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掌溪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八掌溪橋位於中華民國(台灣)嘉義縣水上鄉與臺南市後壁區的一座鐵路橋樑,跨越八掌溪,連接嘉義縣水上鄉南靖車站與臺南市後壁區後壁車站,現役橋梁在1990年重建完成並於次年(1991年)通車。
臺灣總督府公告河川名於1921年5月27日改為八掌溪,因此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自1938年起,將八獎溪橋改名為八掌溪橋。
八掌溪橋的開通,[1] 昭和5年(1930)年8 月21 日《臺灣日日新報》07 版有「八掌溪橋の開通祝賀式二十日盛大に擧行」預告,但這距翁元章發表此詩時間太遠,經查昭和10 年(1935)年5 月8日《臺灣日日新報》08 版有「三橋竣功 曾文溪橋名君代八掌溪橋名八千代 來十日擧式兼開祝賀會」消息,可知1935 年亦有過築橋一事。詩中首句點明建築費用及材質,第二句則標明此橋重要性,開啟下聯,指出其位於鹽水及義竹間的重要要衝。頸聯從視覺著手,上句寫溪水清澈,下句寫夕陽映照水面的景致,紅白相間,美不勝收。末句則肯定此橋貢獻,可以保障過河民眾的安全。
沿革與設計
第一代橋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除了改建原北部之清代鐵路以外,並自1899年起由南、北兩端建設縱貫線,南部路線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打狗出張所從打狗往北鋪設,1902年初路線推進到嘉義,在跨越八掌溪處所先建臨時便橋應急,長97.5公尺,1902年2月20日試運轉,並隨着嘉義至水堀頭(今水上車站)至後壁藔至新營庄路段於1902年4月20日通車而啟用。
原名八獎溪橋,長196.6公尺,為10孔每孔跨徑60呎的鈑梁橋,橋墩以磚、石混砌,沉箱基礎深入河床15至20呎,1903年2月20日竣工。
第二代橋
1914年7月13日暴風雨來襲,第一代八掌溪橋三處橋墩遭洪水沖倒、鋼梁落橋流失,導致交通中斷。同月24日下午,臨時橋架設竣工通車,二代新橋則在隔年(1915年)重建完成,為12孔每孔跨度19.2公尺上承式鋼鈑梁橋,沉箱基礎深10至13公尺。
二代橋使用至1991年3月20日第四代橋東正線通車後廢棄,遺留在行水區的舊紅磚橋墩,於2003年由水利單位拆除。
第三代橋
戰後中華民國時期之臺灣鐵路管理局自1967年9月起分階段將縱貫線彰化至民雄間、嘉義至新市間單線鐵路擴建為複線鐵路,於第二代橋下游側新建第三代橋,做為西正線(北上線)橋。
第三代八掌溪橋是單線上承式鋼鈑梁橋,長236.37公尺,共12孔橋孔,每孔跨度19.2公尺,基礎採用長度21至27公尺深的場鑄樁,橋墩為RC造,於1970年4月完工,最遲在同年6月隨南靖與後壁間雙軌化通車而啟用。第三代橋通車後,原二代橋改為東正線(南下線)橋。
1979年7月1日,包含本橋在內的縱貫線[2] 完成電氣化通車營運,本橋橋上增設電車線電桿等設備。
三代橋使用至1991年1月30日第四代橋西正線通車後廢棄,遺留在行水區的舊RC橋墩,於2003年由水利單位拆除。
第四代橋(現役)
台灣日治時期後期及戰後時期,台鐵局陸續改建或補強老舊鐵路橋梁,並自1980年代起,大規模重建舊橋,除了已經重建完成者之外,盤點出29座橋梁,分別納入「鐵路沿線老舊橋梁重建工程」及「五大橋梁重建工程」兩項計劃,而八掌溪橋是以前者的工程計劃重建,是為第四代橋。[3]
第四代橋建造於第三代橋北端下游側約40公尺及南端下游側約80公尺處,橋台為懸臂式,主橋下部結構為單圓柱形懸臂式橋墩及直徑80公分預鑄式(部分為場鑄式)預力混凝土基樁、上部結構為上承式預力箱型梁,全長297公尺,計15孔橋孔,每孔跨徑19.8公尺,1990年12月竣工並完成南、北引道鋪軌,橋面鋪設傳統道碴式軌道。
第四代橋完工後,臺鐵局於該橋北方(嘉義縣境)路線東側設置「八掌乾坤」四字石碑,以資紀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