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北京型柴油机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京型柴油机车是中国铁路使用的液力传动柴油机车车型之一,也是中国铁路史上最成功的液力传动柴油机车车型。北京型柴油机车的研制过程时值文化大革命,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于1968年起酝酿研制大功率柴油机车,1969年成功试制出12V240ZJ型柴油机后,决定了采用两台柴油机装车的6000马力液力传动干线货运柴油机车的设计方案。1970年9月,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研制成北京型6001号干线货运机车,成为了迄今为止世界上单节功率最大的液力传动柴油机车。1970年10月,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开始研制3000马力液力传动干线客运柴油机车。1971年8月,北京型3001号干线客运机车落成出厂,但试验结果反映出机车和柴油机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从1971年至1975年,北京型机车经历了大量试验和改进,12V240ZJ型柴油机亦突破了重重技术难关,并于1974年9月通过了部级鉴定。1975年6月,北京型客运机车正式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

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间,北京型柴油机车曾经是华北、华中地区的主力客运机车,踪影遍及京广京沪陇海京包京山京原铁路等众多铁路干线。1980年代,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还开发了改变齿轮传动比的北京型重联货运机车、用于中苏边境铁路口岸的北京型口岸机车、双节重联用于牵引专运列车的北京型专运机车等同系列车型。至1991年停产为止,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累计生产了各种北京型机车共375台。中国铁路迷常将单节的北京型客运机车昵称为“小北京”,双节重联的北京型专运机车则被昵称为“大北京”[1]

开发背景

早在1950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期间,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已经提出研制大功率柴油机车的计划。1959年8月,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天津动力机厂共同组成柴油机设计组,同年9月底完成了16V240Z型柴油机[2]的初步图纸设计(不应与大连机车车辆厂研制的16V240ZJ型柴油机混淆),技术指标为V型结构、16气缸、气缸内径240毫米、活塞行程270毫米、标定功率3000马力(2200千瓦)。1960年初,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成立大功率内燃机车领导小组,并提出了3000马力电力传动干线货运柴油机车的设计建议书,同年4月完成设计图纸并准备投入试制。1961年,时值三年困难时期,根据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铁道部“先修后造,以修为主,质量第一”的方针,该型机车在铁道部于南口召开的内燃机车设计研究会议上被要求下马。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刮到了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于1966年9月改称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工厂),工厂的生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1968年9月,由解放军8341部队组成的军宣队进厂实施军管,一批厂级干部和中层干部被结合进工厂领导班子,工厂各方面逐步恢复正常生产。同时,根据铁道部“高速柴油机和中速柴油机并举,电传动和液力传动并举”的方针,二七工厂再度酝酿设计第二代国产柴油机车。1968年10月,二七机车车辆工厂以ND1型柴油机车修理车间为主体,与铁科院机辆所组成临时设计小组,开始对16V240Z型柴油机全面修改设计。随着国际上机车柴油机的技术进步和功率提升,16V240Z型柴油机与国外同类型柴油机相比已相对落后,设计小组决定将16气缸机型改为12气缸,缸径仍保持240毫米,活塞行程改为260毫米,功率等级仍然为3000马力(2200千瓦),额定转速由每分钟1000转提高至1100转,修改设计后的机型称之为12V240ZJ型柴油机。

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对铁路牵引动力内燃化的进程给予特别的关注。1969年3月31日,毛泽东接见了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军管会代表贾汀(周家鼎之化名,曾担任过周恩来的军事秘书,因受江青迫害而被周恩来安排到二七工厂“支工”),听取了工厂“抓革命、促生产”的汇报。毛泽东特地就二七工厂是否上马内燃机车的问题作出批示: “二七厂生产问题,当前以修为主,制造为次,可以搞点制造,多搞几次试验,方向要往这上走”。毛泽东的最高指示在那个时期有着绝对的权威性,“三·三一”批示激励二七工厂加快研制步伐。1969年7月15日,第一台12V240ZJ型柴油机在二七工厂完成组装,随后又完成了第二台柴油机,并送往北京环形铁道进行试验。

视频

北京型柴油机车 相关视频

柴油机车的动力,有多强大,一列还能跑这么快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