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埋葬蟲 |
中文學名:埋葬蟲 |
埋葬蟲 別名:葬甲、錘甲蟲又稱「屍體清道夫」,自然界中有「禮儀師」之稱的昆蟲。 有兩大亞科,分別是Silphinae與Nicrophorinae,例如台灣的紅胸埋葬蟲(Calosilpha cyaneocephala)就屬Silphinae,而尼泊爾埋葬蟲(Nicrophorus nepalensis)則屬Nicrophorinae
生活史有四階段:卵→蛹→幼蟲→成蟲。
分佈: 常飛行在動物死屍附近覓食,有的住在像蜜蜂的蜂房巢穴裡;有些則住在洞穴裡,在夜間燈光下很容易發現。
兩者形態特徵
體長從很小到3.5厘米都有,平均體長大約是1.2厘米。它們的外表有的呈黑色,有的呈五光六色,明亮的橙色、黃色、紅色都有,鞘翅基部和端部有黃色波狀帶兩條,身體扁平而柔軟,適合於在動物的屍體下面爬行。外觀變化很大,體型有的呈圓筒狀,有的則較平扁。比較容易辨識的特徵是:翅鞘較短,腹部末端常顯露在外;此外,棍棒狀的觸角末端特別膨大,則是它另一個小特色。[1]
兩者的差異
台灣紅胸埋葬蟲: 觸角第二節則無異狀,觸角明顯具有十一節,而且頭部不具有前額板,翅鞘前端的小盾板相當巨大,有時可與頭部一樣寬。幼蟲頭部每一邊都具有叢生的6個單眼,身體每一節都硬化。
行為模式: 幼蟲必須靠自己尋找食物,所以身體每節皆演化成硬殼狀,可像鼠婦一般捲起身體,防禦外來的攻擊。[2]
尼泊爾埋葬蟲: 觸角第二節非常短小,經常會被視為基節的一部分,使得觸角節數看起來只有10節。幼蟲則每邊各具一個單眼,外皮軟軟的,長得與金龜子幼蟲相似,但前後尖尖的,呈紡錘型,可做為大量取食時膨脹之用。
警示聲音: 腹部第5節背板有兩條突出的縱脊,可與翅鞘下緣摩擦,發出響聲。
行為模式: 父母來保護養育,或是寄生在別人的巢穴之中。
生態習性: 像鳥類一般,反芻餵食幼蟲;是有名的食肉昆蟲,專門吃腐肉,而且會把腐肉捲成屍球。牠們擁有非常特別的技能:會以夫婦一組的形式,將動物屍體上的毛髮、細刺清理乾淨、還會咬破動物腹部,將腸子拉出,避免因腸內細菌作用,造成屍體快速腐敗。再一邊挖洞,一邊將處理好的屍體滾成肉球,還會在肉球表面塗上口部與尾部的分泌物,進行食物防腐處理,總之牠們有許多應變的手段。(簡直就是禮儀師一樣)。[3]
繁殖: 當發現適合繁殖的屍體時,會引發同性競爭,雄蟲與雄蟲互咬,雌蟲與雌蟲戰鬥,最後留下雌雄一對,會共組家庭、獨占屍體。雌蟲將卵產於屍球附近的土中,依埋葬的肉球大小,調節在土中的產卵數量之外,還會主動咬破肉球,方便孵化後的幼蟲取食;還會將自己半消化的食物親口餵給幼蟲吃呢! 失敗的雄蟲可以選擇當衛星雄性,試圖與優勢雌蟲交配;失敗的雌蟲亦可以選擇將卵產於附近,行寄生策略,讓優勢的雌雄埋葬蟲養育牠的後代。[4]
昆蟲合作之謎 吃屍體埋葬蟲
中研院研究發現: 埋葬蟲在低海拔高溫、蒼蠅多的環境,會逆境求生、學會合作。
台大昆蟲系碩二生孫烜駿指出,低海拔因為溫度高、蒼蠅多,環境不利生存,埋葬蟲反而會靠團結合作來對抗蒼蠅競爭;反之氣溫低、蒼蠅少的高海拔,埋葬蟲則不會合作,還會互相攻擊,公的埋葬蟲甚至會「互毆」打到斷手斷腳。為了對抗蒼蠅及變熱的環境而合作,可以證實生物因應物種競爭與環境變遷,必須逆境求生、團結力量大的生存之道。[5]
視頻
視頻:
屍體清道夫-埋葬蟲【法布爾昆蟲記】_EP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