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四角柃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四角柃(学名:Eurya tetragonoclada Merr. & Chun)是山茶科柃木属灌木或小乔木植物,产于江西南部、河南南端、湖北西部、湖南西部和南部、广东北部和西南部、广西、四川东部、贵州北部、云南东南部等地。 [1]

四角柃
四角柃1.jpg

原图链接 来自植物智

中文学名:四角柃

拉丁学名:Eurya tetragonoclada

Merr. & Chun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侧膜胎座目

科:山茶科

属:柃木属

种:四角柃

四角柃形态特征

四角柃,灌木或乔木,高2-14米,胸径可达25厘米,全株无毛;嫩枝和小枝红褐色,具显著4棱,老枝灰褐色,常呈圆柱形;顶芽长锥形。

叶革质,长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钝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8-10对,在上面明显,有时且稍隆起,在下面凸起;叶柄长约5毫米。

花通常1-3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毫米,无毛。雄花:小苞片2,卵形,长约1毫米,顶端有小尖头;萼片5,质厚,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2.5毫米,顶端圆;花瓣5,白色,长圆状倒卵形,长约4毫米;雄蕊约15枚,花药具分格,退化子房无毛。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同,但较小;花瓣5,长圆形,长约2.5毫米;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长约2毫米,顶端3裂。

果实圆球形,直径约4毫米,成熟时紫黑色;种子肾圆形,稍扁,亮褐色,表面具密网纹。花期11-12月,果期次年5-8月。

四角柃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550-1900米的沟谷或山顶密林中或山坡灌丛阴地 。

四角柃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全南龙南铜鼓)、河南南端(新县)、湖北西部(巴东兴山房县)、湖南西部和南部(宜章南岳永顺)、广东北部和西南部(阳山阳春、乐昌、大同、乳源、信宜)、广西龙胜、凌乐、临桂、陆边、恭城、大瑶山、昭平、罗城、南丹、凌云、靖西、大苗山、乐兴、环江、北流、上思、贺县、田林、德保)、四川东部(城口奉节巫山)、贵州北部(遵义)、云南东南部(西畴麻栗坡、文山、金平、富宁、广南、马关、嵩明)等地。

参考来源

  1. 四角柃,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