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台湾石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英文名:Leopard Cat
  • 学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
  • 俗名:钱猫、山猫、豹猫
  • 保育等级:濒临绝种的保育类野生动物
  • 特征:体长55-65公分,尾长27-30公分,体重约3-6公斤。体型跟家猫相似,不同的是石虎耳后为黑底白斑,眼睛内侧有向上延伸的两条白色线条,身体、四肢与尾巴都有黑色块状斑。
  • 分布:此亚种分布于中国华南和台湾
  • 活动范围:雄性石虎约5-6平方公里,雌性石虎约2平方公里
  • 栖息环境:有草生地与农垦地镶嵌的浅山森林
  • 食性:主要为小型哺乳动物如老鼠、松鼠、野兔,也会捕食鸟类、青蛙、蜥蜴、鱼类、昆虫等小动物。

台湾石虎和其他的亚洲石虎一样,都属于猫科之下的猫属豹猫种,若再区分亚种,则是归属于华南亚种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chinensis)。和多数石虎一样,台湾石虎在前额至两眼之间有两条明显的白色条纹。

台湾原来存在著两种猫科动物:云豹和石虎,但在近年学者认定云豹已经走上灭绝之路,因此石虎就成为台湾仅存的野生猫科动物。

根据文献,石虎在 1930 年至 1940 年间应仍分布于台湾全岛各地。到了今天,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石虎分布范围可能仅剩苗栗至嘉义间的浅山环境,而近几年实际发现石虎的地区只有苗栗、台中、南投。[1]

台湾石虎多生活在低海拔的山区或丘陵地,体型较小的哺乳动物、两栖类、爬虫类、昆虫鸟类等都可能是它们的猎物。随著人类社会的发展,台湾石虎数量大幅减少,并在 2008 年被列为第一级的濒临绝种保育类动物,非常需要大家的保护。 石虎常被误认成家猫,它们外观上和家猫最大的区别,就是眼睛内侧有向上延伸的两条白色线条,耳后有明显的白色斑块;由于身上有许多钱币大小的黑色斑块,亦被俗称为“钱猫”。此外,和家猫在生态习性也截然不同,石虎不但具有强烈的狩猎本性,也从不会把便便埋起来,反而用来标示个体的活动领域。根据1940年日本博物学家鹿野忠雄的纪录,石虎曾广泛分布在台湾全岛的低海拔山区,然而现今研究人员只能在苗栗至台南间山区发现它们的行踪,因此才评估将石虎列为濒临绝种的保育类野生动物。

浅山地区

野外的石虎喜欢在晨昏和夜晚活动,主要生存于低海拔的浅山地区,由于栖地面临严重破碎化,与人类活动范围重叠度高,受到捕兽铗和毒饵等威胁外,因为许多人不当地弃养家中的猫或,使得流浪猫狗的数量大增,在野外也会和石虎竞争食物或活动空间,也可能传染疾病给石虎。

“浅山”泛指800公尺以下人类较易到达的生态环境,由于交通的相对便利性,常常吸引各类人为活动,包括猎捕“浅山”生态系里的动物,像是鼯鼠、白鼻心、野兔山羌等,就连石虎也不能幸免于难。生活在浅山的生物,除了面对大自然的考验外,更要直接面对人类活动所造成的伤害,例如栖地大量开发或碎裂化、过马路被车撞成了路死冤魂、陷阱或兽铗的猎捕危害、甚至流浪猫狗的竞争与疫病传播等。从保育本土环境的角度来看,石虎的存在可是浅山生态系健全的重要指标,有石虎的森林,才是健康生物丰富的环境,也才具备浅山生态系的完整功能。

原本列在野生动物保育法第II级的“珍贵稀有保育类动物”的石虎,在2008年被提升为第I级的“濒临绝种保育类动物”,可见其族群已面临极大的危机。野外估计已不到500只的族群量,因为既要面对自然环境的各种挑战,还要在人类、车辆或其他动物所造成的威胁中求生存。 动物园自2011年起,与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合作,推展石虎域外与域内保育与研究计画。2013年特生中心成功繁殖的2只石虎,其中1只“集宝”野放后负伤回到特生中心。

近年来,救伤单位也收到多起车祸致死的石虎尸体,因为石虎倾向在晨昏和夜间活动,在遇上车子的强光时常无法反应被车撞死。

目前石虎遇到最大的危机是路杀,希望透过“集宝”让大众对于浅山生态系的重视,也期待石虎可以永续地与人类共存。 守护石虎也是爱自己生活的这块土地;不要使用捕兽夹、不弃养宠物、不圈养野生动物、夜间开车放慢速度、选购对环境友善耕作方式之产品等,这些都是你、我都可以做到对石虎的友善行为。给石虎留下生存空间,因为有石虎出没的地方,表示那里的土地和生态系是自然健康的。 [2]

视频

濒临绝种 石虎保育从观念做起

"与野共存" 抢救消失中的台湾石虎! | 华视新闻 20190422

台湾石虎捕鱼、爬树、夜行珍贵画面曝光 揭密隐忧

世界老虎日宣导保育-联邦银行先认养石虎 Leopard Cat Conservation

我们的岛 第938集 石虎之光(2018-01-15)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1] 石虎知识网 消失中的台湾石虎
  2. [2] natgeomedia国家地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