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埋葬虫 |
中文学名:埋葬虫 |
埋葬虫 别名:葬甲、锤甲虫又称“尸体清道夫”,自然界中有“礼仪师”之称的昆虫。 有两大亚科,分别是Silphinae与Nicrophorinae,例如台湾的红胸埋葬虫(Calosilpha cyaneocephala)就属Silphinae,而尼泊尔埋葬虫(Nicrophorus nepalensis)则属Nicrophorinae
生活史有四阶段:卵→蛹→幼虫→成虫。
分布: 常飞行在动物死尸附近觅食,有的住在像蜜蜂的蜂房巢穴里;有些则住在洞穴里,在夜间灯光下很容易发现。
两者形态特征
体长从很小到3.5厘米都有,平均体长大约是1.2厘米。它们的外表有的呈黑色,有的呈五光六色,明亮的橙色、黄色、红色都有,鞘翅基部和端部有黄色波状带两条,身体扁平而柔软,适合于在动物的尸体下面爬行。外观变化很大,体型有的呈圆筒状,有的则较平扁。比较容易辨识的特征是:翅鞘较短,腹部末端常显露在外;此外,棍棒状的触角末端特别膨大,则是它另一个小特色。[1]
两者的差异
台湾红胸埋葬虫: 触角第二节则无异状,触角明显具有十一节,而且头部不具有前额板,翅鞘前端的小盾板相当巨大,有时可与头部一样宽。幼虫头部每一边都具有丛生的6个单眼,身体每一节都硬化。
行为模式: 幼虫必须靠自己寻找食物,所以身体每节皆演化成硬壳状,可像鼠妇一般卷起身体,防御外来的攻击。[2]
尼泊尔埋葬虫: 触角第二节非常短小,经常会被视为基节的一部分,使得触角节数看起来只有10节。幼虫则每边各具一个单眼,外皮软软的,长得与金龟子幼虫相似,但前后尖尖的,呈纺锤型,可做为大量取食时膨胀之用。
警示声音: 腹部第5节背板有两条突出的纵脊,可与翅鞘下缘摩擦,发出响声。
行为模式: 父母来保护养育,或是寄生在别人的巢穴之中。
生态习性: 像鸟类一般,反刍喂食幼虫;是有名的食肉昆虫,专门吃腐肉,而且会把腐肉卷成尸球。它们拥有非常特别的技能:会以夫妇一组的形式,将动物尸体上的毛发、细刺清理干净、还会咬破动物腹部,将肠子拉出,避免因肠内细菌作用,造成尸体快速腐败。再一边挖洞,一边将处理好的尸体滚成肉球,还会在肉球表面涂上口部与尾部的分泌物,进行食物防腐处理,总之它们有许多应变的手段。(简直就是礼仪师一样)。[3]
繁殖: 当发现适合繁殖的尸体时,会引发同性竞争,雄虫与雄虫互咬,雌虫与雌虫战斗,最后留下雌雄一对,会共组家庭、独占尸体。雌虫将卵产于尸球附近的土中,依埋葬的肉球大小,调节在土中的产卵数量之外,还会主动咬破肉球,方便孵化后的幼虫取食;还会将自己半消化的食物亲口喂给幼虫吃呢! 失败的雄虫可以选择当卫星雄性,试图与优势雌虫交配;失败的雌虫亦可以选择将卵产于附近,行寄生策略,让优势的雌雄埋葬虫养育它的后代。[4]
昆虫合作之谜 吃尸体埋葬虫
中研院研究发现: 埋葬虫在低海拔高温、苍蝇多的环境,会逆境求生、学会合作。
台大昆虫系硕二生孙烜骏指出,低海拔因为温度高、苍蝇多,环境不利生存,埋葬虫反而会靠团结合作来对抗苍蝇竞争;反之气温低、苍蝇少的高海拔,埋葬虫则不会合作,还会互相攻击,公的埋葬虫甚至会“互殴”打到断手断脚。为了对抗苍蝇及变热的环境而合作,可以证实生物因应物种竞争与环境变迁,必须逆境求生、团结力量大的生存之道。[5]
视频
视频:
尸体清道夫-埋葬虫【法布尔昆虫记】_EP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