八坊、水街、飞龙索道、吟龙喊泉、环山栈道、玻璃桥、旱滑场、恐龙谷等。
天龙山石窟的雕塑技巧比北魏大大前进了一步。第九窟,“漫山阁”,阁内唐代石窟分上下两层,上层弥勒大佛,坐像高约八米,是天龙山石窟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尊石雕塑像。下层,观音立像高达十一米,形态生动,姿态优美,身披璎珞,罗纱透体,体态丰满,薄软的罗纱质感清晰,是天龙山石窟中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尊雕像,太原天龙山石窟位于太原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是一处集合了数百年的佛教石窟艺术精品,造像史上的巅峰之作;它现存石窟25个,大小佛像近500尊,藻井、壁画等1144幅,是太原近郊不可多得的石窟艺术精品,也是全国十大石窟之一。[3]
石窟的最早开凿者是东魏大丞相高欢,即东峰的第2、3号窟;其子高洋开凿3窟,即东峰的1号窟和西峰的第10、16号窟;北齐至隋之间开凿了东峰第11号窟;隋炀帝为晋王时开凿东峰第8号窟;余为唐代开凿18个窟。共跨越4个朝代,历时400多年,反映出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和艺术成就,却又有着一线相连的传统关系。如北齐的第1、10、16号窟,窟前增加了仿木结构的前廊,廊雕二柱,柱头承普柏枝,枋上有一斗三升斗拱,补间则施人字形叉手,是现存北齐的唯一建筑实例,有重大的科研价值。隋代的第8窟是一个中央有方形塔柱的制底窟,窟壁和塔柱四面各开龛设像,结构复杂却处理得十分贴切,双钩衣纹简洁平稳,有独到之处。西峰的第9窟是晚唐罕见的精品.,峰顶有高755厘米。
弥勒坐像,姿态端庄的华丽形象中略具朴素、温暖的感觉,衣纹处理虚实结合、聚散合理,使在严的佛像增加了活泼的气氛。下部又以高500厘米的十一面观音为主尊,文殊、普贤菩萨为胁侍的三大士像,用男体女态的方式处理,极妙地表现出肉体、纱衣、饰物三者之间穿插迂回的雕塑功力。后壁又用倚坐弥勒、坐佛和许多化佛坐在莲座上的淡浮雕构成一组反映弥勒净土世界的背衬。崖壁间又附若干龛窟,宽猛相济,繁简结合,寓意十分深刻。为保护这组石窟,重建仿明楼阁三层,下承汉白玉台阶步步登高,间内置木梯直到弥勒佛顶部。沿用旧名,曰"漫山阁"。"高阁停云"是天龙山八景之一。
无边禅师与另一高僧在海山共事。某日,其师谓曰:“汝二人当往江右大建道场,遇龙则止。其一遇龙须山,止焉。无边禅师,在山中乞食时,见二乳虎,避之时摸入穴中。山民救出,掘土得井,见一石碑,有天龙二字,乃悟亦遇龙,而在此结刹,从此天龙寺远近闻名。”山坡上有三座舍俐塔,造型精致。如今一座倒塌,上面两座完好无损,中间那座刻有“无边禅师”,高约5米,五层飞檐,石雕园顶。最上一座刻有“普通宝塔”,高约10米,七层飞檐,每层雕有菩萨,栩栩如生,第四层碑上“双溪天龙”四个大字雄劲。山间还有“仙水泉”,打鼓石、藏宝洞、瀑布、古驿道等景点。[4]
历史介绍
天龙山石窟从公元550年初建,历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一直到五代早期,数朝历代的雕凿技法都在此间有所体现,其工艺造型兼容印度造像的柔美与中华文化的清雅,被誉为独特的“天龙山造像风格”,世法所稀。然而,到了宋元时期,石窟开凿日渐式微,天龙山石窟的风光也湮灭在历史的风尘中了。
民国初年,一个日本考古学者偶然间的发现,为天龙山石窟带来了一时的风光,更间接造成天龙山石窟一世的劫难,日本考古学者关野贞赴华北勘查,无意之中发现了天龙山石窟,他带着惊天骇世的“爆炸新闻”回到日本,并刊登了多张实地的考古照片,随即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研究天龙山石窟造像艺术的热潮,也引来了居心叵测的跨国大盗的觊觎。
天龙山石窟龛分布于东西两峰的南坡,始建于东魏,以后经历了北齐、隋、唐、五代,共有二十五个洞窟。属灰白色砂岩,易雕凿,也易风化。其中东峰十二窟、西峰十三窟。
公元550年其子高洋称帝,改魏为齐,史称“北齐”。太原古称晋阳,东魏(534~550年)、北齐(550~577年)时为高氏的别都,高欢曾在天龙山修建避暑宫,使佛教迅速兴盛起来。
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天龙山石窟创建于东魏(公元534—550年),高欢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高欢之子高洋建立北齐的晋阳为别都,继续在天龙山开凿石窟。隋代杨广为晋王,继续开凿石窟,唐代李渊父子起家于晋阳,建造石窟达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