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鸿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何鸿毅

中文名称;何鸿毅

外文名称;Robert HO Hung Ngai

出生日期;1932年

职业;企业家

何鸿毅。1932年出生于欧亚混血家庭,为何东爵士张莲觉居士之孙,何世礼将军及夫人何洪奇芬之哲嗣。

早年就读于香港岭南学校及培正中学接受教育,其后负笈美国,于1956年在科尔杰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58年再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研究所的新闻学理科硕士衔。[1]

人物生平

毕业后,何鸿毅曾在匹兹堡市担任英文报章记者,及《国家地理杂志》驻华府特派员。返港后,作双线发展,一方面投身新闻行业从基层做起,同时协助其父管理家族及投资业务。协助父亲经营《工商日报》业务,历任报业公会主席。退休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专注于佛学研究及慈善事业。[2]

于1994年在温哥华筹建加拿大东莲觉苑,2005年成立加拿大东莲觉苑基金,开设佛学研究席位,筹办研究计划。

二零零五年,何先生成立"何鸿毅家族基金"。基金立足香港,是一个推广中华文化和佛教哲学的独立慈善机构。基金先后在香港及海外城市筹办及赞助文化节目,包括于二零零九年在伦敦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开设英国首个佛教雕塑艺术常设馆,以及于二零一零年赞助秦兵马俑首度到访加拿大。在香港,基金策划及营运多个艺术教育计划,透过摄影、写作和身体教育,鼓励年轻人接触艺术及创作。

何东家族与佛学渊源甚深,张莲觉居士笃信佛教,一生致力弘扬佛法。何鸿毅先生承继祖父母推广佛学的遗愿,于一九九四年在温哥华亲自筹建加拿大东莲觉苑,并于二零零五年成立加拿大东莲觉苑基金,设立佛教研究席位和研究计划。该基金更与香港东莲觉苑携手,为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的佛教研究中心、士嘉堡的多伦多大学和泰国的国际佛教学院等提供捐助。推动佛学研究是何鸿毅家族基金的重要理念之一。基金于二零零八年捐助美国史丹佛大学,成立以基金命名的佛学研究中心;并于二零一一年资助哈佛大学神学院创立佛教弘法及社会服务课程,标志该大学首次将佛学研究纳入宗教人才培训课程中。

何先生一直推动「佛门网」的成立与发展, 该网站为现今最大及浏览次数最高的佛教网站之一。 此外,他捐助纽约咸美顿的科尔杰大学成立了「何鸿毅跨学科科学中心」。二零零九年三月,何先生捐赠温哥华普通科医院及卑诗大学医院基金,为前列腺癌、卵巢癌及髋部健康三项研究计划兴建全新「何鸿毅研究中心」,该中心于二零一一年九月正式启用。二零一一年五月,何氏伉俪率先捐助狮门医院于北温哥华建精神科治疗及教育中心 「The HOpe Centre」,除了提供精神健康服务及设施,更附设教育空间供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及公众使用,该中心将于二零一三年启用。

所获荣誉

香港及海外学府先后颁授名誉博士学位以表扬何先生在推动艺术文化、学术研究、贡献社会方面的成就,当中包括香港演艺学院荣誉博士学位 (2007)、香港大学名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2009) 、哥伦比亚大学公共服务院长奖章 (2009) 、 科尔杰大学名誉人文科学博士学位(2011) 及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法律博士学位(2012)。

何鸿毅家族基金是一个独立的慈善团体。我们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并深信佛学对当代社会裨益良多。本基金以香港为基地,由其举办及支持的项目遍及全球。大力支持各类艺术活动,除了开办和赞助创意艺术教育计划、培育青年艺术家及透过艺术促进文化交流外,更致力保存和复兴中国的传统艺术及文化遗产。能从不同的观点及途径,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释佛学,并探讨如何把佛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何鸿毅家族基金捐赠4000万港币推广佛学:

何鸿毅家族基金董事局主席何猷忠宣布,基金将捐赠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合共520万美元(约4047万港元),加强支持西方对佛教哲学的了解,推动佛教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该笔捐赠款项对美国主要大学而言是史无前例。这笔捐款中的270万美元将用作捐助哈佛神学院创立佛教弘法管理课程(BuddhistMinistryInitiative)。此课程为学院首个让神学硕士生以非基督教传统修读课程,向修读宗教人才培训课程、信仰不同的人士提供佛教的观点。捐赠予斯坦福大学的250万美元(惠利基金会WilliamandFloraHewlettFoundation作相应捐款)将用于大学"何鸿毅家族基金佛学研究中心"设立的永久佛学教授教席。

何东家族除了在香港和内地地位显赫,其影响力可谓无远弗届,美国德州上月初为何东儿子何世礼成立纪念馆,表扬他在二战期间协助中美军事合作的贡献,更由前美国总统老布殊主礼,认真威水。

跑马地山光道有几栋古色古香的建筑物,那是已经有77年历史的东莲觉苑。创建人是何东的夫人张莲觉居士也是何鸿毅董事的祖母。八十岁的何鸿毅董事有个关于祖母的小秘密一直都没有公开出来。

1938年,当时他的祖母张莲觉居士病危,那时何鸿毅居士才六岁就被叫到祖母的病床前。祖母叫他进来,看着他,又叫他进去。同样的动作做了三次。当时大家都是不知道祖母的心意。不过,几十年后,何鸿毅董事主动去参加东莲觉苑的事务,去弘扬佛法。家人对何鸿毅说是不是祖母临终前的心灵付托在他心里头埋下了种子。

推动佛教不遗余力

当何鸿毅董事在报界工作的时候,在很多的场合听到很多人批评佛教。 "最刺激到我的是,每个人都说佛教是迷信的宗教,基督天主教材是真的宗教。还有人说,跑马、打牌那天不要看到出家人。这样的说法,让我觉得对我的宗教来说是一种打击。但当然,在我们的佛教圈子里的确也有很多弊端,例如卜卦、算命等等。这些会让人迷惑,你到底是佛教、道教,还是其他?这些激发我必须争取机会轩杨正信的佛教。"

推动佛教研究

何鸿毅董事创办何鸿毅家族基金的先后赞助香港大学加拿大卑诗省大学、多伦多大学以及美国史丹福大学成立佛学研究中心,这些举动让佛学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很多。为什么在大学推动佛教而不是在中学推动佛教呢?相对来说,大学生比较成熟也对佛学的"好奇心比较成熟"。如果学生们想认识佛教是怎么样的,就可以选修科目就可以知道佛教是怎么样的,并且领悟其中的含义。不一定要他们成为佛教徒,只要他知道佛教是甚么,知道佛教不是迷信就好了。目前何鸿毅家族基金的新项目是捐助哈佛大学神学院

(Harvard Divinity School)设立佛教弘法服务课程以培训人才到小区、医院、监狱、安老院做关怀和辅导。

佛教家庭巧妙佛缘

何鸿毅居士是在1978年加入东莲觉苑的董事局的。开董事会的时候,悟一法师坐隔壁。当时完全不认识他。开会前后聊天的时候,悟一法师说:"太可惜了,你出生在佛教家庭,却对佛教完全没有认识,不如我讲些佛理给你听吧。""我一直以为出家人都是很古老的,更何况比我大二十年。心想他一定讲得很深奥,我无法领会。开完董事会他对我说,不如我和你去吃斋吧。我想,吃斋当然是东方小祉园了!谁知他说,不如我们去Hilton(希尔顿酒(饭)店)的salad bar 。顿时觉得这位法师很新潮。"之后董事会决定在北美洲设立一间东莲觉苑,也因为建寺的这件事情,和悟一法师合作多年。也很佩服他所解释的佛教哲学。他说佛陀是一个人,他在生的时候,传播道理的方式是口述,佛陀的道理是他的弟子后来写的,他说就算佛陀往生后成了佛,也是一个人成佛,而不是神。你不要以为进一个道场求神拜佛,佛陀就会给你一个决定。他说佛陀永远不会帮你解决问题,而是当你懂得佛陀的道理就能用这些道理去自己解决问题。悟一法师还说,特别是像我这样四处奔波的人,一定不会静下心去一个道场诵经念佛,但他说,并不是每个佛教徒都要去道场念经拜佛,三跪九叩的。他说你自己要有一个时间去心静,meditation(打坐冥想),去思考佛教的哲学和道理,这些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做,不一定去道场才可以。悟一法师没有引经据典,但是给了何鸿毅董事"勤、俭、宽、和"四字。也因为悟一法师讲的很简单,容易明白,所以很服他,视他为好友。后来悟一法师也为何鸿毅董事在温哥华东莲觉苑打皈依。

参考资料

  1. 何鸿毅 , 名人简历
  2. 香港大亨何鴻毅 ,新浪网 2008-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