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西尔·阿拉法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目录亚西尔·阿拉法特 | |
---|---|
原图链接 | |
原文名 | محمد ياسر عبد الرحمن عبد الرؤوف عرفات القدوة الحسيني |
出生 | 1929年8月24日 |
逝世 | 2004年11月11日 |
国籍 | 巴勒斯坦 |
民族 | 阿拉伯人 |
职业 | 政治家、军事家 |
亚西尔·阿拉法特(阿拉伯语:محمد ياسر عبد الرحمن عبد الرؤوف عرفات القدوة الحسيني,1929年8月24日-2004年11月11日),全名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古德瓦·侯赛尼,逊尼派穆斯林,巴勒斯坦政治家,军事家,巴勒斯坦前总统。[1]
1948年阿拉法特参加第一次阿以战争。1950年进入开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并当选为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开罗大学毕业后,进入埃及军事学院学习。1956年在埃及参加第二次阿以战争。1957年到科威特公共工程部任工程师。1958年参与秘密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法塔赫”及其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1969年2月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1971年兼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装力量总司令。1987年4月再次当选巴解执委会主席。1989年4月在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当选为巴勒斯坦国总统,1991年9月蝉联总统。 1994年5月被任命为巴自治领导机构主席。1996年4月再次当选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2004年11月11日在法国巴黎逝世。[2]
阿拉法特自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巴勒斯坦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的民族权利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1993年与以色列签署《奥斯陆协议》而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和平奖。
生平
1929年8月,阿拉法特出生于耶路撒冷。少年时期曾参加巴勒斯坦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活动,担任过巴勒斯坦抵抗运动领导人阿卜杜勒·卡法尔·侯赛尼的私人秘书。
1948年,他参加第一次阿以战争。
1949年,他随父母移居加沙,后去埃及,在开罗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学习。
1952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学生联合会主席,并在巴勒斯坦工会工作。大学毕业后,进埃及军事学院学习,被授予中尉军衔。
1956年,阿拉法特在塞得港参加抗击英国、法国、以色列三国入侵埃及的战争。
1958年,阿拉法特参与秘密筹建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法塔赫”。
1964年,他作为法塔赫代表参加在耶路撒冷举行的第一届巴勒斯坦全国代表大会。
1968年,他在卡拉迈战役中指挥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抗击以色列,同年当选为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主席。
1969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
1974年,阿拉法特起兼任巴勒斯坦革命武装部队总司令;同年,他率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出席第29届联合国大会,参与了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讨论。
1982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
1984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
1987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
1989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国总统。
1991年9月,阿拉法特蝉联总统。
1994年7月,阿拉法特结束27年的流亡生活,回加沙定居。
1996年1月,巴勒斯坦举行历史上首次大选,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
2003年9月11日,以色列安全内阁以阿拉法特是“和平绊脚石”为由,决定“原则上”将阿拉法特驱逐出巴勒斯坦。
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因病医治无效,在法国贝尔西军医院病逝,享年75岁。[3]
为政举措
政治方面
1973年,“十月战争”后,阿拉伯国家谋求通过和谈解决阿以冲突的势头明显发展,为了争取国际上更多的支持和同情,阿拉法特改变了法塔赫武装斗争的立场,加强了政治和外交领域的斗争。他提出了以色列撤离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在这里建立一个“世俗民主国家”的小型巴勒斯坦的主张。[4]
1988年,巴勒斯坦国建立后,他正式声明放弃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政策。
1991年,中东和平进程开始,阿拉法特领导巴方同以色列进行长而艰难的谈判。
1993年9月13日,通过其他国家的帮助,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在华盛顿签订了《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临时自治宣言)。[5]
1994年5月4日,巴以双方在开罗签署最后执行协议。[6]
2003年3月,为了推动巴以和谈,巴民族权力机构进行改革,设立了总理职位。[7]
军事方面
1965年1月1日,阿拉法特及其领导“暴风部队”游击战士打响了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的第一枪。
1967年,阿拉法特参加了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在“六·五战争”过程中,阿拉法特领导“法塔赫”所属的“暴风部队”在以色列占领区作战;6月7日,他与“法塔赫”代理司令乘车前往戈兰高地作战前线侦察敌情,协同叙利亚军队进行战斗。与此同时,他们还派出一些战斗小组,携带迫击炮等武器,到敌人后方作战,推迟了以色列进攻时间。“六·五战争”前后,他领导“法塔赫”所属的“暴风部队”多次在以色列占领区作战,其影响不断扩大。
1968年,阿拉法特亲自指挥了卡拉马战役。经过三天激战,以色列军队败退。这次战役打击了以色列侵略军的气焰,助长了巴勒斯坦、约旦人民和其他阿拉伯人民的志气。这次战役的胜利也使阿拉法特影响扩大,提高了他在“法塔赫”、巴解组织及阿拉伯世界中的地位。
1969年2月,阿拉法特任法塔赫中央委员会主席后,把壮大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作为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阿拉法特的领导下,巴勒斯坦游击队在黎巴嫩迅速发展,并积极开展反对以色列的军事活动。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法特领导巴勒斯坦武装力量,穿插到以色列占领区,四处出击。阿拉法特指挥的巴解游击队严重威胁到以军的后方,对以军的行动形成很大牵制,使以军首尾难以兼顾,从而有力地配合了埃及和叙利亚前线的战斗。[8]
2001年,沙龙当选为以色列总理后,他使战争不断升级,对巴勒斯坦实施更强硬的手段,用飞机和坦克轰炸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人民,而阿拉法特领导巴勒斯坦人民则采取“人肉炸弹”进行报复,冲突使得双方近千人死亡,上万人受伤。[9]
外交方面
阿拉法特曾十多次正式访华,会见过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领导人。
1964年,阿拉法特在其战友阿布·杰哈德陪同下首次访华,访华时的化名叫莱乌夫。
1965年5月,巴解组织在北京设立办事处。
1984年5月,阿拉法特第四次访华,邓小平亲切会见了阿拉法特。
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中国政府立即予以承认;同年11月20日,两国建交。
1989年10月,阿拉法特以巴勒斯坦国总统身份访华,邓小平再次会见了他。
1993年9月20日,阿拉法特与苏哈抵北京访问,江泽民主席等中国领导人与阿拉法特进行了会谈,就一些重大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2000年4月15日-16日,应阿拉法特总统邀请,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巴勒斯坦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巴勒斯坦,江主席与阿拉法特总统举行了会谈;同年8月,阿拉法特访华。2001年,阿拉法特再次访华,这是他对中国进行的第14次访问,江泽民主席称他为巴勒斯坦人民正义斗争的一面旗帜。[10]
荣誉
199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阿拉法特“博瓦尼和平奖”。
1994年,阿拉法特与以色列总理伊扎克·拉宾、外长佩雷斯共同获得该年的诺贝尔和平奖。[11]
轶事典故
方格头巾
阿拉法特经常生活在巴勒斯坦农民中间,效仿当地的农民戴方格头巾。他对这种头巾有专门的解释。他说,黑白方格代表巴勒斯坦农民;红白方格代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方格中的白色代表城市中的居民。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他一直戴这种头巾与借以显示他的独特风格,也表达他对巴勒斯坦人民的真挚感情。
传奇“不死鸟”
阿拉法特一直被以色列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他多次成为以色列军队和安全机构暗杀的对象,但他都奇迹般地躲过暗杀和袭击。九死一生的经历使阿拉法特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成为世界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领导人之一。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阿拉法特父亲叫阿卜杜·拉乌夫·阿拉法特,出生于一个商贾和宗教大家庭,属穆斯林逊尼派。家庭祖籍分布在加沙地带和汗尤尼斯地区,与侯赛尼家族有亲缘关系。
阿拉法特的母亲扎赫瓦·侯赛尼,属侯赛尼家族,在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带非常有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家族的代表人物——加沙地区的伊斯兰首领阿明·侯赛尼就曾领导当地人民反对过英国的殖民主义及犹太人的统治。
他有两个姐姐、三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在兄弟姐妹七人中,他排行第六。
名字由来
阿拉法特早年读小学时,他的老师为纪念死去的战友亚西尔,便给他改名为亚西尔·阿拉法特,激励他长大继承巴勒斯坦革命先辈的遗志,完成他们未竞的事业。
家庭成员
1991年秋天,阿拉法特与苏哈·塔维勒在突尼斯阿拉法特的别墅结为夫妻。
1995年7月24日,阿拉法特和苏哈的女儿扎赫瓦在巴黎诞生。
人物评价
阿拉法特是目前居住在加沙西岸及周边地区的所有巴勒斯坦人支持的唯一的人物。(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评)
阿拉法特是一个革命家,但他还没有转变为领导一个国家的政治家。[12](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评)
他是个具备持久、清晰战略思维的领导人。他是位杰出的、担负历史重任的领导人,他可能是能与我们达成和平协议的惟一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前总理巴拉克评)
阿拉法特主席是巴勒斯坦事业的卓越领导人,是杰出的政治家,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深受巴人民尊敬与拥戴,在国际社会也享有很高的声望。阿拉法特主席是中巴关系的奠基人和积极推动者,为巩固与发展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突出贡献。[13](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评)
阿拉法特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正义事业和争取巴勒斯坦建国的斗争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俄罗斯总统普京评)
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民族运动的象征。[14](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评)
后世纪念
2007年11月月10日,阿拉法特纪念馆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落成。纪念馆内的灯塔高30米,塔顶的激光始终照射着阿拉法特的出生地耶路撒冷方向。[15]
阿拉法特留下的待解之谜
参考文献
- ↑ 阿拉法特. [2019-08-04].
- ↑ 阿拉法特:巴勒斯坦的民族之魂. [2019-08-04].
- ↑ 阿拉法特尸骨样品转交三国专家 化验结果何时出仍未知. [2019-08-04].
- ↑ 阿以冲突的根源与本质. [2019-08-04].
- ↑ 1993年9月13日 巴以签署和平协议. [2019-08-04].
- ↑ 巴以签署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最后协议. [2019-08-04].
- ↑ 亚西尔·阿拉法特生平:巴解战士 战斗一生. [2019-08-04].
- ↑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搞穿插. [2019-08-04].
- ↑ 沙龙传奇:战神与屠夫 更是精明的现实主义政客. [2019-08-04].
- ↑ 巴勒斯坦同我国的关系. [2019-08-04].
- ↑ 阿拉法特死亡之谜. [2019-08-04].
- ↑ 阿拉法特:中东传奇之鹰的一生. [2019-08-04].
- ↑ 阿拉法特辞世 胡锦涛致唁电表示沉痛哀悼. [2019-08-04].
- ↑ 布莱尔称赞阿拉法特是巴勒斯坦民族运动的象征. [2019-08-04].
- ↑ 访阿拉法特前保镖:阿翁是巴历史上最长的一章. [20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