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位于中山市石岐区孙文中路197号,于2005年5月18日对外试展开放,2006年1月17日正式对外开放

发展历史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China Radio Museum of ZhongShan)是全国首家以收音机为专题的特色博物馆,隶属于中山市博物馆[1],是其分馆之一。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原为侨立中山公医院的副楼,建于1921年。20世纪50年代末期改为人民医院公费医疗门诊部,随后改为中山县县委办公楼。1997年由中山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移交给中山市博物馆。2003年底中山市政府拨款对副楼进行维修,经一年半的施工建设,最后改建为现今的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

侨立中山公医院副楼平面呈“凸”字形,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5平方米,原坐北向南,与隔壁主楼的格局刚好相反,后因石岐大马路(现孙文路)的修筑而将其正门辟于北面临街一侧。

建筑构造

主体建筑共分两层,展厅面积330余平方米。建筑外墙均为青砖垒砌,与周围满目苍翠的树木相得益彰,外墙上镶嵌的百叶窗,具有浓郁的德式建筑风格。原正门外有两根爱奥尼式立柱分置两旁,柱头有花卉、卷云纹等装饰。在其外侧各有一根方柱承托二楼阳台,方柱上阳刻朱书对联“崇兰再处和气愈生,老竹当先清风可拖”。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2]阳台及展厅内的天花在改建过程中原貌保留下色彩浓郁的花卉、几何图案等灰塑。

展览以历史的空间发展为陈列线索,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及多媒体等陈列展示手法,展示了我国收音机产业的发展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变迁,以及以收音机产业为背景的新兴文化传播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过程。博物馆展馆分成上下层两个展区,以1949年为时间分界,底层为《解放前的中国收音机》展区;二层为《解放后的中国收音机》展区;底层大门进门的缓冲区为序厅。各主展区以历史年代为背景展开,陈列具有代表性的收音机,并陈述该时期收音机的历史背景。

馆藏文物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是我国首家收音机专题博物馆。馆藏收音机近2000台,目前展出收音机230余台,包括20世纪20年代初在我国本土生产的第一代收音机到80年代的产品,藏品系统而全面,具有较高研究价值。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大部分藏品均由中山市民邱健球先生无偿捐赠。开馆以来也得到各界人士支持,捐赠收音机予该馆收藏。目前已收藏各时期各类收音机近2000台,其中具代表性的收音机有熊猫牌1501、牡丹911、红灯711-2等。

作用价值

开馆以来,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每年接待海内外观众6万多人/次,已成为中山的一个文化旅游亮点。

视频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 相关视频

中山.中国收音机博物馆图片展在文体中心展厅展出
广东中山的收音机博物馆,看看中国最早的直播是什么样的

参考文献

  1. 每日科普 | 博物馆知识,搜狐,2020-06-10
  2. 盘点 | 中国的收音机博物馆 ,搜狐,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