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伊斯坦堡”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6行: 第6行: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伊斯坦堡的第一批居民可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他們定居在城市的亞洲側。它的名字來自麥加拉國王拜薩斯(Byzas),他在公元前7世紀將他的殖民者帶到這裡建立了一個名為拜占庭(Byzantium)的殖民地。拜薩斯在諮詢了德爾菲的一位先知後選擇了這個地點,德爾菲告訴他要在“盲人之地”定居。的確,拜薩斯相信,早先的定居者一定是“盲目”的,因為他們俯瞰著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入口處的這一絕佳地理位置,只能進入黑海。
+
===拜占庭===
 +
 伊斯坦堡的第一批居民可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他們定居在城市的亞洲側。它的名字來自麥加拉國王拜薩斯(Byzas),他在公元前7世紀將他的殖民者帶到這裡建立了一個名為拜占庭(Byzantium)的殖民地。拜薩斯在諮詢了德爾菲的一位先知後選擇了這個地點,德爾菲告訴他要在“盲人之地”定居。的確,拜薩斯相信,早先的定居者一定是“盲目”的,因為他們俯瞰著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入口處的這一絕佳地理位置,只能進入黑海。<ref name=“GI">{{cite web |url=http://www.greatistanbul.com/history.html | title= History of Istanbul | language=en | date=  | publisher=Istanbul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1}}</ref>
  
 公元 前6世紀 ,波斯人 統治 了這座城市 ,然後[[亞歷山大大帝]]接管了 公元 前4世紀 這是一個 平時期 ,直到公元 前2世紀
+
 公元 前五一三年起 拜占庭(Byzantium)先後被 波斯人 、雅典人和斯巴達人佔領。公元前512年,波斯皇帝大流士(Darius)攻占 了這座城市 公元 前478年波斯人撤退之後 該鎮受到雅典的影響 保護 加入了雅典聯盟,拜占庭一直在雅典統治 直到公元 前355年後,它獲得短暫獨立 <ref name=“LP2">{{cite web |url=https://www.lonelyplanet.com/turkey/istanbul/background/history/a/nar/2eab3892-5b82-4541-82d7-5b11bfe6cfc2/360887 | title= ISTANBUL IN DETAIL History | language=en | date=  | publisher=Lonely Planet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4}}</ref>
  
 公元193年 羅馬皇帝[[塞普蒂默斯·西弗勒斯]](Septimus Severus) 征服 座城市,直到公 元4世紀 ,君士坦丁大帝 拜占庭定為 整個 羅馬帝國的 首都 將其 命名為: 君士坦丁堡。西 元5 後,東羅馬帝國被改稱為拜占庭帝國。仿效羅馬, 伊斯坦堡 在七個山丘上 建立
+
其後馬其頓的菲利普大帝利用雅典和斯巴達戰爭的機會,佔領拜占庭。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大帝統治希臘後,擊敗馬其頓人和波斯人,佔領此地,經歷一段和平時期,直到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前二七八年,又為加拉太人佔領,大肆毀壞此城。 <ref name=“rthk">{{cite web |url=http://rthk9.rthk.hk/elearning/travel/articles/16/f16_02_01_00_01.htm | title= 伊斯坦堡概述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香港電台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4}}</ref>
 +
 
 +
在亞歷山大大帝之後,拜占庭與羅馬帝國結盟,保留了其自由狀態的地位,公元79年羅馬皇帝[[維斯帕先]](Vespasian)正式將拜占庭併入羅馬帝國後仍保持了獨立的地位。
 +
 
 +
 公元193年羅馬皇帝[[珀蒂納克斯]](Pertinax)去世後,拜占庭在羅馬繼承戰爭中選擇戰敗的一方。當[[塞普蒂默斯·西弗勒斯]](Septimus Severus) 戰勝了他的競爭對手[[佩斯琴尼烏斯·尼日爾]](Pescennius Niger)時,他包圍拜占庭三年,最終屠殺拜占庭的市民,將拜占庭夷為平地,古代拜占庭不復存在。
 +
 
 +
塞普蒂默斯·西弗勒斯很快意識到拜占庭的重要戰略地位,又著手重建。他赦免了剩下的公民,並圍成一圈圍牆圍牆包圍 座城市, 規模是其前身的兩倍。沿著[[迪萬·尤魯]](Divan Yolu)當前道路的柱廊方式,建造了競技場。西弗勒斯將他的新城市命名為奧古斯塔·安東尼奧(Augusta Antonina)。
 +
 
 +
公元286年,羅馬帝國被篡位上台的軍人皇帝[[戴克里先]](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分成兩個部分,將政權一分為二建立所謂「[[四帝共治]]」制。從此,羅馬帝國就開始有了東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
 +
 
 +
戴克里宣告在他退休後,羅馬帝國的政府應由東邊(奧古斯塔·安東尼奧)的加勒里烏斯(Galerius)和西邊(羅馬)的君士坦丁(Constantine)兩位共治。這導致羅馬帝國的一場內戰,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在(Chcinsopolis,今天的Üsküdar郊區)擊敗了加里留斯的繼任者[[利辛紐斯]](Licinius)。<ref name=“GI"/><ref name=“LP2"/>
 +
===羅馬帝國時期(330-395)===
 +
隨著內戰的勝利,君士坦丁大帝成為了一個統一的羅馬帝國的唯一皇帝。他也是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儘管 直到 臨死前他才正式皈依受洗)。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他於325年在尼西亞(Nicaea)召集了第一屆大 會議 確立了羅馬皇帝在教會事務中至高無上的先例。
 +
 
 +
君士坦丁 還決定將羅馬帝國的首都遷至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岸的拜占庭,在那裡他取得了巨 的勝利,並在 國的東西方之間劃定了界限。他在 拜占庭 遺址周圍建造全新更加寬闊的牆圍,規劃了一座宏偉的城市。競技場擴大了,在今天的努魯斯馬尼耶清真寺附近的第二座山峰上建立了一個論壇。這座城市於330年5月11日 定為 羅馬 ,但不久後被稱為君士坦丁堡。
 +
 
 +
西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去世。他的 帝國 分給三個兒子:康斯坦丁斯(Constantius)君士坦(Constantien)和康斯坦斯(Constans)。君士坦丁堡由康斯坦丁斯繼承,西元353年,他廢除了他 兩個兄弟 ,將 帝國置於他的一人控制之下。
 +
 
 +
西元361年,康斯坦丁斯去世, 表兄朱利安(Julian)繼承了他,之後是朱維安皇帝繼任。 君士坦丁堡 在幾任羅馬皇帝統治下持續發展 <ref name=“GI"/><ref name=“LP2"/>
 +
===拜占庭帝國(395–1204和1261–1453)===
 +
西元395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 西 一世]](Theodosius I)去 世後 ,他的兒子們分割權力 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正式分裂各自主政,之後 東羅馬帝國被改稱為拜占庭帝國 ,君士坦丁堡在400年代成為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基督教分化為以希臘語地區為中心東派和以拉丁語地區為中心的西派 君士坦丁和羅馬遂成為東西教會的宗教中心。<ref name=“東正教">{{cite web |url=http://www2.mcsh.kh.edu.tw/resource/oc/happy_kids/b/b1-2.htm | title= 東正教與天主教分裂因素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4}}</ref><ref name=“kk">{{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history/nbn8gqg.html | title= 東西羅馬分裂:曾經不可一世的西羅馬帝國是怎麼滅亡的? | language=zh | date=2018-10-20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4}}</ref>
 +
 
 +
拜占庭這座城市 仿效羅馬, 在七個山丘上 。君士坦丁大帝死後,又被改名為君士坦丁堡,且逐漸成為基督教的中心 。  
  
 
 拜占庭早期的皇帝在其城市中填滿著古代的奇珍瑰寶,西元4至6世紀之間,人口超過了50萬。在[[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統治期間的532年,騷亂摧毀了這座城市。經過重建,[[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等出色的建築成為拜占庭人黃金時代的紀念碑。
 
 拜占庭早期的皇帝在其城市中填滿著古代的奇珍瑰寶,西元4至6世紀之間,人口超過了50萬。在[[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統治期間的532年,騷亂摧毀了這座城市。經過重建,[[聖索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等出色的建築成為拜占庭人黃金時代的紀念碑。
  
 伊斯坦堡的後半段歷史充滿著詭計和圍困,在7、8世紀被[[阿拉伯人]]圍困,在9、10世紀被野蠻人圍困,但在1204-1261年間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統治下,它摧毀並洗劫了所有財富。此後,君士坦丁堡不再恢復昔日的豐盛和實力。
+
 伊斯坦堡的後半段歷史充滿著詭計和圍困,在7、8世紀被[[阿拉伯人]]圍困,在9、10世紀被野蠻人圍困,但在1204-1261年間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統治下,它摧毀並洗劫了所有財富。此後,君士坦丁堡不再恢復昔日的豐盛和實力。<ref name=“thought">{{cite web |url=https://www.thoughtco.com/istanbul-was-once-constantinople-1435547 | title= Istanbul Was Once Constantinople | language=en | date=2018-06-26  | publisher=ThoughtCo.  | author=Amanda Briney | accessdate=2019-10-14}}</ref>
 +
===奧斯曼帝國(1453-1922)===
 +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Sultan Mehmet II)領導土耳其人於1453年征服了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更名為伊斯蘭堡(Islambol),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在15至16世紀之間,蘇丹建造了許多清真寺和公共建築,到1500年代中期,人口再次超過50萬,伊斯坦堡是主要的文化,政治和商業中心。整個世紀以來,“伊斯坦堡”這個名稱源自“ Islambol”(土耳其語中的“伊斯蘭城市”)和“ eis tin Polin”(希臘語中的“通往城市”)的組合。<ref name=“GI"/>
 +
===土耳其共和國(1923年至今)===
 +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德等國強佔伊斯坦堡長達五年。經過[[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與占領軍的多年鬥爭,一九二三年土耳其和協約國簽定《洛桑和約》,使土耳其獲得獨立,[[土耳其共和國]]誕生,首都遷至安卡拉(Ankara)。之後,伊斯坦堡繼續迅速擴張人口增長。至今,人口已超過1300萬,並且仍在不斷增加。它仍然是土耳其的商業和文化中心。<ref name=“GI"/><ref name=“rthk"/>
 +
 
 +
==地理==
 +
伊斯坦堡,伊斯坦堡位於黑海和馬爾馬拉海(the Sea of Marmara)出入的門戶,當歐亞交通要衝,戰略地位重要,曾為羅馬、拜占庭和鄂圖曼帝國三朝古都。是[[巴爾幹半島]]、[[高加索]]和[[西亞]]地區的最大城市,位於歐洲和亞洲之間的三角形半島上,人口超過千萬,市區面積約一千六百平方公里,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
 +
 
 +
公元前六百六十年,來自希臘[[邁加拉]]和[[愛琴海]][[米勒托斯]]的移民,在現今的[[金角灣]](the Golden Horn)旁邊一處名「王宮鼻」的地方,依山修築了衛城,定名拜占庭,也就是現今的伊斯坦堡。伊斯坦堡則成為土耳其最大的工業、商業、海陸空交通、貿易和文化中心。全國五成的進口貨物經過這裡進入土耳其。<ref name=“rthk"/>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Sultan Mehmet II)領導土耳其人於1453年征服了君士坦丁堡。這座城市更名為伊斯蘭堡(Islambol),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首都。在15至16世紀之間,蘇丹建造了許多清真寺和公共建築,到1500年代中期,人口再次超過50萬,伊斯坦堡是主要的文化,政治和商業中心。整個世紀以來,“伊斯坦堡”這個名稱源自“ Islambol”(土耳其語中的“伊斯蘭城市”)和“ eis tin Polin”(希臘語中的“通往城市”)的組合。
 
  
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一直持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當時伊斯坦堡被盟軍佔領。經過[[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與占領軍的多年鬥爭,[[土耳其共和國]]誕生於1923年,首都遷至安卡拉(Ankara)。之後,伊斯坦堡繼續迅速擴張人口增長。至今,人口已超過1300萬,並且仍在不斷增加。它仍然是土耳其的商業和文化中心。<ref name=“GI">{{cite web |url=http://www.greatistanbul.com/history.html | title= History of Istanbul | language=en | date=  | publisher=Istanbul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1}}</ref>
 
  
 
== 參考資料 ==
 
== 參考資料 ==

2019年10月14日 (一) 23:13的版本

伊斯坦堡
原图链接

伊斯坦堡,(İstanbul),之前的名称是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古代拜占庭帝国(Byzentine Empire,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Ottoman Empire)的首都。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主要海港。[1]

伊斯坦堡的战略位置兵家必争。在奥斯曼人攻克占领并决定留下来前,希腊人罗马人威尼斯人曾轮流统治过此城市。到处可见古文明驻足此城市的历史痕迹。这座城市位居要津横跨两大洲并不是唯一吸引人们的地方,伊斯坦堡是连接欧亚两洲的传奇丝绸之路的最后里程,许多来到这里的商人非常喜欢这座城市而也决定留下来。因为这些来往商人的居留,使这座城市保留了至今的文化多样性。[2]

历史沿革

拜占庭

伊斯坦堡的第一批居民可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他们定居在城市的亚洲侧。它的名字来自麦加拉国王拜萨斯(Byzas),他在公元前7世纪将他的殖民者带到这里建立了一个名为拜占庭(Byzantium)的殖民地。拜萨斯在谘询了德尔菲的一位先知后选择了这个地点,德尔菲告诉他要在“盲人之地”定居。的确,拜萨斯相信,早先的定居者一定是“盲目”的,因为他们俯瞰著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峡入口处的这一绝佳地理位置,只能进入黑海。[3]

公元前五一三年起,拜占庭(Byzantium)先后被波斯人、雅典人和斯巴达人占领。公元前512年,波斯皇帝大流士(Darius)攻占了这座城市。公元前478年波斯人撤退之后,该镇受到雅典的影响和保护,加入了雅典联盟,拜占庭一直在雅典统治直到公元前355年后,它获得短暂独立。[4]

其后马其顿的菲利普大帝利用雅典和斯巴达战争的机会,占领拜占庭。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统治希腊后,击败马其顿人和波斯人,占领此地,经历一段和平时期,直到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前二七八年,又为加拉太人占领,大肆毁坏此城。 [5]

在亚历山大大帝之后,拜占庭与罗马帝国结盟,保留了其自由状态的地位,公元79年罗马皇帝维斯帕先(Vespasian)正式将拜占庭并入罗马帝国后仍保持了独立的地位。

公元193年罗马皇帝珀蒂纳克斯(Pertinax)去世后,拜占庭在罗马继承战争中选择战败的一方。当塞普蒂默斯·西弗勒斯(Septimus Severus)战胜了他的竞争对手佩斯琴尼乌斯·尼日尔(Pescennius Niger)时,他包围拜占庭三年,最终屠杀拜占庭的市民,将拜占庭夷为平地,古代拜占庭不复存在。

塞普蒂默斯·西弗勒斯很快意识到拜占庭的重要战略地位,又著手重建。他赦免了剩下的公民,并围成一圈围墙围墙包围了一座城市,规模是其前身的两倍。沿著迪万·尤鲁(Divan Yolu)当前道路的柱廊方式,建造了竞技场。西弗勒斯将他的新城市命名为奥古斯塔·安东尼奥(Augusta Antonina)。

公元286年,罗马帝国被篡位上台的军人皇帝戴克里先(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分成两个部分,将政权一分为二建立所谓“四帝共治”制。从此,罗马帝国就开始有了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

戴克里宣告在他退休后,罗马帝国的政府应由东边(奥古斯塔·安东尼奥)的加勒里乌斯(Galerius)和西边(罗马)的君士坦丁(Constantine)两位共治。这导致罗马帝国的一场内战,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在(Chcinsopolis,今天的Üsküdar郊区)击败了加里留斯的继任者利辛纽斯(Licinius)。[3][4]

罗马帝国时期(330-395)

随著内战的胜利,君士坦丁大帝成为了一个统一的罗马帝国的唯一皇帝。他也是第一位基督教皇帝(尽管直到临死前他才正式皈依受洗)。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于325年在尼西亚(Nicaea)召集了第一届大公会议,确立了罗马皇帝在教会事务中至高无上的先例。

君士坦丁还决定将罗马帝国的首都迁至博斯普鲁斯海峡海岸的拜占庭,在那里他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并在帝国的东西方之间划定了界限。他在拜占庭遗址周围建造全新更加宽阔的墙围,规划了一座宏伟的城市。竞技场扩大了,在今天的努鲁斯马尼耶清真寺附近的第二座山峰上建立了一个论坛。这座城市于330年5月11日定为新罗马,但不久后被称为君士坦丁堡。

西元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去世。他的帝国分给三个儿子:康斯坦丁斯(Constantius)君士坦(Constantien)和康斯坦斯(Constans)。君士坦丁堡由康斯坦丁斯继承,西元353年,他废除了他的两个兄弟,将帝国置于他的一人控制之下。

西元361年,康斯坦丁斯去世,其表兄朱利安(Julian)继承了他,之后是朱维安皇帝继任。君士坦丁堡在几任罗马皇帝统治下持续发展。[3][4]

拜占庭帝国(395–1204和1261–1453)

西元395年,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分割权力,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正式分裂各自主政,之后东罗马帝国被改称为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在400年代成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基督教分化为以希腊语地区为中心东派和以拉丁语地区为中心的西派。君士坦丁和罗马遂成为东西教会的宗教中心。[6][7]

拜占庭这座城市仿效罗马,建在七个山丘上。君士坦丁大帝死后,又被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且逐渐成为基督教的中心。

拜占庭早期的皇帝在其城市中填满著古代的奇珍瑰宝,西元4至6世纪之间,人口超过了50万。在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统治期间的532年,骚乱摧毁了这座城市。经过重建,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等出色的建筑成为拜占庭人黄金时代的纪念碑。

伊斯坦堡的后半段历史充满著诡计和围困,在7、8世纪被阿拉伯人围困,在9、10世纪被野蛮人围困,但在1204-1261年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统治下,它摧毁并洗劫了所有财富。此后,君士坦丁堡不再恢复昔日的丰盛和实力。[8]

奥斯曼帝国(1453-1922)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穆罕默德二世(Sultan Mehmet II)领导土耳其人于1453年征服了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更名为伊斯兰堡(Islambol),成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在15至16世纪之间,苏丹建造了许多清真寺和公共建筑,到1500年代中期,人口再次超过50万,伊斯坦堡是主要的文化,政治和商业中心。整个世纪以来,“伊斯坦堡”这个名称源自“ Islambol”(土耳其语中的“伊斯兰城市”)和“ eis tin Polin”(希腊语中的“通往城市”)的组合。[3]

土耳其共和国(1923年至今)

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德等国强占伊斯坦堡长达五年。经过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与占领军的多年斗争,一九二三年土耳其和协约国签定《洛桑和约》,使土耳其获得独立,土耳其共和国诞生,首都迁至安卡拉(Ankara)。之后,伊斯坦堡继续迅速扩张人口增长。至今,人口已超过1300万,并且仍在不断增加。它仍然是土耳其的商业和文化中心。[3][5]

地理

伊斯坦堡,伊斯坦堡位于黑海和马尔马拉海(the Sea of Marmara)出入的门户,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曾为罗马、拜占庭和鄂图曼帝国三朝古都。是巴尔干半岛高加索西亚地区的最大城市,位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三角形半岛上,人口超过千万,市区面积约一千六百平方公里,是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海港。

公元前六百六十年,来自希腊迈加拉爱琴海米勒托斯的移民,在现今的金角湾(the Golden Horn)旁边一处名“王宫鼻”的地方,依山修筑了卫城,定名拜占庭,也就是现今的伊斯坦堡。伊斯坦堡则成为土耳其最大的工业、商业、海陆空交通、贸易和文化中心。全国五成的进口货物经过这里进入土耳其。[5]


参考资料

  1. Blake Elrlich. Istanbul TURKEY.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9-10-02 [2019-10-11] (英语). 
  2. Travel/Welcome to Istanbul. Lonely Planet. 2019-10-02 [2019-10-11] (英语). 
  3. 3.0 3.1 3.2 3.3 3.4 History of Istanbul. Istanbul. [2019-10-11] (英语). 
  4. 4.0 4.1 4.2 ISTANBUL IN DETAIL History. Lonely Planet. [2019-10-14] (英语). 
  5. 5.0 5.1 5.2 伊斯坦堡概述. 香港电台. [2019-10-14] (中文). 
  6. 东正教与天主教分裂因素. [2019-10-14] (中文). 
  7. 东西罗马分裂:曾经不可一世的西罗马帝国是怎么灭亡的?. 每日头条. 2018-10-20 [2019-10-14] (中文). 
  8. Amanda Briney. Istanbul Was Once Constantinople. ThoughtCo. 2018-06-26 [2019-10-14]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