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亚麻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亚麻子

亚麻子是含粘胶及油,故有润滑、缓和刺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局部炎症。对其内服治疗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炎症,尚有不同意见。亚麻油有轻泻作用。亚麻苦甙对小肠的分泌、运动功能具有调节作用;此甙可产生氰酸。制亚麻油或亚麻纤维时,可因其中含有某种刺激性物质,引起非过敏性皮炎。

中文学名 亚麻子 分布区域 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黑龙江和云南
别称 胡麻子、壁虱胡麻、亚麻仁等 来源 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种子
亚麻科 用量 煎服,用量9~15克

性味

味甘,性平。

归经

归肺经、肝经、大肠经。[1]

功效与作用

润燥、祛风。属泻下药下属分类的润下药。[2]

临床应用

  • 用于疠风疥癞、皮肤干燥瘙痒、阴虚血少、肠燥便秘、毛发枯萎脱落。
  • 此外,尚可用于血虚头痛、眩晕麻风及肺燥咳嗽等症。

用法用量

  • 煎服,用量9~15克。[3]
  • 或外用适量。

药理研究

有轻微致泻、防癌、润滑、缓和刺激、调血脂作用,可用于治疗局部炎症,还可预防高脂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注意,由于含氰苷,服用应注意毒副作用。

化学成分

主含亚麻子油脂肪油30%~40%,油中主要成分为亚油酸、a-亚麻酸、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并含牻牛儿基牻牛儿醇[註 1]

使用禁忌

胃弱、大便滑泄及孕妇忌服。

植物性状

亚麻子呈扁卵圆形,一侧较薄,一端钝圆,他端尖,并歪向一侧,长约4~6毫米,宽约2~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棕色,平滑而有光泽;扩大镜下可见微小的凹点,种脐位于尖端凹入部分,种脊浅棕色,位于一侧边缘。种皮薄,除去后,可见棕色薄膜状的胚乳,其内面有2片一面平、一面突起的大形子叶黄色,富油性,胚根朝向种子的尖端。浸在水中,表皮中的粘液膨胀而成一粘液套,包围整个种子。嚼之带粘液性,油样,气无。以色红棕、光亮、饱满、纯净者为佳。

植物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40~7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叶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3cm,宽1.5~2.5cm,先端锐尖,全缘,无柄。花萼片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纤毛;花瓣蓝色或白色雄蕊5,退化雄蕊5;子房5室,花柱分离,柱头棒状。蒴果球形,直径约7mm,顶端5瓣裂。种子10。花期5~6月,果期6~9月。中国研究人员为了对不同产地亚麻子药材进行质量评价,以α-亚麻酸、亚油酸为测定指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6个产地亚麻子中两者的含量,以确定亚麻子的最佳产地。结果在6个产地的样品中,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5.17%和21.19%,其中以内蒙古产亚麻子中的α-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分别达到53.20%、25.70%。

鉴别方法

  1. 取亚麻子少量,加温水浸泡后,表皮黏液层膨胀而成一透明黏液膜,包围整个种子。
  2. 亚麻子横切面:表皮细胞较大,类长方形,壁含黏液质,遇水膨胀显层纹,外面有角质层。下皮为1~5列薄壁细胞,壁稍厚。纤维层为1列排列紧密的纤维细胞,略径向延长,直径3~5μm,壁厚,木化,胞腔较窄,层纹隐约可见。颓废层细胞不明显。色素层为一层扁平薄壁细胞,内含棕红色物质。胚乳及子叶细胞多角形,内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直径7~14μm,含拟晶体及拟球体1~2个。
  3. 取亚麻子粉末0.5g,置试管中,加水少许,试管中悬挂一条浸有10%碳酸钠溶液的三硝基苯酚试纸,塞紧(试纸勿接触粉末和管壁),置热水浴中3~5分钟,试纸显砖红色 。(检查氰甙)

注释

  1. “牻牛儿醇”:牻牛儿醇,是一种化学有机物名字,又有中文别名为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香叶醇;香天竺葵醇。英文名称为Geraniol。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