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八五六农场

八五六农场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原称“青山农场”,1954年春开荒建场,1959年更名为“八五六农场”。土地总面积1259.3平方公里,耕地102.3万亩,土质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主要盛产水稻、大小麦、大豆、玉米、青贮饲料等经济作物。

目录

历史

八五六农场黑龙江农垦总局系统国营农场[1],隶属于牡丹江农垦分局管理。位于虎林县境南部,穆棱河下游南岸。场部距虎林市城区28公里。八五六农场,原称“青山农场”,因场部附近有一座小青山得名。1953年,由松江省公安厅密山农场派人到青山地区勘测,并确定建场方案,1954年春进行开荒建场。同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1955年3月,黑龙江省公安厅批准,正式建立地方国营青山农场(劳改农场)。1957年划归铁道兵农垦局管辖,1959年更名为“八五六农场”。1968年6月,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编为第四师第三十七团。1976年2月,撤销生产建设兵团,改名为“青山农场”,隶属牡丹江农场管理局。1979年恢复八五六农场名称。

简介

黑龙江省八五六农场始建于1955年,在虎林市和密山市境内,地处东经132°28′-133°11′38″,北纬45°22′24″-45°44′50″,东与八五八农场、庆丰农场、虎林市义和乡接壤,北沿大穆棱河与虎林市太和乡、宝东乡、八五零农场搭界,西靠穆兴分洪道与八五七农场为邻,南同兴凯湖农场毗连,东南隔松阿察河与俄罗斯相望。

农场全辖区总人口22168人(2010年)。土地总面积1259.3平方公里,耕地102.3万亩,其中水田70万亩。林地14.5万亩,林木蓄积180万立方米。水面13万亩。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农业部“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农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示范场”,垦区第一水稻大场、垦区一流小城镇。曾获省“文明单位”、“环境优美乡镇”、“文化先进单位”、“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07年,农场被总局授予垦区唯一的“文明城镇标兵”。2007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75800万元,人均纯收入10060元,创造了水稻种植面积全垦区第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垦区第一(占垦区1/22,占全省1/75)、生态园林城镇创建全垦区一流、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垦区前列的优异成果。

八五六农场和八五六分公司所辖区域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主要盛产水稻、大小麦、大豆、玉米、青贮饲料等经济作物。2007年,省无公害一体化推进面积102.3万亩,预计全年粮豆总产52.57万吨,平均亩产520.5公斤,实现农业总产值8.07亿元,其中水稻平均单产606公斤,总产42万吨。农业生产取得了粮食总产首次突破50万吨(10亿斤)的跨越发展成果。年投入2000-3000万元,更新补套农机具,2007年全场农机总动力达13.9万千瓦,自走式农业机械保有量达2900台套。旱田机械化率达98%,水田机械化率达85%。农场各类科技人员799人,农业科技核心园区830亩,农业科技示范带68公里,计10.23万亩,年实施省部、总局、分局及自立农业科研项目80余项。利用电脑移动办公系统及时语功能向各作业站管理、技术人员和示范户发送各种信息,实现了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化。2000年以来,取得总局、分局各类科技成果30余项,年撰写科技论文300余篇,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和论文质量连续5年名列总局、分局第一。年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10余项。

2007年,奶牛存栏2410头,鲜奶产量11100吨;养殖河蟹4.6万亩,是全省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年产河蟹35万斤,产值800万元,创利润260万元。

2007年,预计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3300万元,主营业收入20300万元,工业增加值5100万元,利润总额1250万元,其中垦区的龙头企业西岗齿轮有限公司实现年产值7000万元,创利润450万元。农场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的18家大米加工企业,通过改、扩建,由原来的年加工能力10万吨增加到现在的25万吨。

2007年,农场招商引资4600万元。全年出口火柴梗480吨,创汇34万美元,出口大米15380吨,创汇560.5万美元。农场现有私营企业22户,注册资金3642万元,全年实现总产值7000万元。农场现有个体工商户472户,从业人员1141人,注册资金3246万元,总产值300万元。

按照现代化定位,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原则,构建了垦区一流小城镇,建设20.8万平方米商品住宅楼;水泥公路总里程近120公里;建设了“两园两场”,即占地2万平方米的青山公园、占地20万平方米的青山湖公园、占地10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占地1.2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青山公园内建有高17.8米的拓荒者纪念碑、重10吨的知青纪念石;青山湖公园内建有射程达85.6米的组合喷泉;文化广场内建有占地34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休闲广场内建有高15.8米的“稻米就是生命”的汉白玉巨型雕塑、10米的6座巨型彩灯柱、30米的巨型塔灯。已构建了青山、青山水库、现代农业观光和边境观光四大景区。2007年,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突破3.2万人,旅游业收入达260万元,农场已成为省级绿色农业旅游示范点。

农场中、小学现有教职工192人,48个教学班,2027名学生。教育园区楼房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微机室、电教室、语音室共8个,班班安装了闭路电视。青山学校被评为黑龙江省一类学校,连续7年被总局授予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农场被授予“总局教育先进场”称号。

农场医院为一级甲等医院,现有医护人员80余人,业务用房面积4500平方米,有CT机、彩超、大型X光机等医疗设备20余套,多次被总局、分局卫生系统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农场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六抓六提高三确保”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基层支部班子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成绩显着,农场党委被鸡西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农场党委结合八五六辖区的实际,全力打造以稻米文化为支撑的“青山文化”品牌,提炼我场稻米文化、军旅文化、知青文化和版画[2]文化的精华,现已构成“一刊两社”创作载体,(《长青》杂志期刊和中学的冰凌花文学社、小学的小雨滴文学社),农场已成为北大荒版画基地。农场以“十大文体协会”为依托,每年开展20余项文化体育系列活动,营造“青山文化”全面发展的良好条件,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农场和分公司以“同建一个家园、追求两个效益、造福一方百姓”为己任,实施了“大农业、大养殖、大旅游、大民营、大流通、大家园”六大战略,精心打造“绿色稻米”、“寒区名镇”、“青山湖”河蟹、“西岗齿轮”、“生态旅游”、“青山文化”六大品牌。按照与时俱进和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举全辖区之力,夯实垦区第一水稻大场和垦区一流小城镇地位,用共建促发展、携手创繁荣的实际行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谱写八五六人民生活新篇章。

视频

八五六农场 相关视频

八五六农场成功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航拍八五六农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