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共建築為什麼常常採用懸索結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型公共建築為什麼常常採用懸索結構是《十萬個為什麼》中的一個問題。
《十萬個為什麼》是少年兒童出版社在20世紀60年代初編輯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讀物,最新版本是第六版,總主編是韓啟德[1]。
50年來,這套書先後出版了6個版本,累計發行量超過1億冊,是新中國幾代青少年的科學啟蒙讀物,已經成為中國原創科普圖書的第一品牌[2]。它在傳播知識、普及科學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影響幾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學的道路。「十萬個為什麼」圖書系列已成為少兒科普類圖書的代名詞[3]。
“ |
人們很早就開始採用懸索結構製造橋樑了。早在1000多年前,中國先民就已經用竹索和鐵鏈來建造懸索橋,而蒙古包這樣的帳篷則被看成是懸索結構建築的原型。 現代懸索結構的主要承重構件是一系列高強度的鋼索,按照一定規律懸掛在支撐結構上,因此很容易做到大跨度。這種結構自重很輕,耗鋼量又少,本身占用空間也不多,所以是一種比較理想的大跨度結構形式,且跨度越大,經濟效益就越顯著。懸索結構在橋樑中的運用最為廣泛,比如,堪稱當今世界第四、中國第一的江陰長江大橋就是一座鋼懸索橋,主跨度達1385米。 中國懸索結構大跨度建築的經典之作是完成於1961年的北京工人體育館,當時是為舉辦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而建造的。建築平面為圓形,面積40 200平方米,可容納15 000名觀眾。屋面採用輪輻式雙層懸索結構,跨度達到94米,共有144根懸索。經改造更新,該館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拳擊主賽場和殘奧會盲人柔道比賽場地。 |
” |
— 《十萬個為什麼》 |
第六版內容
第六版《十萬個為什麼》於2013年8月13日首發[4],由21位兩院院士和768位全球頂尖科學家和科普作家組成強大編纂陣容所打造的科普作品。該叢書在2013年上海書展首發時便創下了3500套的銷量。以全新面貌再次走進讀者視野。和第五版相比,第六版的內容近九成都是全新的「為什麼[5]」。
主要內容包括:日常生活中看似簡單、習以為常,卻內有乾坤的科學知識;離我們並不遙遠,而且在不經意中改變着我們的生活的前沿科學;多動多樣,沒有最怪只有更怪的地球生物們;分子生物學、基因工程、腦科學等鮮為人知的人體秘密,等等。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6]。
視頻
大型公共建築為什麼常常採用懸索結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十萬個為什麼》正式啟動第六版編纂工作(圖),搜狐,2011-09-28
- ↑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老虎頭上有王字?,品略圖書館 ,2019-08-12
- ↑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成為經典?,搜狐,2018-09-05
- ↑ 新版《十萬個為什麼》在上海首發,搜狐,2013-08-13
- ↑ 新版「十萬個為什麼」發售 近九成內容全新,中國新聞網,2013-08-14
- ↑ 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發布,推薦書目有感,網易,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