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坐落于古都南京玄武湖畔,前身系1940年8月在重庆北碚成立的中国地理研究所。1988年1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并沿用至今,是全国唯一以湖泊-流域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国地理研究所。

研究所科技创新发展总体布局为长期聚焦“湖泊关键过程与多要素相互作用机理”和“湖泊-流域系统演变及对人类活动的响应与综合管理”两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重点发展“物理湖泊与水文、湖泊生物与生态、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变、湖泊环境与工程、流域水文与资源环境、区域经济地理、遥感[1]地理信息科学”七个学科方向;支撑“湖泊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与评估”两大战略研究领域。

截至2014年底,研究所设有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一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职职工243人,包括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43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73人;共有在学研究生182人(其中硕士生73人、博士生109人)、在站博士后16人。

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1937年,国民党国立中央研究院开始筹建地理研究所,并聘请李四光先生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主任,后因战乱及经费问题未果。

1940年8月,由中英庚款董事会会长朱家骅提议创建中国地理所,所址设在四川重庆北碚,黄国璋任所长,所内设:自然地理组、人生地理组、大地测量组、海学组,全所职工40余人。

1947年,中国地理研究所改隶属国民党教育部,所长由林超接任,同时研究所由四川重庆北碚迁至南京

1949年,南京解放由南京市军管会文教部接管,当时所内职工仅剩9人。

1950年,移交中国科学院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筹备处,由竺可桢、黄秉维任筹备处正副主任。

195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正式成立,由黄秉维任所长。所内设地理组、大地测量组、地图组。

1957年,大地测量组独立成立测量制图研究室,1958年迁往武汉组建中国科学院武汉测量制图研究所。

1958年,国务院决定地理所迁往北京,南京留下部分同志组建南京地理研究所,当时留下的同志主要搞湖泊学,因此成立了湖泊研究室和地理室,由施成熙教授兼湖泊室主任,由任美锷任所长,周立三任副所长。

1970年7月,中科院研究所体制调整时将该所下放江苏省、归原省科技局领导,改名为“江苏省地理研究所”。

1979年6月,经科学院研究拟同意中科院与省双重领导,以中科院为主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

1980年元月1日,该所正式重归院建制。

1988年,该所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沿用至今。

视频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相关视频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科学的目光——李四光

参考文献