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巴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巴東縣

巴東縣

巴東縣隸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中上游兩岸,居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東北部,是國家園林縣城、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1]

巴東縣屬亞熱帶季風區,總面積3354平方公里,有神農溪、清江水布埡等景點,曾被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

2021年4月,入選「2021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單。

快速導航 詞條圖冊 《郡縣聯播》百縣榜:「2021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單 「2021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單新鮮出爐,4項加權8個維度120個關鍵詞標籤 億級信源綜合測評出榜。

中 文 名 : 巴東縣

人口數量 :戶籍人口48.60萬人(2019年)

地區生產總值 :127.46億元(2019年)

下轄地區 :轄10個鎮、2個鄉

電話區號 :0718

地理位置 :湖北西部,恩施東北部,長江中游

面 積 :3354平方公里

行政區類別 :縣

人均生產總值 :29511元(2019年)

政府駐地 :信陵鎮西壤坡

著名景點 :神農溪、清江水布埡、格子河石林

機 場 :恩施許家坪機場


建制沿革

巴東縣地圖

巴東,古名為「巴」,主要分布在今川東、鄂西一帶。相傳周以前居武落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廩君為著名首領,後向川東擴展。周武王克殷,封為子國,稱巴子國。

春秋時與楚、鄧等國交往頻繁,對鄂西、川東的開發有重要貢獻。

周慎靚王五年(前316 年)並於秦,以其地為巴郡。族人在川境的,部分稱板楯蠻;南移到今湘西的構成武陵蠻的一部分;先後移到今鄂東的,東漢時稱為江夏蠻,兩晉、南北朝時稱五水蠻。

東漢建安六年(公元201 年)改固陵郡置。治所在魚復(復)(今重慶市奉節縣東,三國蜀漢改永安,晉復名魚復)。轄境相當於今四川開縣、萬縣以東,巫山西部以西的長江南北和大寧河中上游一帶。劉璋分巴郡置巴東屬國。治所在涪陵(今四川彭水)。轄境相當今四川東南部的黔江、彭水、武隆、酉陽等縣地。建安末劉備改其為涪陵郡。

隋開皇初廢郡,隋大業時又曾改信州為巴東郡。地控三峽之險,三國時為蜀漢東部門戶,有重兵屯守於此,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巴東縣。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歸州,轄秭歸、巴東二縣,治所在秭歸。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置巴東郡、治秭歸。乾元年(公元758年)復置歸州。

宋代仍名歸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為歸州路,隸湖廣行中書省,十六年(1380年)降為州。

明洪武九年(1376年)廢歸州置秭歸縣,此時巴東縣隸夷陵州(治所在夷陵,即宜昌)。十三年(1380年)復置歸州,轄興山、巴東二縣。

清順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為「彝陵」。雍正七年(1729年)升歸州為直隸州,轄長陽、興山、巴東、恩施四縣及容美、龍潭19個土司。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為宜昌府,改彝陵縣為東湖縣並為宜昌府治所,領東湖、興山、巴東、長陽、長樂5縣及歸州、鶴峰2州,隸屬荊宜施道。歸州降為縣級州,此時巴東縣隸宜昌府。

民國初年廢府、州建制,實行省、道、縣三級制。1912年巴東縣屬荊南道。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1928年至1932年,賀龍創建湘鄂西蘇區湘鄂邊根據地、歸(秭歸)興(山)巴(東)根據地、荊(門)當(陽)遠(安)根據地,洪湖根據地等,巴東縣是革命老區。1932年,巴東縣從宜昌行政督察區劃入恩施行政督察區,恩施地區始為8縣之治。

1949年屬恩施專區,1970年屬恩施地區,1983年屬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治所在恩施)。1985年籌備建立三峽省,巴東縣是三峽省(籌)的行政區劃範圍。1986年放棄三峽省籌備,仍屬湖北省鄂西自治州。1993年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新中國建國後,巴東縣轄: 信陵鎮、東壤口鎮、平陽壩鎮、沿渡河鎮、官渡口鎮、茶店子鎮、綠蔥坡鎮、大支坪鎮野三關鎮、清太坪鎮、楊柳池鎮、溪丘灣鄉、堆子場鄉、羅溪壩鄉、火峰鄉、楠木園鄉、安居鄉、稅家鄉、棗子坪鄉、馬眠塘鄉、鼓樓鄉、白沙坪鄉、長嶺鄉、泗淌鄉、金果坪鄉、泗井水鄉。

1996年初,巴東縣面積3219平方千米,人口約48萬人,其中土家族人口約占37%。轄11個鎮、15個鄉:信陵鎮、東壤口鎮、平陽壩鎮、沿渡河鎮、官渡口鎮、茶店子鎮、綠蔥坡鎮、大支坪鎮、野三關鎮、清太坪鎮、楊柳池鎮、溪丘灣鄉、堆子場鄉、羅溪壩鄉、火峰鄉、楠木園鄉、安居鄉、稅家鄉、棗子坪鄉、馬眠塘鄉、鼓樓鄉、白沙坪鄉、長嶺鄉、泗淌鄉、金果坪鄉、泗井水鄉。縣政府駐信陵鎮。

1996年下半年,撤銷火峰鄉、楠木園鄉,併入官渡口鎮;撤銷安居鄉,併入茶店子鎮;撤銷堆子場鄉,併入沿渡河鎮;撤銷棗子坪鄉,併入綠蔥坡鎮;撤銷馬眠塘鄉,併入野三關鎮;撤銷長嶺鄉、泗淌鄉,設立水布埡鎮;撤銷白沙坪鄉,併入清太坪鎮;撤銷泗井水鄉,併入金果坪鄉。調整後,全縣轄12個鎮、5個鄉。[4]

至2014年止,轄信陵、東壤口、沿渡河、官渡河、茶店子、綠蔥坡、大支坪、野三關、清太平、水布埡10鎮,溪丘灣、金果坪2鄉。居民委員會13個,村民委員會480個。

行政區劃

截止2011年底,巴東縣轄一個開發區、12個鄉鎮、491個村(居委會),總人口49.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43%。

序號 鄉鎮名稱 面積 序號 鄉鎮名稱 面積 01 信陵鎮 87.2平方千米 02 東壤口鎮 101.5平方千米 03 沿渡河鎮 491.5平方千米 04 官渡口鎮 336.3平方千米 05 茶店子鎮 232.7平方千米 06 綠蔥坡鎮 228.2平方千米 07 大支坪鎮 208.4平方千米 08 野三關鎮 549.7平方千米 09 清太坪鎮 274.1平方千米 10 水布埡鎮 316.2平方千米 11 溪丘灣鄉 220.2平方千米 12 金果坪鄉 173平方千米 資料來源於官網

地理環境

位置

巴東縣位於東經110°04ˊ-110°32ˊ、北緯30°28ˊ-31°28ˊ之間,在大巴山東,長江三峽中段,居湖北省西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東北部。東連興山,秭歸和長陽土家族自治州,東南與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相鄰,南與鶴峯縣接壤,西鄰建始、重慶市巫山縣,北界神農架林區。縣城信陵鎮,瀕臨長江南岸。[3]

地形

巴東縣航拍圖 巴東縣地形狹長,西高東低,南北起伏。東西寬(最窄處)10.3千米,南北長(水平距)135千米。境內有武陵山余脈,巫山山脈,大巴山余脈盤踞南北,長江、清江橫貫東西,扼川鄂咽喉,據鄂西門戶。地表崎嶇,山巒起伏,峽谷幽深,溝壑縱橫,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最高海拔3005m,最大相對高差2938.2m。地表平均坡度28.6度,其中25度以上的高山占總面積的66%,地形以山地為主;海拔1200m以上的高山占面積的37.09%,800-1200m以上的中山區占33.07%。[5]

氣候

巴東縣風光

巴東縣位於亞熱帶季風區,溫暖多雨,濕熱多霧,四季分明。光、熱、水分布垂直差異明顯,形成各種不同的山地型小氣候。海拔升高100米,氣候平均下降0.62℃,無霜期減少5~7天。太陽輻射總量處於全國低值區,年平均88~99千米卡/平方厘米,日照總時數在1200~1650小時之間。氣溫立體分布,無霜期最長為311天,最短173天。年平均降雨量為1100~1900毫米,多集中4~9月。年風速偏低,平均風速1.5~3.4米/秒,多為偏東風和偏西南風,北風、西風頻率低。

自然資源

植物

巴東縣 巴東立體的氣候和多類的土壤,適宜多種動植物生長。因此,巴東生物資源尤為豐富。縣境內已知各類植物約160科、734屬,近2000種。尤其是巴東木蓮、、亞洲巴山松王,生長於巴峽山谷間。巴東是中國古銀杏群落之鄉,現有銀杏221萬株,百年以上古樹601株。(數據截至2011年)[2]巴東生物資源繁多,河谷地帶建立了柑桔生產基地,是全國的錦橙縣。低山和二高山是油桐、烏桕的重點產區。(數據截至2011年)[6]

水力 巴東地域遼闊,山川縱橫,水能資源極為豐富,境內除長江、清江橫貫外,還有河流10條,小支流68條,徑流量33億立方米,蘊藏量為173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64.3萬千瓦,建設中的水布埡電站裝機149萬千瓦,占全縣開發量的90%。尤其是發源於神農架南麓的神農溪水系,落差集中,流量穩定,水源充沛,是全縣水電開發的重點區。截至2011年,已建電站41座,容量4.38萬千瓦,且已集中併網。

礦產

巴東縣風景 巴東礦產資源分布相對集中,已知礦產有燃料、金屬、非金屬礦產共23種。無煙煤儲量居全省第一,是中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煤炭總儲藏量10239萬噸,發熱量達5000-7000大卡,主要分布在麻沙坪、辛家、麂子岩和寶塔河等地。鐵礦資源現已探明有大型鐵礦1處,中型鐵礦4處,小型鐵礦2處,總儲量2.1億噸。硅石礦點多,僅探明兩處,儲量在億噸以上,層厚26-48米,二氧化硅含量達96-98%,礦石大部分裸露。全縣礦泉水年流量達3600立方,含硒、鍶、鋅等幾十種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縣境石灰石分布廣,品位高,儲量大,石灰石總地質面積358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60%,總儲量達10億噸,氧化鈣含量達50%。此外,還有方解石、白雲岩、大理石、石板材、石膏、磷、鉀等礦產資源。(數據截至2011年) 藥材 巴東是藥材GAP規範化種植基地。全縣野生、半野生和栽培藥用植物430多種,僅國家掛牌收購的就有177種,天麻、壯細辛,頭頂一顆株、江邊一碗水、文王一枝筆、七葉一支花等。

巴東盛產神農香菊,香料含量高達4-5%,其花、葉、莖、根都含有濃郁而獨特的芳香化合物,可以加工成香精、浸膏、芳香油,可做化妝品、皂用增香劑、飲料添加劑,有清熱、解毒、殺菌、消炎等功能,經上海、武漢廠家研製命名「神農香」。[8]

人口民族

2010年11月1日零時,巴東縣有常住人口420840人,有戶籍人口(含「戶口待定人口」)494583人。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戶數146342戶,家庭戶人口為40140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74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3.39人減少了0.65人。常住人口中,男性為215018人,占常住人口的51.09%;女性為205822人,占常住人口的48.91%。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16下降為104.47。其中,0-15歲的人口為75596人,占常住人口的17.96%;16-64歲的人口為297590人,占常住人口的 70.71%;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47654人,占常住人口的11.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5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6個百分點,16-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2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3.4個百分點。

全縣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08321人,占全縣常住人口的49.5%。少數民族為212519人,占全縣常住人口的50.5%。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6.51個百分點。如今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數據截至2010年)[9]

2019年全縣年末戶籍總戶數166667戶,戶籍總人口48.60萬人。其中,男性人口25.29萬人,占比52.04%;女性人口23.31萬人,占比47.96%。全縣年末常住人口43.19萬人,城鎮化率40.3%。

經濟概況

綜述

2019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7.46億元,較上年增長4.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65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31.49億元,同比下降1.3%,其中工業增加值21.57億元,同比下降6.4%,建築業增加值10.35億元,同比增長14.6%;第三產業增加值73.32元,同比增長8.6%。

按常住人口計算,2019年全縣人均GDP達到29511元,同比增加3258元,增長12.4%;人均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555元,同比減少1元;人均儲蓄存款26625元,同比增加3570元,增長15.5%;全體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5元,增長11.64%,城鎮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236元,增長10.98%;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753元,增長12.26%。[2]

第一產業

農業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末常用耕地面積 90.96 萬畝,有效灌溉面積4.81萬畝,旱澇保收面積28.51 萬畝。全年農村用電量5068.11 萬千瓦時,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39384.16噸。

2019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6540萬元,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38582萬元,同比增長3.7%。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41603萬元,增長4.3%;林業增加值17952萬元,增長3.3%;牧業增加值66462萬元,增長2.2%;漁業增加值512萬元,下降24.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12053萬元,增長8.7%。

2019年糧食播種面積89.5萬畝,同比下降2.1%;糧食產量20.23萬噸,較上年持平。蔬菜播種面積24.22萬畝,同比增長3.7%;蔬菜產量32.55萬噸,增長5.8%。中草藥材播種面積(人工種植)17.71萬畝,增長4.8%,採收面積7.35萬畝,產量(干品)15791噸,畝產(干品)215公斤,價值達3.5億元以上。煙葉播種面積4.44萬畝,產量5085噸,油料種植面積23.66萬畝,同比略降;油料產量2.64萬噸,同比略降。茶葉面積15.3萬畝,同比增長23.3%;茶葉採摘面積5.94萬畝,增長3.7%,茶葉產量3405噸,增長8.5%。全縣農副產品加工業產值45950萬元,同比下降2.8%;農副產品加工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11.03%。

2019年人工造林完成面積2502公頃,封山育林1912公頃,退化林修復3200公頃,森林撫育5950公頃。全年實現林業產值33254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4%。

2019年農業年報數據顯示:受非洲豬瘟影響,全年生豬出欄45.78萬頭,同比下降32.0%;生豬存欄24.2萬頭,同比下降34.8%。牛出欄3186頭,同比增長11.9%,羊出欄18.02萬頭,同比增長1.0%,家禽出籠97.98萬隻,同比增長2.2%。肉類產量3.97萬噸,同比下降28.3%,禽蛋產量0.74萬噸,同比下降1.6%,水產品產量156噸,同比下降18.3%。

2019年末,全縣鄉村勞動力資源26.53 萬人,鄉村從業人員24.9 萬人,鄉村外出務工人員8.9 萬人。[2]

第二產業

2019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家,較上年減少13家,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213725萬元,同比下降11.9%;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91252萬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下降19.2%。在總產值中,輕工業完成產值9.16億元、同比增長13.6%,重工業完成產值12.21億元,同比下降24.2%。完成規模工業銷售產值21.18億元,同比下降11.7%;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9.1%,同比增加0.3個百分點。

2019年全縣規模工業產值完成情況分行業涉及到14個中類,其中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完成26140萬元,同比增長13.1%;木質家具製造完成5265萬元,同比增長21.4%;中藥飲片加工產值完成18047萬元,同比增長48.3%;電力生產完成88325萬元,同比下降35.1%。全縣規模工業產品產量見表1。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5494.3萬元,同比下降12.22%。

2019年全縣具有資質等級以上的建築企業18家,房地產企業14家。全年完成資質建築業總產值113100萬元,同比增長26.2%;實現全口徑建築業增加值10.35億元,同比增長14.6%。

第三產業

服務業

2019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0.10億元,比上年增長4.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79億元,增長4.2%;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35億元,增長11.5%;金融業增加值7.84億元,增長11.5%;房地產業增加值11.98億元,增長9.7%;其他服務業增加值31.62億元,增長9.4%。

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

2019年投資500萬元以上施工項目112個,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7.3%,其中:500萬元-4999萬元項目投資同比增長27.8%;5000萬元及以上項目投資同比增長12.1%;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44.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6.9%;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7.1%;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4.9%。

2019年商品房施工面積17.6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1%;竣工面積1.7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5.9%;銷售面積8.7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2.9%;空置面積4.90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3.1%。全年商品房銷售額31789萬元,同比增長142.5%,其中:住宅銷售額31789萬元,增長338.6%。

國內貿易、招商引資和對外經濟

2019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63億元,同比增長11.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3.66億元,同比增長11.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3.97億元,同比增長12.2%。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14.43億元,同比增長10.4%;零售業零售額55.49億元,同比增長11.3%;住宿業零售額1.79億元,同比增長9.4%;餐飲業零售額5.92億元,同比增長12.9%。分限額看,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4.81億元,同比增長14.46%;限額以下企業實現零售額72.82億元,同比增長11.0%。

2019年全縣引進省外資金24.03億元,同比增長29.5%;實現進出口總額1217.9萬美元,其中出口額1191.3萬美元,同比增長150.0%。

財政和金融

2019年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103252萬元,比上年增長0.7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7168萬元,增長0.1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47100萬元,下降0.5%。全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77600萬元,同比增長20.2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2583萬元,同比增長4.6%;教育支出85406萬元,同比增長6.8%;科學技術支出3160萬元,同比增長2.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7072萬元,同比增長38.3%。

2019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653306.42萬元,增長7.61%,其中住戶儲蓄存款餘額1149922.04萬元,同比增長15.67%。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810641.73萬元,同比增長8.83%。其中農業及支農貸款餘額125974.55,同比下降7.86%,金融機構網點數50個。(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餘額見表2)。[2]

社會事業

交通運輸

巴東交通圖

2019年全縣通車總里程達到8000.1公里,其中等級公路5960.1公里,包含高速公路70公里,改擴建公路374.8公里。農村通公路行政村達100%。[2]

郵電通信 2019年實現郵政業務營業收入5767萬元,同比增長4.14%;移動業務營業收入13481萬元,下降1.91%;聯通業務營業收入5178.99萬元,下降1.34%;電信業務營業收入6180萬元,下降2.52%。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8970戶,同比下降38.5%,移動電話用戶363612戶,增長25.2%,年末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發展到430264戶,較去年增長18.9%。

2019年接待遊客1043萬人次,同比增長20.0%。實現旅遊綜合收入80.04億元,同比增長20.1%。全縣3A級以上旅遊景區景點6個,星級飯店9家,星級客房798間。[2]

教育科技

巴東縣第一高級中學

2019年全縣擁有各類學校76所,其中:普通中學24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小學50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擁有專任教師3341人,在校學生53537人。幼兒園75所,在園幼兒10366人。全縣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達到85.3%、100%、99.9%、93.6%。小學六年鞏固率、初中三年鞏固率達到100%、99.7%。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8.7%。6歲及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9.8年。

2019年有R&D活動的企業達到12個,其中有研發機構企業數8個,研發項目20項,有專利申請企業數2個,有新產品銷售企業數2個,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2300萬元;R&D活動人員達到了298人,期末擁有註冊商標5件,研發項目經費支出1336.7萬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27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1.0%,達到州定目標。

2019年全縣共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891人。其中:中級技術職稱以上3325人,農業技術人員291人。[2]

文體衛生 2019年全縣擁有公共圖書館2個,總藏書量達8.8萬餘冊;廣播覆蓋率99.8%,電視覆蓋率99.8%。擁有劇場、影劇院3個,文物保護區116個。

2019年全縣各級醫療衛生機構444個,其中醫院5個,衛生院12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個,婦幼保健院1個,村衛生室346個,診所79個。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技術人員2610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90人,註冊護士878人。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長,衛生機構床位數2497張,每千人口醫療衛生床位數達到5.79張,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6.05人。人民健康水平穩步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新生兒死亡率1.42‰。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2.01萬人,同比下降2.18%。[2]

民生保障 2019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26元,比上年增加1502元,增長9.80%。其中: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1元,比上年增加1085元,增長10.45%;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83元,比上年增加2543元,增長9.20%。

2019年全縣新增城鎮就業人員5116人,全年實現下崗再就業1454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10%以內。

2019年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2122人,比上年增加985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13494人,比上年增加10524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4047人,比上年增加2687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7747人,比上年增加1986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6552人。

2019年全縣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15個,床位數1316張,社區服務機構總數303個,民政事業費支出達到1.89億元。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0411人。[2]

城建環境 2019年基本建成棚戶區459套(戶),公租房分配入住4846套(戶),累計發放住房租賃補貼219戶。

2019年園林綠地面積272.46公頃,公共綠地面積272.46公頃,城市公園綠地面積140.1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用水人口90800人,年供水總量572萬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218.79萬噸。城市道路長度92.16公里,道路面積101.7千平方米。城市排水管道長度78.88公里,城市污水處理率94%。[2]

安全生產 2019年共發生刑事案件615件,同比增長1.32%,破案224件,同比下降17.95%。交通事故死亡17人,同比下降22.73%。全年各類安全生產事故發生4起,各類安全生產事故死亡人數4人。[2]

民風民俗

● 喪葬


喪葬,包括喪葬禮儀、喪葬風俗兩個部分。由此形成的喪葬文化又分為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個部分。其社會功能表現為血緣與親族關係的聯繫與強化、社群與社會集體意識的整合、社會文化傳統的積澱與延續。位於中國湖北省巴東縣神農溪流域上的縴夫,其喪葬習俗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民俗。其「哭而不悲,痛而不哀」的氛圍,形成了土家喪葬文化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究其喪葬方式,主要有傳統葬式,即懸棺葬、船棺葬和現代葬式——土葬。[10]

● 哭嫁

土家族哭嫁,是廣泛流傳於湘鄂渝黔土家族地區一種古老的婚禮習俗,距今已有數百年歷史。在宣恩縣長潭鄉一些大的家族還保留着這一風俗。2006年7月,其入選恩施州第一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哭嫁,一般是從男方擇定了結婚吉日後,新娘便拉開了哭嫁的序幕,直到出嫁當天上轎前結束。此間,姑娘的母親及親人往往陪哭,傾訴衷腸,「纏綿悱惻哭嫁歌,一怨三嘆斷人腸」,聲淚俱下,場面令人動容。哭嫁的內容有「哭父母」、「哭哥嫂」、「哭姐妹」、「哭伯嬸」、「哭外公外婆」等,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在當地,可一人獨唱、兩人對唱、多人合唱、輪唱等。

● 撒爾嗬

撒爾嗬,是鄂西土家族古老而原始的民間歌舞。它以獨特的風格,粗獷矯健的舞姿,高亢熱烈的曲調,明快和諧的節奏,被當今專家們譽為「東方迪斯科」。撒爾荷,又名打喪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在鄂西民間有着極其久遠的歷史。據傳,它源於土家人的先民—巴人古代的戰舞和祭祀儀式。史書記載:「父母死,打鼓蹈歌,親戚宴飲歌舞」唐人在《蠻書》中記載:「巴人好踏踢,伐鼓以祭祀,叫囂以興哀」。

● 堂戲


巴東堂戲,又稱稿薦戲、踩堂戲,流傳於巴東、秭歸、興山、五峰、巫山、建始等地區,因早期多在堂屋中演出而得名。經過200多年的傳承和發展,為恩施州五大地方劇種之一(堂戲、南劇、儺戲、燈戲、柳子戲),是全國380多個各具特色的地方戲中獨放異彩的劇種,2007年6月入選湖北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巴東堂戲,始於明末清初,源於巴東民間歌舞「花鼓子」。一開始,於大堂大方桌上,由飾演的一男一女,以「左一右二進三退四」的步法,繞四角踩碎步而舞。後轉向地面稿薦(用禾杆和乾草編成的草墊),繼而搬上「草台」,隨燈班演出。再後來,逐漸脫離燈班,融進了本地小調、號子,以及湖南「南調」、川東「梁山調」的聲腔和表演特色,同時吸收了川、漢劇等表演程序,發展為堂戲。表演時間,多在農曆的臘月、正月、六月,尤以正月為盛。常年上演的劇目有300多個,其代表劇目有《王麻子打妝》、《送寒衣》、《花好月圓》等。

● 土家牛王節

每年的四月十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節。這天各地都要舉辦牛王節歌會,搭起歌台,將牛頭像懸掛在歌台中央,以歌頌牛的功德。牛王節十分熱鬧,各家各戶提前一天將牛梳洗乾淨,餵精飼料,角上系一朵大紅花,一早牽着去趕歌會,同時,也藉此機會展示自家餵的牛健壯。

9風景名勝編輯 ● 神農溪


神農溪是湖北巴東長江北岸的一條常流性溪流,發源於「華中第一峰」神農架的南坡,因神農炎帝在搭架採藥後順溪而下故名。由南向北穿行於深山峽谷中,於巫峽口東2000米處匯入長江。全長60公里,共分3個峽段(龍昌峽、鸚鵡峽、神農峽)和1條支流(綿竹峽)。

神農溪,沿途接納17條溪間,8處百米瀑布。山峰相對高差海拔300米至1200米,壁間狹窄處僅7米。崖壁上分布着大小溶洞60多個,且大多數洞口有石砌土壘的牆壁,留下古時戰亂的痕跡。神農溪迂迴曲折,落差較大,形成長短各異,急緩不同的灘多達60餘處,有「一里三灣、一灣三灘」之說。多道淺灘,水深不到0.5米,水淺滯澀,船底與卵石摩擦,猶如陸地行舟,三十多道急灘平均落差1.7米,最高達3米。

● 清江水布埡

水布埡原生態旅遊景區位於清江中游,巴東縣城的南部,東與宜昌長陽縣漁峽口鎮交界,東南與長陽縣枝柘坪相連,北同本縣野三關鎮相依,東西寬16.5公里,南北長50公里。水布埡景區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四季分明,由于山勢起伏明顯,垂直氣溫變化較大,高山雨多霧大,無霜期短;半高山雨豐氣和,春秋各半;低山夏長冬短,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7℃。

● 無源洞

無源洞位於巴山森林公園境內。相傳曾有人執燭探洞,燃完7支半蠟燭仍無盡頭,故以「深遠莫能窮其源」(《巴東縣誌》)而得名。無源洞全長有兩千多米,洞口高16米,寬10米,裡面最高達70米以上,與利川騰龍洞洞口高度差不多。溶洞面積5萬平方米左右,可以容納5萬人。

● 鏈子溪

巴東鏈子溪風景區距巴東新縣城 4 公里,距巫峽口 2 公里 ,發源於建始縣龍坪,由南向北在長江巫峽與西陵峽之中與長江匯合。重建於乾隆庚寅年,呈「十」字型兩條鐵鏈攀附於長江南岸的絕壁之上,為千百年來的縴夫做安全保障,鏈子溪由此而得名。鏈子溪旅遊觀光景點有:門扇峽、轎子岩、火焰石、鏈子崖、駱駝峰、魚母洞,猴子望月、龍騰飛躍、土地神、仙女山、情郎峰、古鏈索道、瀑布、大溶洞、四龍潭等,景區內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和世界珍稀植物。

● 鐵廠荒森林公園


鐵廠荒森林公園位於長江、清江分水嶺上,北起綠蔥坡東流水,南接野三關勸農亭,距巴東縣城40多公里,離清江水布埡60公里,平均海拔1700米。公園共分四大景區二十多個景點同時還有革命勝地娃娃寨、寇公勸農之路等景觀。該公園素有「鄂西林海縮影」之稱,有長50公里的綠蔥坡至鐵廠荒的綠色長廊。[11]

● 格子河石林

巴東格子河石林,位於巴東縣綠蔥坡鎮錦衣村海拔1200米的河谷地帶,當地人自豪地稱之為「三峽小桂林」。格子河景區由格子河石林、石屏、夾巷子、九龍觀四大部分組成,整個面積超過12平方公里。石林內巨石之間形成的巷道縱橫交錯,巷巷相通,形似棋盤,格子儼然,故名「格子河」。千米石屏長1500米,高百餘米,形如屏障,故名千米石屏。它與石林隔河相望,有如藏書萬卷的書庫。石林內三塊草坪、四處一線天、五座重門、六條通道,七個幽洞,將30座奇峰隔成迷宮,縱橫交錯。[12]

地方特產

土家燒餅

土家燒餅又名掉渣燒餅、抖掉渣燒餅,因烤後外層酥鬆,稍一震動就可掉渣而得名,有「中國比薩」之美稱。土家燒餅是恩施地區極富地方特色的小吃之一。土家燒餅的主料是麵粉,先用老面發麵,後以肉、蔥、花椒等為原料做成餡,摻合在一起做成橢圓形餅狀,抹上醬油、芝麻等,在瓦缸內用木炭烤制而成。[13]

土家坨坨肉 在土家族的傳統酒席上,「土家坨坨肉」這道菜往往占據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鄂西少數民族地區著名的「農家十大碗」菜餚之首。常見的坨坨肉呈正方體形狀,約有1.5寸見方,鄂西方言稱其呈「坨」狀,故被叫做坨坨肉,特點是色淺黃、味咸鮮、香味濃郁、軟糯不膩。鄂西地區的土家菜餚味道都以酸、麻、辣為主。[14]

富硒天麻

天麻是一種奇特的名貴傳統中藥材。屬蘭科多年生草本寄生植物,藥用部分為地下塊莖,無綠色葉片,無根系,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自養生活,主要依靠同化侵入其體內的一些真菌獲得營養。巴東是全國少有的土壤富硒地區,自然環境污染少,生產富硒無公害天麻具備條件。現有種植面積10萬平方米,年產量500噸。

巴東大蒜 巴東大蒜產自世界硒都,相傳北宋名相寇準到巴東任縣令時引進,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除具有普通大蒜極高的營養價值外,其「硒」含量是普通大蒜的30-40倍。巴東大蒜呈現個頭豐滿、瓣少且大、皮肉潔白、皮薄鮮嫩、肉質細膩、香味濃郁、辣度適中等獨有的特點。在1992年湖北省農產品出口大會上被評為「湖北省出口招牌農產品」,「巴東大蒜」地理保護商標已獲國家工商總局註冊。

巴東真香茗

巴東真香茗是巴東獨產的茶葉,古為巴東地方名產。歷史悠久,品質上乘,外形色白,肉質高香而馳名。古籍多有記載。由於巴東地處長江巫峽、西陵峽之間,境內山脈起伏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質砂壤、光照、雲霧、自然條件是生產優質茶葉最佳的地方。全縣茶葉生產種植面積已達三萬餘畝,年產茶葉350噸。

魔芋 魔芋屬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科。它能加工成精粉、粉絲、芋糕、罐頭等風味食品,還有消腫止痛、抗癌防癌、降低膽固醇、防治高血壓、清潔腸胃、幫助消化之功效,對膽石症、心血管病、糖尿病、便秘痔疾也有較好的治療效果。魔芋中還有一種叫做「海曼納」的物質,它能控制人的體重,長期食用可以減肥健美。魔芋是巴東縣農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現有種植面積1萬畝以上,年產量1500萬公斤。

巴東土臘肉

每到冬臘月,土家族人民都有殺年豬過年的習俗,將年豬宰殺後,先用鹽將肉醃一星期左右時間,待醃透後,置火炕上用桔皮、香蒿等香味物點燃煙熏至臘黃,桔皮、香蒿等香味一同熏入肉中,吃時將肉皮火燒水煮,伴大蒜、辣椒炒,或做成火鍋,有一絲淡淡的煙熏味。保存好的臘肉可存放幾年不變味不生蟲,不變味,切成的片,顏色細泣分明,尤以瘦肉最為好看,深淺紅色相間。

巴東獨活 據《中華本草》記載,獨活別名獨搖草,又名巴東獨活、肉獨活。平均海拔1700米的西淌村,山大人稀、森林植被密集覆蓋、土壤肥沃,是獨活的最佳生長地帶之一。 巴東獨活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為湖北省巴東縣溪丘灣鄉、沿渡河鎮、茶店子鎮、綠蔥坡鎮、大支坪鎮、野三關鎮、清太平鎮、水布埡鎮、金果坪鄉等9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它是多年生草本,高60~lOOcm。莖帶紫色,光滑,有槽紋。花白色。雙懸果長圓形,側棱翅狀。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生于山谷溝邊或草叢中。

巴東椪柑

椪柑又名蘆柑,皮薄易剝,色澤鮮美,果肉橙紅色,汁多、組織緊密、濃甜脆嫩,化渣爽口、籽少,且有藥用功效。巴東縣東瀼口鎮雷家坪打造、包裝出的「雷家坪臍橙」、「雷家坪椪柑」兩大柑桔品牌被評為「湖北省優質果品」,成為三峽庫區的特色品牌;雷家坪村柑桔帶被省農業廳授予「湖北省優質水果示範園」、「湖北省生態農業示範基地」。

五香豆腐乾 巴東五香豆腐乾,以選料講究,精工滷製,顏色深黃,質細堅韌,五味俱全, 食之回味無窮而獨具特色。巴東五香豆腐乾起源於清代後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十九世紀中葉,巴東縣城信陵鎮已成為上四川、下湖廣的水陸通道,故開辦了四、五家豆腐乾作坊。其製作是利用涼水寺的泉水,加適量紅砂糖、八角、丁香、精鹽、三賴、甘松、山茶、陳皮、生薑、小茴香、花椒、雞肉等作配方熬成滷汁,將豆腐花用方巾熱包紮,高壓成形,滷製而成。被列為長江線上小吃四絕,即,巴東五香豆乾、梁平柚子、大竹澇遭(甜酒)、中州豆腐乳。

羊肉大面

巴東羊肉大面,以肉嫩、湯辣、味鮮、不膻不膩,製作講究而獨具特色,歷史上醉月樓麵館和黃開太的羊肉麵,在川、鄂、湘一帶享有盛譽。羊肉大面,乃以本地山羊肉為原料精製而成,《巴東縣治》載「山羊作脯與鹿同美」。當客人要食用時,便將鹼水麵條煮熟撈起,盛於碗中,配上羊肉湯和羊肉臊子,放上一點芫荽即成。其特點是紅、白、綠相間,不僅色、香、味俱全,誘人食慾,而且有滋陰補腎之功效。

榮譽稱號

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2021年4月,入選「2021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單。

12詞條圖冊 巴東縣風光巴東縣風光 土家燒餅土家燒餅 參考資料: 1. 《郡縣聯播》百縣榜:「2021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榜單_獨家專稿_中國小康網

中國小康網 [引用日期2021-04-14] 2. 2019年巴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巴東縣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19-11-11] 3. 區劃位置

長江巴東網 [引用日期2014-04-28] 4. 巴東縣歷史沿革

. [引用日期2017-07-26] 5. 地理環境

長江巴東網 [引用日期2014-04-28] 6. 生物資源

長江巴東網 [引用日期2014-04-22] 7. 礦產資源

長江巴東網 [引用日期2014-04-22] 8. 湖北省恩施州神龍溪縴夫文化旅遊區

中國旅遊信息網 [引用日期2014-04-22] 9.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1]

長江巴東網 [引用日期2014-04-22] 10. 神農溪縴夫喪葬習俗

長江巴東網 [引用日期2013-09-10] 11. 鐵廠荒森林公園

恩施新聞網 [引用日期2013-09-10] 12. 秀麗的格子河石林

恩施信息網 [引用日期2013-09-10] 13. 土家燒餅

長江巴東網 2013-07-29 [引用日期2013-09-10] 14. 土家坨坨肉

長江巴東網 [引用日期2013-09-10] 15. 住建部關於命名2017年國家園林城市的通報

中國風景園林 [引用日期2017-11-01] 詞條標籤:

地點

視頻

納西族東巴舞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